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籃球教學思政教育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籃球教學思政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校籃球教學思政教育研究

      摘要:大學生作為現代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和21世紀的開創(chuàng)者,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還要擁有健康的體魄與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體育課堂不僅承擔著運動知識和技能傳遞的責任,同時更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線。其中的籃球運動作為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項目,不僅需要良好的體能、技能和智能,還要具備思想和道德修養(yǎng),同樣也可以滲透思想道德教育。為此,該文重點分析如何通過籃球課堂教學潤物細無聲對學生進行實踐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

      關鍵詞:高校籃球;思想道德;大學生

      教學改革新形勢下,“立德樹人”已成為新時代教育的主題。體育教學中不僅需要持續(xù)傳遞健康的技能和理念,更要通過教和學的環(huán)節(jié),持續(xù)傳遞平等、公正、法制、誠信、愛國、敬業(yè)、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磨礪拼搏協作的精神和公平競賽的品德。籃球運動是當代大學生最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它屬于集體項目,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也能鍛煉學生的競爭意識,還能夠加強學生的比賽意識及團隊合作精神等。正因為籃球運動的特點,所以在籃球課堂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潤物細無聲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以達到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

      1當代高校大學生道德異化問題

      1.1缺乏社會責任感

      當代大學生大都是“00后”,他們眼界開闊,個性張揚。有的甚至是家中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yǎng),部分學生會不自覺中養(yǎng)成自私自利、不愿受累、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意識,嚴重地與社會正向發(fā)展脫軌,缺乏與社會的正向交流。在責任觀念上,學生對“責任”的認識層次不高,不夠全面,甚至存在一種“不違反”的消極心態(tài),沒有養(yǎng)成主動助人、合作、奉獻的意識。在理想追求上,注重個人理想和家庭幸福,社會理想和國家責任比較淡薄,缺乏社會公德意識和實踐行為。

      1.2生活行為不規(guī)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享受生活”逐漸成為新一代青年生活的主題,大學生開始不斷追求時尚和新潮,標新自己的個性化特征。在多元化信息和誘惑的沖擊下,信仰缺失,價值觀扭曲,道德行為下滑等現象,致使行為逐漸偏離規(guī)范,與大學生應有的素質修養(yǎng)背道而馳。

      1.3抗挫能力差

      大學生自控能力和意志力還不夠強大,面對社會中不文明、不道德信息與現象的誘惑,容易受其干擾,出現自我迷失,再加上有些學生初次遠離家鄉(xiāng),在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局限下會出現情緒不穩(wěn)定、心理脆弱等失衡現象,從而導致抗壓能力和抗挫能力低,無法實現自立自強,大學生活也會大打折扣。

      2籃球運動的特點分析

      2.1空間對抗性

      籃球運動是一種以比賽為基礎的競技性運動項目,在比賽開始的一瞬間,無論進攻還是防守會立刻進入對抗狀態(tài),是運動員身體素質、籃球技能、戰(zhàn)術、策略、智慧等多種因素之間的較量,彼此之間展開陣型與技術手段的變化,這也反映出了籃球運動的本質特征與獨特規(guī)律,有利于對學生思維、反應、意志等潛力的深度挖掘。

      2.2多變綜合性

      該特性主要指賽場上攻防戰(zhàn)術以及前鋒、中峰安排的變化,通過戰(zhàn)術變化與合理安排,讓運動員在不同的位置上展現鮮明的技術特點,一方面熟練各種技術動作,另一方面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籃球技術,在瞬時變化的爭奪中還可以體現隊員之間的協同作戰(zhàn),可謂是集對抗性、計謀性、協作性為一體的綜合性運動。

      2.3身心健康性

      籃球運動內容結構具有多元性,競賽過程具有多變性,從事籃球運動可以培養(yǎng)運動者的綜合素質,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活躍身心,增長見識,同時還可以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頑強的意志品質。

      2.4團隊協作

      團隊協作是籃球運動中最顯著的特點,團隊精神、集體合作和全局觀念在籃球運動中是不可缺少的,無論是競技賽還是教學實踐過程,都需要隊員之間相互協作,共同配合,完成隊形的變換和戰(zhàn)術交流,充分認識到彼此所發(fā)揮的作用,感受團隊協作的意義。

      3高校籃球運動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3.1傳統(tǒng)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的需要

      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增強人的體質,還可以豐富社會文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籃球教學中融合了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理論知識,為思想道德教育的滲透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能夠有效緩解學生比賽前的緊張以及對比賽結果的理性認知,培養(yǎng)自信、頑強的思想意識。相比傳統(tǒng)體育教學而言,思想道德教育的滲透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強體育教學實質性的必要措施。此外,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施,方便教師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及時了解學生在比賽中表現出的情感、信念、態(tài)度和價值觀,掌握學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觀念,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修養(yǎng),有利于促進主觀意識的發(fā)揮。

