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心理健康狀況管理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心理健康狀況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心理健康狀況管理

      [摘要]本文運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對北京7所高校的81名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問卷采用了SCL—90生活狀況自評量表,對考研與非考研大學畢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本文研究發現44名考研的畢業生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等方面的癥狀痛苦水平高于37名不考研的畢業生。研究結論是考研大學畢業生在考研期間心理健康狀況比較差,影響到他們的情緒、行為、和身體健康等諸多方面。

      [關鍵詞]大學畢業生考研心理健康

      一、引言

      近年來,心理健康,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對心理健康還做了如下定義:一是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二是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三是有幸福感;四是對待工作和職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隨著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很多心理學方面的學者做了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人們了解到,心理健康不僅影響著人的情緒,還會影響人的行為,更會通過生物、心理和社會等諸多途徑或方式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綜合起來就會影響著人的生活。相應的,針對幼兒、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但是在考研大學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還鮮有涉足。如今,考研已經成為社會上的一種潮流,特別是這幾年大量的大學生從學校畢業,而社會上的工作崗位卻在減少,從而就業壓力不斷增加,致使許多大學畢業生不得不選擇考研。考研的畢業生每年遞增,隨之出現的問題也不斷增加,不容忽視。所以本文想通過考研與非考研的大學畢業生的心理健康的調查與比較來了解考研壓力給考研大學畢業生帶來的心理健康的不適。其實考研也是一種考試,在考試壓力方面的研究,國內外專家都做了比較全面的研究,涉及考試焦慮、考試抑郁等,但是大多數只是涉及考試帶來的負面影響的一個方面。而本文則是采用的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在研究生考試前夕通過對考研大學畢業生與非考研大學畢業生的測量、比較與分析,試圖發現一些考研大學畢業生與非考研大學畢業生在心理健康整體方面的差異和引起這些差異的原因,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考研大學畢業生出現的問題提供了一些解決建議。希望可以幫助考研大學畢業生在考研期間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和身體健康狀態,避免受到不利因素的影響,考研取得好的成績。

      二、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在中華女子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七所高校中100名2003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作為被試,回收有效問卷81份其中考研大學生共44名19名男生25名女生,非考研大學生共37名25名男生13名女生。

      (二)調查方法

      運用的是隨機抽樣調查的方法。采用的是《心理衛生綜合測定量表》的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的生活狀況自評量表。量表共90道題目,分成10部分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一個附加項目。量表分五級評分(從0-4級),0=從無,1=輕度,2=中度,3=相當重,4=嚴重。總分是90個項目的總和總癥狀指數(總均分)是將總分除以90,陽性項目指數是評為1-4分的項目數,陽性癥狀痛苦水平是指總分除以陽性項目數。(1)本次施測的信度是,內部同質信度是0.9096,分半信度是0.9369。本次調查首先收集問卷其次在計算機上用SPSS10.0統計分析。

      三、調查的主要結果

      (一)總體調查結果

      從問卷的數據中得出考研的畢業生的陽性痛苦水平是9.16比非考研的畢業生的5.56要高,而且總癥狀指數(總均分)也相應的要高很多。這說明了考研和非考研大學畢業生在總的生活狀況上是有明顯差異的。而且從性別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女生的陽性痛苦水平普遍比男生要高。

      (二)具體結果分析

      圖表1、考研與非考研大學畢業生心理健康狀況T檢驗

      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

      考研(44)的均值9.1410.868.7015.349.426.753.205.077.64

      非考研(37)均值6.036.845.657.595.033.512.683.624.92

      T檢驗2.298*3.220**2.718**4.289***3.675***1.987*()2.484*3.559*

      *=P<0.05**=P<0.01***=P<0.001

      由表1可以看出除了恐怖這一項,考研大學畢業生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偏執、精神病性這8個方面的癥狀高于非考研大學畢業生。

      焦慮

      考試焦慮是學生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不僅影響考試結果,而且往往對考生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一般認為,考試焦慮是一種由于整個考試情景引起的精神緊張狀態。利伯特(Liebort,1967)等人對考試焦慮測量進行因素分析表明,考試焦慮包括兩種成分,一為憂慮性,主要是對將來的考試評價、預期以及由此產生的擔憂、不安,包括較多的認知成分。二是情緒性,主要指的是與之相伴隨的情緒體驗及身體反應,如恐懼、焦慮和植物性神經活動失調有關的身體癥狀。

      圖表2、

      從圖表1,我們得出考研大學畢業生的焦慮是十分明顯的,P<0.001所以焦慮與考研是有著密切的聯系。從圖表2,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得出考研與非考研大學畢業生之間焦慮差異顯著的。

      2、抑郁

      抑郁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它是遭受挫折,面對巨大壓力等之后的沮喪的失望。抑郁心理的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問題從消極悲觀處著眼,結果對生活興趣減退,對前途悲觀,甚至有厭世感,嚴重的會有自殺傾向。

