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歷史多媒體教學模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可以大大活躍課堂氣氛,使干巴巴的歷史概念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其強烈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在本課開始,我沒有去講太多的知識,而是用當時熱播的電視劇《鄭和下西洋》的視頻作為開場,學生看完之后不僅對本課知識有了大致了解,而且通過看材料對鄭和下西洋這一問題的要點及答案都能整理出來。學生不僅會思考問題,還能根據所看內容發現問題并且主動解決問題。
二、用信息技術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歷史的含義本身非常豐富,而傳統歷史教學卻淡化了歷史的多重意義,使歷史可變成一種簡單的價值判斷或說教。網絡教學及大地克服了歷史教學上的這一缺陷,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在學生看書思考階段,我又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在海上航行會遇到哪些問題?我們應該是先做哪些準備呢?這一問題一提出,一顆把學生的思緒放飛到茫茫的大海上,學生各顯神通,給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答案。我又不失時機地點撥,學生頓時領悟到鄭和的偉大、我國航海技術的進步,一股自豪油然而生。
三、情感滲透
使學生在情感震撼中,感受人類歷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新課程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與升華方面,特別強調,教師需要進一步挖掘蘊藏在歷史知識中的巨大精神財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變成有效的教育資源。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心理體驗、情感震撼、內心選擇和精神升華、充分尊重學生親自體驗與感受的權利,使學生獨立地感受人類歷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在講對外沖突時,講到了澳門問題,我在課件中插入動畫歌曲《七子之歌》,大屏幕已顯示,稚嫩的童生一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音樂結束,老師緊接著提問:澳門為什么被稱作“媽港”?等學生弄明白之后,再問,我國的統一大業實現了沒有?層層提問不僅加深了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認識難度,而且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維護祖國統一的愛國熱情,使本節課的氣氛達到高潮。
四、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更好地突破難點
歷史學習以掌握歷史概念、探求歷史發展動因和規律為目的,僅憑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直接理解抽象的概念。尤其是學生沒有任何直接經驗的歷史概念,僅憑死記硬背不僅無法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而且還不能夠理解歷史知識生成的過程。運用多媒體會使這一問題迎刃而解。以往在講鄭和航行路線時,學生由于對地理知識一知半解,所以講半天也弄不明白,這次在制作課件是,我運用FLASH設計制作了一幅地圖,然后畫了一艘小船,讓小船沿著鄭和下西洋的路線航行,并且標出了所到地點。這樣,學生在了解鄭和下西洋路線的同時,自己也幾乎成為一名航海家;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就發現了進行學習的新方法。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學生獨立性充分施展的過程中,便會不知不覺地顯露出來。
五、知識整合
知識、能力、創新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一方面,能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著知識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能力與創新必須建立在以知識為載體的基礎上。新課程要求,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在關注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中,就是要把能力和創新體現出來。在學生學完本課內容后引導學生歸納:1.明朝前期是世界最發達國家之一,鄭和下西洋同亞非各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頻繁,屬于友好交往;2朋朝中后期國勢日漸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繼光領導了反侵略的抗倭斗爭,并取得了勝利,然而中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的矛盾卻El益尖銳,于是就有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明代對外交往的特點的演變,非常直觀地反映了當時處于封建社會的中國,在世界范圍內已經落后了。然后運用示意圖的形式對本科進行小結,讓學生對本課知識進行系統,從而理解我國封建社會的整體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