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共2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展望未來確定目標
1.積極心理學與傳統的心理學在幸福感上存在著不同,傳統心理學傾向于把幸福感建立在人們的物質基礎上,而積極心理學而把幸福感建立在人們精神基礎上,認為一個人對事物發生發展的解釋和看待影響著自己的幸福感。因此,積極心理學更強調的是個人的主觀幸福感,這種主觀幸福感更強調個人的感受而不是外在事物所帶來的影響。擺脫了傳統理念的絕對化、概括化和糟糕化。因此,中職教師在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促使學生分析、整理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了解之前的經歷,并且認真分析目前存在的心理狀況以及潛在的心里問題。然后確定哪些心理因素是由于對過去事件的不合理認知而導致的。
2.學生重新審視過去的自己可以幫助學生體驗積極情感,促使中職學生實現自己對過去的滿足感,從而促進其心理健康。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需要充分滲透積極心理學的觀念,促使學生展望未來,對自己的未來生活有一定的憧憬和規劃,同時明確自己的目標。在明確目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告誡學生:目標實現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過仔細地規劃,細心地計劃以及不斷地靠近。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制定屬于自己的短期計劃,在學生有能力實現長期計劃時,再指導學生制定長期計劃。積極心理學現階段正處于進步的階段,筆者認為,作為中職教師首先需要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然后再指導學生做到在接納現實的基礎上,實現對現實的超越。
二、課堂實踐營造氛圍
氛圍的營造對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是尤為重要的。因此,教師需要努力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體會到被尊重的快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課堂氛圍緊密相連,教師只有讓學生長期處在一種放松并且和諧的氛圍下才能幫助學生真正的體會到幸福感,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中職教師還需要重視課堂實踐過程。心理健康的最終教育目標是促使學生開發自身潛能,推動自身和諧發展,以及形成個人經驗。因此,中職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課堂實踐過程,促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解決心理問題,同時形成自己對未來的規劃。學生通過課堂實踐可以夯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同時還可以為今后的學習或者工作積累一定的經驗。所以,教師需要調動每個學生參與課堂實踐的積極性,促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在此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結語
當前,中職學生在看待心理健康教育時仍存在不正確的偏見,他們只把心理健康教育當做解決自己心理問題的途徑,在日常學習時會存在著一種抵抗和漠然的態度。因此,中職教師本人需要用積極的、正確的姿態感染學生,充分挖掘積極心理學中學生容易接受的部分,用正確的教學方式實現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作者:宋燕芳單位:新疆阜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