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物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中生出現的第一個心理健康問題為視野狹隘。這種問題表現在高中生過于注重個人的得失,他們把自己視為世界的中心,當他們的需求被滿足的時候,便顯得目中無人,不在乎別人的感受;當他們的需求未被滿足的時候,便開始怨天尤人,敵視他人。高中生出現這樣的心理問題,是由于他們的視野太狹隘,心里眼里只有自己一個人的緣故,如果學生不能開拓視野,他們將不會有大的人生格局。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逐步對自己以外的事物感興趣。以生物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生邊的生物科學教案》為例,有一名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引導的環節給學生看多媒體片段,該多媒體片段說道:生物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東方的學者和西方的學者有不同的說法。東方的學者認為,人的身體就是宇宙的縮影,宇宙由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構成,那么人體也蘊含著五含之氣,當人身體的五行之氣調和時,便會健康;反之,如果五行之氣失調,人便會生病,學習中醫,就是要學會調節五行之氣;西方的學者認為,人會變病,是因為某個地方出現病變,人如果要讓身體健康,就要解決這一病變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一病變問題,就要將之切除,以防止病變擴大。目前,東方和西方的結論誰為正確,目前還未得出結論。很多學生對中醫和西醫略有一些認知,他們看到這樣的多媒體片段以后,便會對這些知識產生興趣,當學生致力于研究各類有趣的知識時,他們便不會再記掛一些蠅頭小事。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去了解各種有趣的生物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問題。
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
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常常發現部分學生的交流能力不強。如這些學生不能夠流利地說出自己正在研究的事物,或者在交流的時候抓不注說明要點。學生的交流能力不佳,便會產生封閉的心理,這種封閉的心理會讓他們產生自卑感。學生不會與他人交流,便不能與人共同合作、共同進步。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逐步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以高中生物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細胞中的原子與分子》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看完一只蝌蚪成長的經歷以后,要求每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描述一只蝌蚪是怎樣從受精卵開始,以細胞的形式分裂和成長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時,可以了解到學生是否理解了應當掌握的生理知識;學生在描述的過程中,需要梳理自身的知識結構、找到需要描述的要點、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生物知識等。學生如果經常受到這樣的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定會增強,進而就會依靠語言能力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直至具備與他人共同合作的能力。如果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不強,他們的心理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需要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讓學生通過與他人交流來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
三、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
部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抗壓能力不強,主要表現為當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挫折時,常常會產生畏縮的心理,繼而不愿意學習生物知識。如果學生連學習的挫折都無法越過,那么以后他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時,更會出現各種情緒問題。為了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讓學生具備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一名生物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光合作用》一課時讓學生做實驗為例。部分學生多次做光合作用實驗,均失敗。一些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遭遇到這樣的挫折便產生情緒問題,他們不愿意繼續做實驗。在教學時,這名生物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實驗失敗的原因在哪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始分析,了解到他失敗的原因出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為研磨的速度太慢,導致綠葉中的物質大量流失;另一方面為綠葉研磨物質與空氣中的其它物質產生了化學反應,使實驗結果不精確。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要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在實驗中增加了以下兩個步驟確保實驗的精確性:第一個步驟為在研磨的時候,加入石英砂;第二個步驟為學生在綠葉研磨的物質中加入適量碳酸鈣,防止綠葉物質產生化學反應。應用這種方法,學生終于成功地完成了實驗。高中生物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要讓學生了解到,當遇到學習困難時,如果就此退縮,便不能掌握這一知識;反之,如果學生將這個困難視為一個難題,用積極的態度面對難題,嘗試找到解決難題的辦法,難題可能就迎刃而解了,學生便能掌握新知識。在生活中也是同樣,學生遇到問題時,要勇于面對問題,找到克服問題的辦法,學生應用這樣的生活態度面對困難,將能解決各種生活難題。情感培養是高中生物教師的教學目標之一,心理問題是高中生經常出現的問題,它是情感培養的范圍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給予學生情感培養。
作者:顧赟珺 單位: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