      (2)對待事物過分認真,缺乏靈活性,易自尋煩惱。

      (3)一些細微的小事就能引起憂愁和苦悶,常常愁眉不展、長噓短嘆。

      圖表3、

      從圖表1,上我們可以看出考研大學畢業生比非考研大學畢業生在抑郁這一項上的痛苦水平(GSI)要高出很多,P<0.001。圖表3,更是直接的顯示出考研大學畢業生在抑郁方面比非考研大學畢業生要高出很多。

      3、軀體化

      考生在考研期間的軀體化狀況是非常明顯的。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頭暈頭痛、胸悶肩痛、消化不良、睡眠失調、免疫機能下降以及思想不集中、記憶減退等。

      圖表4、

      圖表1,上我們可以看出考研大學畢業生比非考研大學畢業生在軀體化這一項上的痛苦水平(GSI)也是高出很多的,P<0.01。圖表4,可以直接顯示出考研與非考研大學畢業生在軀體化方面之間的差異顯著。

      4、人際敏感

      人際敏感是指對人際處境的敏感、緊張、排斥和害怕等。人際敏感會阻礙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分的人際敏感還會防礙人的社會交往功能。

      圖表5、

      從圖表1,上我們可以看出考研大學畢業生比非考研大學畢業生在人際敏感這一項上的痛苦水平(GSI)要高出很多,P<0.01。從圖表5,可以直接顯示出考研與非考研大學畢業生在人際敏感方面之間的差異顯著。

      5、相關癥狀

      當考研大學畢業生面對的不僅僅是焦慮、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狀態而且還承受著生理上的病變:如軀體化、強癥狀等。同時還會產生其他方面的偏差如偏執、敵對、人際敏感等。這是一系列的惡性循環,它們嚴重危害考研大學畢業生的身心健康。

      四、討論分析

      為什么考研大學畢業生出現的焦慮、憂郁、軀體化、人際敏感等現象?筆者認為這是受社會壓力、家庭和自我意識的膨脹等方面的影響。首先,就業壓力的增加。由于工作崗位逐漸減少,就業人數相對遞增,大學本科生的就業率不斷下降,而研究生就業情況總體上看供不應求,形勢比較樂觀。所以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選擇考研。隨著考研人數的增加導致考研競爭的加劇。考研大學畢業生在準備考研期間心理上會感到汲汲可危。其次,家庭的影響。現代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投注在子女身上的注意力更多,對子女的要求也更高。(7)他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出類拔萃。這種關注往往會給子女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再次,自我意識的膨脹。現代社會對自我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與此相對應,社會對個人的成功與失敗的重視也是前所未有的。(6)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滿足了人們的物質欲望,而物質欲望在得到滿足的同時又激發了無休止的物質欲望。(6)本科畢業生可以找到工作,但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在現今的社會中研究生可以比較輕松地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致使許多畢業生不選擇就業而選擇考研。但是有時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這種高期望、高要求往往不能得到滿足,取而代之的就可能是失望與低落。這種自我意識的過度膨脹帶來了個人的心理抑郁,同時也造成了社會意識的薄弱。這些原因造成了考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對壓力的不適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分不同程度、不同表現的復雜的心理狀態,如緊張、恐懼、低落、自卑、焦急、焦慮、恍惚等這都是考試焦慮和考試抑郁的不良反應。

      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研究顯示考試重要性程度的估計越突出其考試焦慮就越明顯。(16)所以激烈的考研競爭與考生的考研壓力是息息相的。研究還顯示學生的干擾認識與考試焦慮之間也存在顯著正相關。學生認為自己面臨的社會、學校、家庭、同學等方面的干擾越強烈,其考試焦慮的程度也就越強烈。從現在的情勢來看,社會的壓力是巨大的,特別是就業壓力逼迫著很多大學畢業生不得不選擇考研這座獨木橋。其次就是學校,很多學校為了自己的名譽也不斷的給學生加壓,從剛進大學就給學生灌輸考研的理念。當然家庭教育的失誤也是導致考試焦慮的原因之一。家長對子女期望過高,無形中也給考研的學生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致使他們過度的緊張焦慮。還有一個考試焦慮的原因就是學習生活都在一起的同學的相互影響,同學之間情緒是會相互影響的。青年社會學中顯示,青年是有從眾行為傾向的,他們的情緒和生活會受周邊的人的影響。(8)考研的學生們在一起學習,如果有些人出現了考試焦慮,那么這種考試焦慮很有可能會在同學間蔓延開,所以這種后果是比較嚴重的。考研大學畢業生在準備考研期間每天都渴望成功而懼怕失敗,考研的失敗對個人是嚴重的打擊與心理威脅,容易產生抑郁情緒。父母對子女的過度關注給子女造成壓力,使他們容易產生抑郁的情緒。

