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探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探析

      摘要:由于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的人數增多,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也成了社會工作領域的重要課題,本文遵循結構功能主義視角,從AGIL功能滿足程度來分析留守兒童所面臨的問題并針對其問題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介入進行了討論研究,從而使留守兒童能夠直接面對和解決當前的困境,真正地達到助人自助。

      關鍵詞:社會工作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

      隨著社會轉型以及經濟的發展,許多年輕的農村夫婦為了謀求更高的經濟效益紛紛外出務工,伴隨著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日益增多,許多問題也逐漸突顯出來。與城市相比,廣大農村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不足先天劣勢下,留守兒童在尋求教育、社會保障等資源時困難重重,使得農村留守兒童所面臨的問題愈加嚴重。由于我國國情因素,人口眾多,留守兒童問題將會長期存在,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本文以帕森斯結構功能主義為視角,將社會工作介入的科學策略作為切入點,對怎樣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所面臨的問題進行細致的探討研究。

      1.結構功能主義理論基礎

      現代社會學的結構功能主要是在基于以往的功能主義與結構主義的基礎上綜合發展而來的理論綜合。1945年以后,伴隨著帕森斯對結構功能主義的正式界定,這一獨特的分析視角很快風靡了學界,這也奠定了他在結構功能分析學派的重要地位,并且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結構功能理論來看,社會是由結構不同的各個子系統構成,這些子系統內部底層又可以分為不同的更小系統。這些組成部分相互關聯,不同的子系統發揮不同的作用,從而維持社會整體的平穩運行。社會整體是以一個平衡穩定的狀態存在著,其中部分子系統雖會發生變化,但經過自我調節與整合,社會整體仍然會趨于新的平衡。帕森斯認為,社會整體系統為了保持整體的運行和維持存在必須滿足四個基本條件,即AGIL。一:適應(adaptation)指系統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必須與環境發生關系,在環境中獲取所需要的資源,在系統中進行分配。二:目標達成(goalattainment)指社會系統“目標實現”的功能。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實現目標,在系統目標中建立秩序級別,以期調動內部資源實現目標。三:整合(integration)指為了使社會系統作為一個整體發揮功能,必須使各個部分相互協調,共同合作,使組成系統的各個部分相互配合,不出現游離,斷節等情況。四:維模(latencypatternmaintenance)又叫潛在的模式維持。即保持系統秩序性與連續性的機制,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出現暫行中斷的情況下,原有的運行模式得以完整地保持下來。在社會系統中,上述四種功能分別由經濟系統、政治系統、社會共同體系統以及文化模式托管系統來執行。帕森斯認為這四種必要功能的滿足可保持系統的穩定。留守兒童作為個體想要生存必須滿足AGIL功能;同時留守兒童群體作為社會系統中的一部分,在社會運行的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筆者將從AGIL四個功能的角度來分析留守兒童群體當下所面臨的問題

      2.留守兒童群體的結構功能分析

      (1)適應。對于社會個體而言,想要在社會整體系統中良好地生存首先要適應客觀環境,其次要具備在環境中獲取資源以滿足自身需要的能力。農村留守兒童群體大多屬于中下甚至貧困家庭,父母為了維持生計常年出門打工,造成了家庭成員的缺失,大部分孩子跟著祖父祖母生活,有的孩子甚至流連于親戚家吃“百家飯”長大。相對于完整家庭的孩子來說,留守兒童對于環境的不適應主要表現在對于家庭及社會環境方面:兒童對于父母的依賴感很強,長年累月的與父母分離造成了孤獨、緊張、焦慮等心理,而祖父母年事已高,常常會忽略兒童的心理渴求,使兒童在成長中不能得到及時的慰籍,長期以來對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滋生出自卑、孤僻、不愿與人交流等問題;同時,在政策保障缺失、學校中老師、同學不理解的情況下,造成了留守兒童群體在環境中也是“污名化”的承受者,環境反過來對兒童成長中的認知、行為發展造成了負面的影響。另外,社會環境的壓迫、獲取資源渠道單一、社會支持網絡不完善以及自身能力的缺失導致了農村留守兒童群里僅依靠自身的力量難以從環境中獲取足夠的資源維持健康良好地成長。

      (2)目標達成。作為社會成員,每個人都要達到社會系統的既定目標,其中涉及到兩方面:一是設定目標的能力,確定自己的目標以及設定目標的等級秩序;二是集中力量去達成目標的能力。現代教育主要由學校—家庭—社會三部分構成,其中對兒童成長影響最大的就是家庭教育。而在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中,迫于經濟壓力因素,父母常年外出務工,存在著大量的隔代教育現象。在父母無法給予孩子以完整的家庭教育的情況下,祖父母不得不承擔起教育角色的功能。由于祖父母年事已高、文化水平不高以及思想觀念落后等因素,使得孩子在溺愛、與過度保護的環境下長大,再加上農村教育資源匱乏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能得到一個良好的培養,最終無法憑借自己的能力順利地達成系統目標。

