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模式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有效開展奧爾夫音樂教育應遵循的三個原則
高校在開展奧爾夫音樂教學時,僅重視是不夠的,還需結合學科學習的規律特征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結合已有研究成果和我們的實踐教學經歷,我們認為學前教育專業有效開展奧爾夫音樂教育需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一)相關課程全面滲透原則
目前,我國高校招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大多只看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不少學生音樂基礎比較薄弱,甚至對音樂沒有多大的興趣。而作為幼兒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這就要求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所有音樂課不僅要從最基礎的學起,且其形式須多樣化。現有很多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盡管都開設有奧爾夫音樂的課程,但其具體設置往往僅開設一門專門講解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課程,課時一般只有一學期的時間,而高校開展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其他音樂課程的教學,基本上是音樂學院的簡化版,主要以訓練某種技能為主,這與奧爾夫強調的綜合、即興創作和團隊合作的理念是有很大出入的。因此,僅一學期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課程的學習,對于沒有多少音樂基礎的學前教育學生理解、掌握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難度是比較大的,學生很難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思路。鑒于此,我們建議在高校學前教育的音樂課中,在包括聲樂、鋼琴、舞蹈、樂理、視唱等所有學習環節,都可以借鑒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使學生在學到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逐步體會、掌握適合幼兒的音樂教學方式和方法。另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很多提高教學效果、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對包括美術、書法等其他藝術類課程也有很好的適用性,亦可在這些課程中應用。在學習樂理的前十六后八節奏型時,可以運用奧爾夫音樂教育中強調的“原本性”教育,也叫做“元素性”,針對這個“元素”,展開多種形式的教學。第一步,先把這個節奏型配上詞說出來,如星期天、新年好、劉德華等,第二步,寫出這種節奏型的記寫方式,請學生根據這種節奏型創編詞;第三步,用這種節奏型組成節奏片段,然后加上詞進行集體誦讀。第四步,寫出這種節奏型片段的譜子,讓學生根據這個節奏型進行詞創編并誦讀。第五步,由教師或學生為剛才的節奏片段譜曲,全班唱。第六步,在教師引導下,全班結合以前學過的節奏型和音樂知識,為剛才的音樂片段編配多聲部,以及編配樂器伴奏。此外,在學習鋼琴時,為了讓學生更好掌握彈奏鋼琴的基本要求,可以采用奧爾夫音樂教育重視參與、體驗的原則,讓學生手拿網球,體會彈琴時手型的要求———握球狀。為了讓學生掌握彈奏三拍子一強兩弱的要領,可以讓學生跟隨教師放的三拍子的音樂,一起做一些動作或舞蹈。
(二)以學生為中心原則
奧爾夫教學法以“原本性音樂”為基本的教育理念,它不像傳統音樂教育中僅圍繞聽覺系統進行,而是緊密結合動作、舞蹈與語言,其本質是通過節奏讓學生即興創作自己的音樂,學生是音樂教學的直接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奧爾夫音樂教學這一特點,決定了音樂課堂上,要以學生的體驗、參與為主要部分,教師只是負責適當的引導和協調。同樣,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課上,教師可以采用奧爾夫音樂教育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教學理念和方式,使學生更快、更好感受、學習音樂。在樂理和視唱教學中,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不具備音樂學院學生的樂理知識和視唱基礎,傳統教學法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也不好。奧爾夫音樂教學中,可通過不同組合,使死的理論知識變成可移動的音符,使枯燥的理論學習變成活潑、有趣的游戲。此外,在舞蹈課上,教師除了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舞蹈動作,還應該大量的帶著學生欣賞音樂,并引導學生根據音樂創編動作。
(三)面向未來職業原則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藝術是兒童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強調藝術教育過程中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并指出其實現要通過幼兒教師教學方式和觀念的轉變,這恰恰是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教育思想。奧爾夫曾明確指出:“原本性音樂教育的成果,只能存在于其教育行為過程之中。從某種意義上講,它不是表演,不是舞臺藝術,而是人的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自我流露和相關交流的需要。”奧爾夫音樂教育強調“原本性音樂”,通過包括聽覺、動作、舞蹈、語言等結合為一體的表演活動來實現教學的目的。因此,對學前專業學生的訓練不是局限于鋼琴或聲樂等某一具體技能,而是要求全方位的綜合性能力訓練,以達到學生自主學習及相互協調能力的培養。為此,在聲樂課上不僅培養學生的演唱技能,還要訓練學生將音樂與多種表現方式相結合。在這樣運用奧爾夫音樂教育的音樂課堂上,學生不僅能夠更準確、更快理解音樂要素,也能逐步體驗和掌握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為將來從事幼教工作做準備。