      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會產生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應,如肌肉緊張、心跳加快、血壓增高、出汗、手足發冷坐立不安、頭昏腦脹等。(2)這些不良的生理反應會使考生出現軀體化狀況。考生在考研期間的軀體化狀況是非常明顯的。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頭暈頭痛、胸悶肩痛、消化不良、睡眠失調、免疫機能下降以及思想不集中、記憶減退等。(11)這些狀況并不是短時間的現象而是貫穿于整個考研期間的。在張智君和霍燕的研究中發現,考生考試期間最顯著的軀體化就是睡眠狀況差。由于考研大學畢業生,在考前要進行系統且全面的復習所以他們要抽出大量的時間來復習考試,導致睡眠時間不足。其次就是考試期間的精神狀態。考研大學畢業生在考研期間心理上的焦慮、抑郁是造成他們心理不適、精神情緒差從而導致睡眠質量差的原因之一。其次軀體化的不良表現就是消化系統紊亂。由于考試期間時間緊張,用餐時間不僅不規律而且還非常的緊迫導致學生吃飯不按時而且過于匆忙。同時再加上各種心理壓力,許多考研大學畢業生會出現食欲不振或腸胃不適。頭暈頭痛,心慌胸悶也是考研大學畢業生經常出現的軀體化癥狀。所以考研大學畢業生軀體化癥狀明顯高于非考研大學畢業生是值得我們重視的。

      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注意到考研大學畢業生的人際交往方面,但是從分析的結論可以得出人際敏感在考研大學畢業生中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以前的研究發現人際敏感是與羞恥感、自信心相關聯的。(10)缺乏自信是考研大學畢業生之所以會焦慮、抑郁的原因同時也是人際敏感的原因之一。考研大學畢業生由于缺乏自信導致人際交往的敏感,使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產生障礙。使原本就心理壓力過大的考研大學畢業生無處述說自己的內心舒解壓力,同時還會造成人際緊張導致一種惡性循環,更加不利于考研大學畢業生的身心健康。

      如何對待考研?首先,考研大學畢業生要端正自己的考研態度積極復習考研,提高自己的技能、增強自信。消除消極的自我意識培養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豐富課余生活,保持良好的身體精神狀態。其次,父母要和子女要多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尊重子女的意愿。家庭還要為考研的子女做好后勤工作,全力支持他們。再次,學校要盡可能的為考研的畢業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考研環境。最后,社會輿論應該報道一些正面積極的消息,而不是一味地吹鼓高學歷,讓用人單位盲目“人才高消費”,讓畢業大學生不得不選擇考研這座獨木橋,而是應該多建議一些正確的人才消費觀念。國家也應該多關注一下這批未來建設祖國的生力軍,給他們多一些關注、多一些關懷。

      參考文獻:

      (1)向東、王希林、馬弘編,“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心理衛生雜志社出版發行,31-35頁。

      (2)張全和,“考試焦慮預防及治療”。《社會心理學研究》,2002年第三期:9-10頁。

      (3)肖凌燕、鄒泓,“二十世紀特質焦慮研究述評”,《社會心理學研究》2002年第2期:50-54頁。

      (4)寧小華,“畢業生就業狀況與考研關系”,《中國高教研究》2002年第1期:57-58頁。

      (5)章紅,“把握大學畢業生心理特點提高思想教育工作實效”,《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26-27頁。

      (6)殷方敏,“憂郁癥的社會心理分析”,《四川心理學》2002年第1期:32-35頁。

      (7)王欣、王巖等,“父母教育方式與子女焦慮水平的相關研究”,《四川心理學》2000年第4期:344-345頁。

      (8)孔燕等編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9)陳俊、張積家,“大學生成就動機和成功恐懼研究”,《心理學》2002年B4:50-53頁。

      (10)李波、鐘杰、錢銘怡,“大學生社交焦慮易感性回歸分析”,《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年第17卷第2期:109-110頁。

      (11)喬建中、王云強,“情緒狀態與身體健康研究的新進展”,《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年第16卷第10期:704-706頁。

      (12)王永新、王松波、楊育林,“870名考生高考前焦慮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年第16卷第11期:799頁。

      (13)張弛、劉鵬,“擇業期間大學生焦慮水平及其影響因素”,《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年第16卷第11期:779-780頁。

      (14)洪明、王洪禮,“家庭教育失誤導致中學生考試焦慮的分析與對策”,《心理科學》2002年第25卷第6期:735-736頁。

      (15)鄭希付、高宏章,“考試焦慮認知因素研究”,《心理科學》2003年第26卷第1期:153-154頁。

      (16)張智軍、霍燕,“大學生考期的特征及原因分析”,《心理學報》2001年33卷第2期:155-159頁。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亚洲欧洲中文日产|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va久|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亚洲天堂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