      (3)整合。對于社會個體而言,所謂社會整合就是在社會活動中遵守社會規范和規則,與社會中其他子系統進行良性互動,保證整個系統協調穩定地運行,其中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進行良好的社會化。家庭是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載體,對兒童的成長起到了潛移默化地影響。但是源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結構功能的缺失,在社會化早期過程中缺乏引導,對社會規則規范沒有一個正確認識,不能夠很好的遵守。

      (4)維模。在因為某種原因造成系統的中斷或破壞的情況下,社會個體能夠維持原有的模型,使得社會互動能夠恢復從而保證自身及整個社會系統的連續性運作,這對于處在童年期的留守兒童群體來說就是在面對逆境時做出理性判斷和選擇的能力,即抗逆力。對于農村留守兒童來說,從小缺少父母親的陪伴、家庭經濟條件地下、獲取社會資源方式單一等都使兒童心中具有深深的自卑感,當困難來臨時,兒童沒有一個良好的認知及心理承受能力,又不具備一個完善的社會支持網絡,導致兒童在面對困難時手足無措,不能夠進行資源利用,整合以渡過難關。按照結構功能主義的思路,社工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介入應該遵循從個體到社會、從子系統到社會整體系統的路徑來分析。對應社會工作方法即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及社會政策倡導。

      3.社會工作對農村留守兒童的介入

      3.1個案介入

      個案工作是遵循個別化原則,以專業的態度及價值觀,幫助案主解決當下存在的問題,恢復社會功能,鏈接社會資源,提供社會支持,使案主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中。因為個案工作具有針對性強、遵循個別化原則處理等特點,所以將個案工作運用至留守兒童案主上可以更有效的分析留守兒童當前所面對的問題,具有針對性地設計工作計劃,全面、深入地了解問題、解決問題。具體實際運用來說,社會工作者要秉承著專業的知識技能以及價值觀,首先對案主兒童進行結案、預估、計劃、實施介入、隨時評估調整等一系列系統的工作,對留守兒童實施專業化的介入,使留守兒童對自己面臨的問題有一個深入了解的同時,幫助他們增強個人能力,構建正式及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實現健康成長。在實施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要注意發揮留守兒童的能動性,挖掘留守兒童的優勢及潛能,運用優勢視角、增能理論等方法積極地看待案主,增強案主個人能力,消除社會環境對其的壓迫感、無力感。

      3.2小組支持

      小組工作是在社會工作的協助下,以具有相同或相似問題的案主為小組,通過有目的的互動互助,使參加的小組成員獲得行為改變,社會支持以及社會功能恢復與發展。在實施介入時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兩種小組類型的方式展開,留守兒童互助支持小組和自我認知小組。互助支持小組是具有相似問題的兒童組成,通過彼此之間分享信息、互訴感受、相互鼓勵等支持來達到解決某一問題或行為改變的效果。在小組服務開展過程中,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設計一系列團體活動使留守兒童分享彼此的感受,在活動中增加信任感,從而幫助兒童構建社會支持網絡,讓留守兒童看到不只自己一個人正在面對當下的困難,讓孩子們看到生活并非難事,增強解決問題的自信心。自我認知小組旨在通過小組介入活動,使留守兒童提高認知能力,對自身有一個立體、深入地認識,并結合自身情況對未來做出合適的職業規劃。在設計小組活動計劃時,社會工作者以提高兒童認知能力為目標并輔以職業生涯選擇引導,根據不同的認知能力有針對性地設計活動,使留守兒童在提升認知能力的同時逐漸建立起有秩序的人生目標。

      3.3社區參與和政策倡導

      這要求社會工作者做好一個倡導者的角色,整合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資源,建立社區—學校—家庭三方合作渠道。解決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僅僅靠個人的能力是不夠的,需要多方合作幫助留守兒童群體走出困境,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使社會成員對留守兒童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消除對留守兒童的“污名化”,建立起完善的社會支持網絡,同時在宏觀層面社會工作者也要進行政策倡導,呼吁全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程度,爭取更多地針對留守兒童的援助政策,為農村留守兒童群體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結語

      通過社會工作介入來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群體對AGIL功能的滿足程度,不僅要對其進行物質對援助,同時也要包含個體能力對提升、精神上的幫助,構建相關的社會網絡,提高抗逆力,幫助其逐漸脫離困難并預防再次陷入困境。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作為社會整體系統中的一部分,只有社會工作系統在個人、群體、社會層面上對其進行必要的介入,才能保證社會系統的協調運轉,實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文軍.會學理論:經典傳統與當代轉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成文,孫嘉悅.論社會工作的功能:一個結構功能主義的分析視角[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40(02):75-79.

      [3]張云年.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問題中社會工作介入的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7):3-4

      作者:張龍飛   單位:青海師范大學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片观看四虎永久|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亚洲色爱图小说专区|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不卡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人成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