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學專業數學課程變革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立足專業,設計內容
傳統數學教學中,強調數學模型的內在系統性、嚴密性,而忽視其內在邏輯關系和模型本身的經濟學解釋。在一味強調數學的理論性過程中,學生很難把握其數學模型的真正內涵和本質,也難以體會到模型建立過程中的思想、方法。會計學專業數學課程在教學內容設置方面,要充分考慮本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應力求淡化嚴密的數學論證,切實根據專業需要調整教學內容,把學生從不具一般性的數學技巧和繁瑣的數學推導中解脫出來。學生在畢業后大都走向會計實務工作。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處理教材,有選擇地設置教學內容。要從注重數學概念、理論、原理發展為———理解數學本質、數學價值,尋求定量與定性有有機結合,提高會計學專業學生對數理工具的掌握和實際應用能力,讓他們切實體會到數學與會計學專業的內在聯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2突破傳統,多樣教學
當今,雖然“大眾數學”、“服務型數學”的觀念已經普遍形成。但傳統教學中,會計學的學生接觸到數學的普遍反映卻是數學過于嚴謹、抽象、概括,繁瑣難懂。究其本質,是在教學中過于強調數學的嚴密推理論證所致。事實上,數學都是從解決問題出發的,任何數學模型的建立,數學定理的提出都有其一定的起因。如果在數學教學中以定義、性質、定理、公式為核心,就數學而數學,對“解決問題”避而不談,就給人以“空中樓閣”之感。教師在課程設計中,要力求讓學生感覺到數學有用,并力爭開發、運用多媒體教學,形象展示數學的魅力,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用數學”的能力:靈活運用案例教學法、發現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從會計學專業背景的鮮活案例出發,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迫切希望,步步引導,層層遞推,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但掌握了數學方法,還還原了數學的本質,體會了數學建模背后所蘊涵的思維方式。
3鍛煉思維,培養能力
會計學專業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為學生專業課程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及常用的數學方法。而在傳統教學中,數學教學常常被數學計算所禁錮,教師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精妙的計算方法和技巧。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也停留在記憶公式、推導運算上。事實上,數學教學更重要的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重點在于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推理的能力。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不妨嘗試將MATLAB、MathCAD等數學軟件引入課程教學,以適應會計學實務已全面電算化的專業特點,從實踐中來,到應用中去,把學生從繁瑣的計算中解放出來,將專業問題引入課堂教學,實現數學知識與專業背景的融合,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應用能力。
4提升師資,完善教材
教學是教師的首要工作,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的知識和能力水平與教學質量直接相關。對于會計學專業而言,不但要求教師有扎實的數學專業功底,還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寬厚的知識背景,并要求對數學在會計相關行業的運用有一定了解。具備高綜合素質的教師,緊跟社會進步與專業發展的步伐,注重內容和體系的更新,對數學的教學內容進行符合會計學專業學生認知結構的解析和專業性重構,以“基礎、適度、夠用”為原則,以解決問題為教學重點,強化專業應用,以彌補當前會計學教學中教材的不足。也只有這樣的教師,才有可能進一步立足會計學專業基礎,圍繞培養會計學專業人才的目標,凸顯為專業服務的數學應用功能,實現專業數學教材的編撰和更新。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它區別于中職教育和本科教育,體現在我們的學生應具備較寬的知識面和較扎實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深刻認識和把握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我們才能準確找到課程的定位,開展新有一輪的課程建設與改革。高等數學在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應定位在拓寬文化基礎、增強能力支撐、提供專業工具方面。
作者:顏冠群單位:南京師范大學人民武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