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師信息素養分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師信息素養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師信息素養分析

      一、高信息素養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必然要求

      我國電化教育專家南國農先生在《電化教育與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一文中曾指出現代教育的特征:“現代教育是三化教育,即信息化、多媒化、多元化;現代教育是三高教育,即高效率、高效益、高質量;現代教育是終生教育。”[1]現代教育的這些特征必然要求教育要運用現代化的信息工具作為手段,并把現代高科技知識、信息作為現代教育的教學內容,這一切都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這是由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位所決定的。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發表的教育報告中所指出的:“我們無論怎樣強調教學質量、也即教師質量的重要性都不過分……。在傳授人類積累的關于自身的自然知識方面以及在開發人類創造力方面,教師始終是主要的責任者,始終起主導作用……。”[2]從科學技術的歷史發展角度看,整個社會信息量的增長越來越快,特別是信息社會的科學知識呈爆炸式增長趨勢,人類近30年來的科學知識占有史以來積累的科學知識總量的90%。英國技術預測專家詹姆斯•馬丁曾測算:人類知識在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紀初是每10年增加1倍,20世紀70年代是每5年增加1倍,20世紀90年代是每3年增加1倍。顯然,科學知識的爆炸式增長,使傳統的、低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管理很難適應信息時代對教育的需求。所以,必然要求教育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育、教學管理與評價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改革。而改革的關鍵還在于教師的素質、素養,特別是教師應有較高的信息素養。另一方面,信息時代知識浩如煙海、漫無邊際,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無用信息以及如何獲取有用的信息等,對學生至關重要,否則學生將會在知識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將會更加明顯,他們的信息素養對學生至關重要,即不但要教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怎樣學,怎樣利用信息工具來學,有人曾形象地說:“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要向學生提供‘黃金’,而且要授予學生‘點金術’。”[3]從系統論的觀點看,教學活動包含教育者(控制源:教師)、受教育者(信宿:學生)、教學內容(信源)、教學方法(信息的處理與編碼)、媒體傳送方式(信道)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的功能雖有不同,但卻因信息傳遞這條主線而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以實現快速、合理、有效地傳遞教育教學信息。很顯然,在對教育教學信息的選擇、加工、處理、傳遞等教學過程中,教育者(教師)始終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求教師對教學信息有較強的駕御、處理能力,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師信息素養的內涵

      從信息論的角度講,教育教學過程是對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處理、傳送和接受的過程。為了優化信息傳送過程,提高信息傳送效率,作為教學過程的設計者教師應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教師信息素養可分為信息的意識情感(能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資源的潛在意識)、信息的倫理道德(能區分信息的優、劣、好、壞)、信息的處理能力(知識信息以及信息的獲取、組織、表達、處理、通訊等)。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處于現代社會的人,特別是在知識呈爆炸式增長的今天,知識信息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猶如處于浩瀚的知識海洋中。然而,對知識信息不同的情感態度,決定著一個人不同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或對有用的知識信息視而不見、拒絕接受,或主動地適應、接受和掌握,這是個人信息素養的前提。信息的倫理道德素養要求人們在信息時代要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即對各種信息正確地加以區分,有區別、有選擇地加以對待,這是信息素養應具備的條件。信息處理能力是涉及信息知識以及對具體的信息獲取、組織、處理、加工、表達、通訊、評價等的能力,這是個人信息素養的基礎。從教學過程看,教學本身就是對信息的加工、處理與傳播的過程。如圖2所示,在這里,我們略去一般文獻對信息處理所作的模式介紹,僅從教師對知識傳播進行控制的角度來說明教師信息素養的重要性,教師的信息素養決定他在對教學信息的選擇、處理、使用過程中,信息意識情感和信息倫理道德自覺或不自覺地應用,從而直接影響學生信息情感和信息倫理道德的形成;而信息處理能力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和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綜合技能素質能否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

      1.信息的意識情感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國際互聯網的全球貫通,使得對知識信息的獲取和使用十分方便。然而,面對浩如煙海、無邊無際的知識的海洋,不同的人對信息的意識情感卻是不一樣的,作為知識信息的傳播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信息教育中的領航人教師,在知識信息面前不應表現出無可奈何和束手無策的樣子,或是干脆拒絕使用已有的豐富的信息資源,而應從容不迫和充分使用豐富的有用的信息資源。具體表現為自覺地樹立現代教育的信息觀,自覺地將各種信息工具應用于教學工作中,并善于使用互聯網上豐富的信息資源。如:調用合適的教學軟件、學習優秀教師的教案、查閱教學資料和文獻。同時,信息的意識情感還包括隨著知識交替速度的加快,教師應具有的危機感,不斷地充實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觀。教師的這種信息的意識情感,不但會促進現代教育的改革和創新,而且對學生將來在信息社會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信息觀,對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也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2.信息的倫理道德