      3.2素質教學實施的需要

      素質教育實施要求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籃球運動教學中實施思想道德教育是“體育”與“智育”協調發(fā)展的表現,有利于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身體素質練習是籃球教學的主要內容,通過不斷練習肌肉,增厚骨密質,堅韌骨骼,增強活力,提高肺活量和生命抵抗力。此外,還可以促進想象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發(fā)展。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其一,構建正確的價值導向,規(guī)范學生做什么、應該怎樣做,進而強化為一種體育行為意識;其二,實現知識優(yōu)化,在籃球教學中除了讓學生全面掌握基礎知識外,還可以實現思想意識、道德意識、社會意識的培養(yǎng),通過參加比賽提高抗挫能力和規(guī)則意識,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并遷移到生活和學習中。

      4高校籃球運動中實施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分析

      4.1借助籃球賽培養(yǎng)學生民族精神

      在高校,籃球是一項體育教學項目,但在國際上,籃球代表著國家形象和民族榮譽。中國男籃一直是國家的驕傲,不僅是在錦標賽以及世界杯中取得的傲人成績,更重要的是在比賽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不放棄不言敗的民族精神和鋼鐵意志。教師可以在籃球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觀看籃球賽,或舉行籃球比賽實施民族精神教育,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吃苦耐勞、不放棄的精神品質,結合籃球運動特點,引導學生從體育精神的體會,上升到民族精神的感受。例如:籃球教學比賽課堂上,場下學生會助威吶喊,場上學生會表現出互相鼓勵、全力以赴;幾乎所有的學生在比賽中摔倒,都會立刻爬起來、體現出只要比賽的計時鐘沒有停,一定將比賽堅持到底,這種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都是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著影響,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此種教育也是體育課特有的優(yōu)勢,是民族精神弘揚的重要途徑。

      4.2利用籃球規(guī)則實施行為規(guī)范教育

      體育學習過程具有知、情、意、行相統(tǒng)一的特點,可以有效規(guī)范學生行為。在籃球教學中,學生通過認識和遵循活動中特定的原則和準則,強化規(guī)則意識和公平競爭意識,從而為良好行為的培養(yǎng)提供保障。籃球運動中的身體對抗、戰(zhàn)術較量、智能比拼等,都有一定法紀法規(guī)進行約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行為意識。因此,在高校籃球教學中,教師要特別突出運動規(guī)則的強調,挖掘教學內容中內藏的實際的道德教育形式,像隊列隊形的合理變換、轉動、學生之間的相互競爭、幫助等,把握適宜的時機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學生對籃球運動規(guī)則的認識遷移到國家道德法律的認知,從而遵守社會活動規(guī)范,提高自身行為素質。

      4.3弘揚籃球精神完善學生個性品質

      在籃球教學中,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體現出了鮮明的個性特征,反映了基本的精神面貌和價值觀、世界觀與人生觀的認知,還折射出了體育學習興趣、能力和性格等。這些都是學生個性品質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籃球教學可以發(fā)展學生個性,教師要科學引導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盡情釋放,激發(fā)籃球運動興趣塑造良好性格,消除憂郁心理,提高自信心。比如,利用籃球比賽過程的起伏變化、比賽結果的不可預知性,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欲望,刺激靈感、智力、身體潛能的迸發(fā)。又比如面對比賽結果,運用心理學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對手的付出,正確看待自身表現中不足,學會分析與觀察,形成冷靜、沉著、果斷的性格,能夠客觀看待周圍事物的發(fā)展,提高抗挫能力和抗壓能力。

      4.4優(yōu)化籃球教學培育學生健康心理

      新課標教學改革下,教師扮演者引導者的角色,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身心健康發(fā)展是主要教學目標。在籃球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要做到潤物細無聲,確立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靈活調節(jié)教學密度和力度,與學生建立和諧的情感交流模式。首先,從技術動作開始,通過場景體驗和知識學習,引導學生不斷磨煉自我,提高肌肉記憶力,強化體能,消除對技術掌握的畏懼,降低緊張與壓抑的心理反應。其次,從籃球比賽入手,通過戰(zhàn)術對抗與智慧的較量,促進學生心理成熟化發(fā)展,緩解心理的緊張和情緒的變化,提高心理素質。最后,教師要有意識從籃球教學中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觀,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頑強的拼搏意志,培育學生健康心理。

      5結語

      綜上所述,在“立德樹人”教學背景下,德育已經逐漸滲透至各個學科教學領域。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功能,不僅是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更是積極人生觀的培養(yǎng)。作為一名高校體育教師,要善于在籃球教學中實踐思想道德教育,從民族精神、行為規(guī)范、個性品質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籃球教學的實質性,促進“體育”與“德育”的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1]張宇.淺析高校籃球教學中的德育和美育[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6):193-194.

      [2]韓明非.高校籃球教學中學生團隊能力培養(yǎng)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6):61,63.

      [3]袁育明.論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思想道德教育[J].體育時空,2015(3):189.

      [4]劉全.籃球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路徑探究[J].青少年體育,2016(4):50-51,134.

      作者:江茹莉 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婷婷|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男人的天堂www|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AV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图色40p|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