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索新課程改革中改善學生學習方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預習,不該冷落的學習方式
“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原本是教學的常規手段,其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可行方式。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要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中去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學生預習后得到的知識應該也是一種已有知識。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同的學習背景、不同的思維方式以及不同的學習態度,自然得到的學習結果也是不一樣的。預習無疑為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體驗中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帶著疑問進課堂,同樣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教學資源。所以說,傳統的學習方式“預習”在今天仍然有其獨特的價值,我們不應為探究而放棄預習。
2.質疑,學會學習的重要學習方式
質疑是解疑的前提,我們要想做好質疑解疑工作,首先就得學會怎樣質疑,包括“于何處質疑”和“怎樣質疑”。質疑能力往往也代表了一個學生今后的學習能力,因此,培養學生質疑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學生質疑提問的意識并鼓勵學生去大膽地解疑,是我們教師的責任,也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途徑。能提出問題說明學生認真思考了問題,學貴有疑,質疑是數學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但由于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更傾向于聽教師講解,模仿教師的解法、大量做練習等學習方式,中低段學生尤為突出。有些學生不敢甚至不愿提出問題,人云亦云,不懂裝懂,這些學生不是沒有問題問,而是不敢問,怕受到教師的斥責或同學的嘲笑。因此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建立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則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前提。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教師還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以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同時教師要通過改變教學策略,來達到優化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3.實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又一重要方式
學生的學習方式大體上可以劃分為:接受性學習方式和研究性學習方式兩大類。目前的教學方式以被動接受式為主要特征,這在低年級表現尤為突出。其具體表現為:一支粉筆和一張講臺,教師以講為主,學生自主活動機會很少;教師布置的作業多是書面習題或技能訓練題,并常常將獨立完成放在首位,很少有需要合作完成的題,學生很少獲得探索、合作學習的機會,而僅有的小組合作討論往往流于形式;考試形式、教學評價方式單一等,這些問題都嚴重地阻礙了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數學離不開生活也離不開實踐,動手實踐能活躍學生的思維活動,并能把外顯的操作過程抽象成數學的表達式,學生能從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能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學生學數學肯定要做練習,不做練習肯定不行,但是,練習要適當、適度,不可過度練習。因此,我們要認真研究有效的練習策略,掌握練習的度。對已經熟悉的內容進行反復練習,學生就會形成思維定勢,當遇到新問題新情境時只會生搬硬套,不會思考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最終形成思想僵化。所以,教師要盡量多地給學生創造動手、操作、實驗的機會,這能促使學生直接地感受、體驗獲取知識的全過程。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往往不足。雖然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但在探索實踐中,他們卻想動而不知如何動,敢做而不知如何做。此時,如果教師啟發誘導不夠,就無法達到預期目的。所以,在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時,教師不僅要想方設法地創造實踐的機會,還應充分地認識到學生在實踐能力上的差異,幫助每一位學生掌握操作、實驗的方法,讓他們在實踐中真正學會發現知識、探究知識。
4.小結,不該遺忘的數學角落
數學小結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小結,這對于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數學課小結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對所學知識在即將結束時進行的針對性的歸納回顧。通過小結學生可形成縱向有“線”,橫向有“網”的知識結構,能使知識條理化、層次化。小結不但可以使學生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優化思維過程,揭示問題本質及一般規律,還可以溝通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從而促進知識的同化和遷移。一篇好的課堂小結,有時哪怕只有一兩句簡單的提醒,不僅對該節課起到了加深鞏固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收到喚醒思維、激發求知欲、啟迪靈感等教學效果。
作者:姚華星武月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蘭化總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