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廣播電視遠程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承接社區教育是廣播電視大學自身發展轉型的內在需求
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加上中學生數量減少,高等教育大眾化已是大勢所趨,廣播電視大學傳統上以成人學歷教育為主的辦學方向面臨新的挑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急需突破成人學歷教育的束縛,尋找新的增長點,而基于“終身學習”、“非學歷教育”為主的社區教育,可成為電大教育的突圍方向。必要的政策扶持,加上電大教育系統自身的完善,轉型的電大將向“社區教育學院”過渡,成為地方“社區教育中心”。我國現有學校體系中,普通中學以升學教育為中心,職業中學以職業技能訓練為主,大專院校滿足高等學歷教育的社會需求,而貼近公眾需要的社區教育,尚沒有合適的教育機構明確承擔,廣播電視大學恰好可以彌補這一教育空白。
二、依托廣播電視大學開展社區教育的優勢
我國現有學校體系中,普通中學、職業中學、大專院校等都可能是開展社區教育的主體,但電大的辦學特點,決定了它是開展社區教育的最好平臺和渠道,其優勢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廣播電視大學有著豐厚的成人教育的經驗積淀。社區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其主流教育對象是步入社會生活的成年公民,電大自成立開始,數十年間都以成人教育為絕對重點,在組織管理、設施設備、與地方政企機構的溝通聯系等方面有著深厚的積淀,相對于以升學教育為中心的中學和以在校生學歷教育為主的大專院校,電大在承接社區教育的經驗上有著不可比擬的歷史優勢。
(二)、廣播電視大學遠程網絡教育為主的教學模式與社區教育特點最為匹配。社區教育對象是各行各業、各年齡層次、具有多樣化需求的社會成員,在教育內容和方式上不宜像全日制學校那樣整齊劃一。而電大的主流教學手段是遠程網絡教育,充滿了靈活性和多樣性,通過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社區教育差異化的學習需要。
(三)、廣播電視大學在網絡地方教育資源上有著獨特優勢。作為地方性成人學校,電大同當地教育行政、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駐地高校及社會團體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豐富的人際資源,有利于在推進社區教育中獲得地方政府支持,有利于協調組織社區教育中供需雙方豐富的教育資源,這些是相對封閉辦學的全日制學校不可比擬的開展社區教育的優勢。
三、廣播電視大學主導社區教育存在的短板及對策
綜上所述,利用電大作為推進社區教育的平臺,較其它教育機構優勢明顯,但建立以電大為主平臺的社區教育體系,還有很多短板需要完善。
(一)、教育觀念的轉變———學歷教育向非學歷教育轉化。目前,電大的成人學歷教育還有著很大的市場,多數學校還沒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沒有意識到成人學歷生源逐漸枯竭的生存威脅,所以對介入社區教育主動性不足,這是制約電視大學作為社區教育主平臺最大的障礙。這就要求電大系統的領導高瞻遠矚,自上而下推進觀念轉變,把介入社區教育提到電大生存發展的戰略轉型來對待,通過層層貫徹,加之切實可行的措施推行,形成開展社區教育的濃厚氛圍。
(二)、適合社區教育的課程資源還很單薄,亟待開發。。傳統上電大教育以成人學歷教育為主,課程開發也是按照專業分類進行配置,并不適應社區教育豐富多樣的內容需求,急需以電大為課程平臺,在調查社會需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發新的社區教育課程資源,并與時俱進地予以不斷更新完善。
(三)、師資資源配備存在較大缺口。電大以遠程網絡教育,學生自學為主,專職教師數量在學校教職員工中占比較低,專業門類也不夠豐富,遠遠不能滿足社區教育內容多元化的要求;在數量有限的教師資源中,又以理論教學教師為主,嚴重缺乏既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有一線實踐經驗的,滿足社區教育需求的教師,這種師資狀況會嚴重制約電大“社區教育主渠道”作用的發揮。筆者認為,教師資源缺口可從兩個方面予以解決:一是建立教師下基層兼職機制,通過建章立制,鼓勵和強制教師深入企事業單位一線兼職,積累實踐經驗,拓寬專業覆蓋面,完成由“理論型”教師向“實踐型”教師的蛻變。其二是廣泛引進社區教師資源,從各行各業中篩選優秀人才,聘為兼職教師,以薪酬或者為對方提供員工培訓為條件,廣羅人才,豐富以電大為網絡平臺的教師資源,探索一條“電大搭建平臺,師資來自社區,教育服務社區”的社區教育道路。
作者:劉西岳趙惠娟李勇單位:河北保定學院保定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