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課程開發論文:摔跤校本課程開發理論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作者:朱志輝,顏紅單位:江西省萍鄉市麻田中心學校
對體育課程概念的認識。什么是課程?《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認為課程有廣義、狹義兩種。廣義指所有學科(教學科目)的總和,或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各種活動的總和。狹義指一門學科。什么是體育課程?我國學者毛振明等人認為:“體育課程是在學校指導下,為了使學生能在身體、運動、知識、運動技能、情感和社會方面和諧發展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基于上述概念的認識,我們認為從現代社會對學校課程的要求來分析,從教育科學的規律來考察,必須明確以下幾點:①體育課程的范圍不能局限于課內所規定的各門學科,還應包括學生課外學習的內容,應當把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的內容有機地統一起來。②體育課程內容體系不能僅理解為傳統教材中的知識技能體系,還應包括技能體系和情感,行動上一些必要的生活經驗。③體育課程不只是教學內容,還有對教學內容的安排、進程和時限等。④體育課程應當提出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體系。
摔跤校本課程開發的涵義。摔跤運動具有悠久的歷史,深受世界各民族的喜愛。它是紳士、勇者、智慧的象征。
摔跤是一項偉大的體育運動項目,它于20世紀60年代在我國開始逢勃發展,并被國家列為重點發展項目。在學習訓練摔跤的過程中,就是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意志品質,樹立學生自信心、競爭意識,學習文化知識,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分析能力、抗挫折能力的過程。通過6年的實踐嘗試,我們認為在體育課堂教學上,引入摔跤這一體育傳統項目,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摔跤運動在促進學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同時,自身也得到普及與發展?;谶@種思考,我們把摔跤校本課程開發界定為:在國家制訂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精神指導下,在貫徹《奧運爭光計劃綱要》和《體育傳統項目管理辦法》實施體育后務人才工程下,依據學校自身特點條件及可利用和開發的體育教育資源,由學校內部展開的旨在增進學生健康,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摔跤后備人才,使他們全面展、學有特長,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基礎的體育課程改造的過程。
摔跤校本課程實施策略
構建3+1的課程結構。學校在原3節體育課的基礎上,以國家級體傳校為依托,設立摔跤專業活動課,并將其排列到學校的總課表之中(見表1)。通過構建3+1的課程結構,達到體育課與專業活動課的互補與結合,使學生形成“基礎+特長”的發展趨勢,培養學生摔跤的興趣愛好與特長,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改變學習方式。改變學習方式,建立課堂、課外活動、競賽活動互動的學習過程。學生在課堂中是學,在專業課中是練,在課余活動中是賽。以賽促教、以練保學,在學中培養學生對摔跤運動的廣泛興趣及對摔跤知識、技能的全面了解和熏陶,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做到學中練、練中學、賽中學、賽中練。通過學—練—賽這一互動過程,最終使學生打好基礎,提高興趣,形成愛好、發展特長,養成自主鍛煉的習慣。
綜合評價學生學習。綜合評價學生學習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強調在評價體能和運動技能的同時,更重視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引導學生全面發展;二是將摔跤專業課活動納入到體育課的綜合評價上,評價貫穿整個體育學習的過程。
體會與問題
經過近五年的實踐嘗試,我們的體會如下:
在農村學校開設摔跤校本課程開發是可行的,但應注意以下問題:①如何結合學校的辦學理念和體育教育特色,形成教育合力,減少沖突,使其利于課程開發。②如何使學校體育教師及教練員增強課程意識,轉變課觀念,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③如何在制度上保障摔跤課程的正常實施。
開展摔跤校本課程開發突出了學校的個性特征。個性化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出發點和歸宿。實踐中我們在正確理解國家課程綱要的基礎上,通過抓住摔跤這一獨特性、使學校獲得了可持性發展、學生得到了和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