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多媒體輔助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就當前多媒體輔助教學現狀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從多媒體輔助教學和教學目標、和學生動手操作、和其它教具及和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之間的關系作簡單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輔助主體
隨著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簡稱MCAI)的逐步發展,輔助教學軟件的制作顯得越來越重要。多媒體計算機因其具有其它教具無可替代的作用,被廣大教師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然而筆者從事教師培訓工作過程中,發現部分教師在認識、實踐上的一些誤區,本文試作簡單分析。
一、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和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
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目標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最終目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其重點在“輔助”二字,它和黑板、幻燈機、實物投影一樣,屬于“教具”,但實際教學中,常出現先進的教學手段與教學目標錯位的現象,一些教師從組織教學到新授,從練習鞏固到作業,從導入到評價,都由電腦包攬,對黑板、幻燈機等傳統媒體不屑一顧。很多教師在課前設計好了上課的思路、步驟,上課時,電腦設計到的內容必須講,電腦上未涉及的內容不能講,全然不顧學生主體性及學生差異。教師變成了操作員、解說員,只要敲敲鍵盤、移動鼠標,一節課就可流水作業似的完成,計算機代替教師成了課堂的主導者,強化了教師的主導性,扼殺了學生的主體性。更有甚者,部分教師從網絡上下載一個課件,連設計思路都不是自己的,根據課件備課,被課件牽著鼻子走不說,根本就考慮不上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一些教學檢查與教學評比中,也將是否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評比的一個方面,“沒有課件怎么能上公開課呢?”、“沒有課件比得過人家嗎?”、“該教師能使用多媒體教學,是一節好課”等等,顛倒了形式與效果之間的關系,本末倒置。
二、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和學生的動手操作之間的關系。
構建主義認為:思維是從人的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動手操作是培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開始,在動手操作中,學生清楚了知識的來龍去脈,容易構建知識體系,培養思維能力。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的東西最不容易忘記。因此,課件展示千萬不可剝奪了學生動手操作的權力。如:筆者曾見一位教師制作了一個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的課件,展示了五、六種將梯形轉化成其它已學過的圖形,方法很多,形式很新。正因如此,他在上課時忽略了給學生動手和思考的機會,倒不如充分放手,讓學生模仿平行四邊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采用“轉化”的數學思想、考慮如何將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積極參與,通過旋轉、平移、剪拼等方法得到知識:梯形可以轉化成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后再求出面積。又如一教師新授“圓錘的體積是同底等高的圓柱體的1/3”一課時,用課件制作了圓錘容器向圓柱體內倒沙的過程,也很形象直觀。但是筆者想問一句,這樣是否比實際演示更能使學生更加相信這一實驗結果呢?學生作為知識的容器在被動接受接受知識,他又有多少主動參與的意識,有多少成就感促使他對數學形成濃厚的興趣呢?
三、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其它教具之間的關系。
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其它教具不可比擬的優勢,而小黑板、教學模型、實物投影也有計算機無法實現的優點。采用何種教具作為媒體,要結合適當的內容,適當的時機來決定。使用得成功與否,要從實際效果出發,效果是主要的檢驗標準。有些教師認為現在是多媒體的時代,用其它的教具就顯得太“老套”了。其實有一些多媒體課件前前后后總是幾個問題出現在屏幕上,然后讓學生回答,起的是小黑板的作用,還不如直接用小黑板出示來得簡單、省時、節約教育成本。在前文中也提到“多媒體演示效果不如用模型操作演示有效”,哪些類型的知識適合多媒體課件展示呢?抽象知識的介紹、學習重難點的突破或者宏觀、微觀現象的展示:如數學課中“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到“三角形中位線分兩邊成比例”的演示;如面積與周長的學習,學生較難理解面積與周長的區別,采用電腦動畫,給面涂色,沿周長畫線,刪繁就簡,抓住本質,可以讓學生很直觀地弄清面積與周長的區別;如自然教學中“消化與吸收”一課,采用課件的動畫展示,形象、生動,解決了實際生活中難以觀察到的現象;生物的進化,采用課件展示,縮短了時空差距,簡化了認知過程;如語文教學中,威尼斯的小艇,可采用圖像或錄像,結合音樂引導學生身臨其境;信息技術教學中計算機的工作原理、程序結構等等等等。
四、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與教師主導性,學生主體性之間的關系。
多媒體輔助教學不能替代教師主導性的作用,更不能影響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許多教師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偏離現代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制約了多媒體課件功能優勢的發揮,甚至起了負面效應。主要表現如:一味追求課堂氣氛的活躍,而不注重實效;一味追求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全盤托出,全然不顧學生的思維鍛煉,也不注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主體性的發揮;長此以往,學生對很多知識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感性層面上,而綜合、概括、比較、抽象等思維能力都不能得到應有的發展,又哪里談得上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綜上所述,多媒體輔助教學和其它教學手段、工具一樣,需要我們不斷研究,揚長避短,才能最大地發揮其效益,教育改革的深入呼喚著教育手段的現代化,對教育手段現代化的研究也必將推動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