      任何時代的教育都強調德育為先,強調教師在德育中的關鍵性作用,這是因為教師作用的權威性、師范性,對于學生品德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教學中,教師的品德以人格化、具體化的特點直接影響著學生品德的形成,信息時代更會如此,而且教師除了具有優良的傳統道德品質外,還應具有良好的信息倫理觀。首先,教師應具有辨別有用信息與無用信息、健康信息與污穢信息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不同教學信息的選擇和利用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倫理道德觀的形成。其次,教師應具有正確的科學觀,特別是在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的規范管理相對滯后,科學技術的負面影響日益突出,如化學工業的發展給地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電子工業的發展,使人們生活在日益嚴重的電磁污染環境中;據報道,現已發現部分轉基因動物、植物對人體有害,特別是克隆羊的問世,引發了一場世界范圍內關于科技倫理問題的大討論,克隆技術是功是過?克隆技術的前途如何等至今說法不一,難以定論。這些關于科學技術的雙刃性問題,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教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即每項科學技術成果都具有兩面性,人們應全面對其進行研究,正確分析其正面效應及負面影響,確保科學技術最大限度地造福人類,避免其負面影響。否則,不但會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影響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甚至有可能使學生走向反面,步入社會后,成為極不負責任、濫用科學技術的社會罪人。再次,Internet網絡技術的發展,使整個世界形成了所謂的“地球村”,隨之也應形成相應的網絡道德觀。如信息的所有權、知識版權、個人隱私、計算機病毒、網絡非法入侵、散布淫穢圖片、信息騷擾、網上欺騙、破壞網絡資源等都屬于網絡倫理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地球村”的和平與安寧,也涉及每個世界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一些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開設了相應的教育課程。如美國杜克大學(dukeuniversity)對學生開設了“論理學和國際互聯網”的課程,授課者和學習者可以就某一相關議題在互聯網上交流或通過參加某一討論組或新聞組發表自己的意見。”可見,網絡倫理作為信息倫理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視。作為教育的實施者,人類靈魂塑造的工程師,具備信息的倫理道德修養極為重要。

      3.信息處理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離不開對信息技術基本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應首先掌握計算機技術、信息通訊技術以及網絡技術基礎知識,以適應計算機輔助教學、網上教學的需要。另外,作為教師除學習有關的技術知識外,還應具備對信息本身(即信息的信息)有足夠的了解,或者說對信息有足夠的知識面,以便于對信息的檢索和使用,同時,還應掌握適應現代教育的信息理論和現代教育理論,以指導教學工作中對教育信息的加工和處理。

      從技術上講,信息的處理能力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對信息的獲取。利用傳統媒體(如幻燈、投影、電視、錄像等)獲取教學信息,或利用現代化的通信手段(如Internet)方便快捷地檢索、查詢、下載教學信息。

      ②技術操作。能利用各種技術工具(如幻燈機、投影儀、電視機、錄像機、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為教學服務,同時對各類儀器設備具備一定的維護和操作能力。

      ③信息的組織。根據現代教學理論以及特定的教學目標,篩選有用的、合理的教學信息。

      ④信息的呈現。教育傳播理論表明,特定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媒體呈現,將有不同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學信息的呈現與表達應當合理。

      ⑤信息的技術處理。即信息的編碼、轉換、壓縮等;隨著技術的發展,教師還應編制教學軟件,實施網上通訊,開展在線討論,指導協作學習等。

      ⑥信息的評價。教師應具有對各類信息進行一般性評價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精通本學科的知識,同時,還應有較寬的知識面,一專多能,真正成為一個合格的、博學的指導者。

      總之,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在具備傳統的教師素養外,還能夠和善于利用信息工具,及時有效地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教學資源信息,并通過加工、處理而成為更有效、合理的信息傳遞給學生,從而全面地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對教學手段的改革也會帶來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變化,教師角色的轉變,將會促進素質教育的改革步伐。

      三、提高教師信息素養的途徑

      21世紀的教育現代化問題,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與現代信息工具(計算機、網絡等)在教學中的應用情況有關。體現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又決定了教師必須有較高的信息素養和使用現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對教師而言,是否想用,是否會用,是否善于使用,這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之一。但在對教師所作的抽樣調查中,認為“我應該具有計算機教育、教學管理能力”的比率只占44.4%,[5]這說明教師的計算機教育、教學管理能力以及實施現代化教學的思想觀念偏低,也可以視之為信息素養偏低。教師的信息素養普遍偏低己成為現階段制約教育現代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作者認為,提高我國教師的信息素養,可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首先,應加強對現代教育輿論宣傳的力度。廣泛開展素質教育、創新教育,使廣大的教師從思想上認識到提高自身信息素養的重要性、緊迫性、責任感,自覺主動地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

      第二,運用行政手段實施計算機普及達標方案。對現代教育中教師的各項教育技術技能指標進行測試,凡不能達標或未通過測試者,應限期通過,實行教師崗位“上崗證”制度。

      第三,教育部門應建立和完善在職教師的培訓和進修制度。如教育部已出臺了“面向21世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使各類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特別是對迅速發展的教育、信息、網絡技術有一個及時、全面的學習或了解。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對那些信息素養高,并在現代化教育中作出顯著成果的教師給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第四,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應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巨大優勢,從技術層面上講,可采取三種方式:①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方式,從理論到實踐綜合培訓。②利用微格教學的方式,有重點、分先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③利用各種局域網、互聯網方式,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不脫產從網上自主學習。

      第五,進一步加大學校教育投資,加強教學軟硬件建設。學校的設備條件、教學信息資源是提高教師信息素養的物質基礎,也是我國教育現代化成功的基礎。

      第六,教師間、學校間應開展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如優秀教學課件觀摩、現代教學經驗研討以及教學評價活動,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第七,有針對性地開展新時期倫理道德教育,提高廣大教師的倫理道德修養。只有教師的思想觀念、行為規范、道德品質等綜合素質提高了,才能使教師的信息素養得以提高,增強廣大教師對信息社會新的知識現象、知識信息好壞、真偽的判別能力。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免费视频网址| 亚洲va中文字幕|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