二、具體開展奧爾夫音樂教育
應把握的四條路徑作為與實踐密切結合的音樂教育成熟體系,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推動了我國學前音樂教育教學的改革。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的具體實踐中,學前教育專業應從下面四個路徑開展奧爾夫音樂教育:
(一)貫徹教學理念上的綜合性與開放性
奧爾夫教學法以“原本性音樂”為基本教育理念,認為音樂教學并非藝術作品,沒有固定的一成不變的形式,而是強調將音樂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是一種“整體性的藝術”。這就要求在開展奧爾夫音樂教學中,要清晰認識到音樂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藝術作品形式,也并非是以聽覺訓練這一音樂傳統領域為主,而是通過“綜合性”的即興創造式參與,實現學生包括聽覺在內的多個能力的增長。在奧爾夫音樂教學實踐中,不要沿用傳統音樂教學中強調的技巧性和對作品一成不變的復現表演,而是持一種充滿開放、創造和活力的教育理念。這一教學范式只有真正貫穿于奧爾夫音樂教學的全部過程中,才能真正鼓勵學生參與到課題音樂的即興創造中,才能使學生在其參與實踐中不斷吸收和激發新的想法、新的形式,從而使自身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注意教學指導上的循序漸
進與傳統的音樂教育方式相比,奧爾夫音樂教育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全新理念,它強調學生的參與與創造,通過參與者的即興創造活動發掘人的潛能,實現教育的目的。因此,奧爾夫音樂教育對學生的教學過程是不斷矯正學生過往已有教學理念的過程,奧爾夫教學目的的實現是一個不斷內化的過程,需要學生反復的操練和深化。學生的能力就是在創造性的即興活動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但這個過程是比較慢的,需要老師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使學生的音樂素養不斷提升,結合在幼兒園開展奧爾夫音樂教學的方式、方法,讓學生有足夠的練習,達到畢業后能在幼兒教育中順利開展奧爾夫教學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的即興創造興性影響
到奧爾夫音樂的基本教育理念即原本性音樂的構成,它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核心部分。奧爾夫音樂教學所強調的參與性不同于傳統音樂教學,親身參與的即興創造成為學生學習音樂最主要的途徑。奧爾夫就曾明確說“我追求的都是通過要學生奏樂,即通過即興演奏并設計自己的音樂,以達到學生的主動性”。因此,在奧爾夫音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著重營造包容開放的教學氛圍,以緩解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的緊張感,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提倡學生充分調動身體的各個器官,積極主動去體驗、學習和創作音樂,使學生更有效體驗、認識音樂;引導學生采用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進行即興創作,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音樂實踐活動,鼓勵其個性化成果的產出。
(四)關注教學內容的本土化
奧爾夫音樂教育應該作為一種教學原理,而不是作為一種音樂教育體系來接受。奧爾夫音樂教育的開放性往往使得它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形成本土化。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立足本民族本地區的文化和音樂素材,廣泛引入民族樂器和作品,這不僅能使奧爾夫音樂教育凸顯人文精神,還能使得學生更容易吸收消化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理念,對其產生具體的興趣和熱情,進而進一步推動奧爾夫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極好應用。
三、總結
總之,為了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有效開展奧爾夫音樂教育,首先應該在思想上重視其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價值,因為奧爾夫教學法所運用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互動式的教學過程和綜合性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而且對發展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其他能力十分有利。同時,高校還應遵循相關課程全面滲透、以學生為中心、面向未來職業三個原則,實踐教學中貫徹教學理念上的綜合性與開放性,注意教學指導上的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的即興創造并關注教學內容的本土化。
作者:何晴利 單位:洛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