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遠程教育微課程建設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微課程教學資源不豐富
作為以建構式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微課程是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方式上的,但當前遠程教育理念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習者的接受情況和理解程度,在某種程度上還沿襲傳統教育、應試教育的課程模式。第一,微課程的設計思想單一,在課程設計中偏重于展示課程內容,忽視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第二,對遠程教育學生學習特點及個體特征分析不足,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指導。遠程教育有別于傳統的課堂教育,它實現了教與學的時空分離,因此,教育者必須突破傳統教育的教學理念,要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來進行教學資源的開發設計,在教學中應堅持以自主學習為主的教育導向。第三,微課程學習內容設計單一,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教育資源匱乏(包括內容和形式)。在遠程教育中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探究實踐能力,而在目前的微課程設計中不僅學習內容不能把控學習者的學習要求,資源中交互活動設計也不到位。第四,教師教學水平提升滯后,微課程的呈現方式呆板。微課程的呈現方式不僅和制作者的教育教學理念有關,還與個人的信息技術水平有直接關系。由于微課程的制作是基于先進的網絡技術的,所以,對一些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水平掌握不足的教師來說,微課程就是傳統課堂教學的視頻挪移。設計方案與實踐制作不能有機統一,導致微課內容枯燥乏味甚至不能完整體現課程的結構和內涵,致使學生在微課程學習時缺乏清晰的學習思路,不能有目的的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規劃、監督與評價,也難以激發學習興趣,甚至會嚴重損害學生的自信心,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資源配置不合理
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的重要保障前提是合理科學的資源配置。目前在我國遠程教育中由于教育資源建設經費、技術開發、人力資源配備等方面不夠合理,導致微課程資源建設實踐中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第一,財力保障無法到位。微課程的開發建設無論是硬件投入還是軟件設施的提升都需要大量財力保障。就目前遠程教育專項資金投入來看,雖然在購置硬件設施上投入較大,但僧多粥少,難以兼顧,在軟建設的投入上也無法顧全,例如對教師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培訓不能及時到位。這樣就會影響教學資源的順利建設,既不能保障教師專業提升,也不利于教學資源質量的提高。第二,教學技術平臺建設不同步,不能適應需求。教學技術平臺硬件設施的建設是遠程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微課程的教學需要生動的教學方式、需要傳輸大量音視頻多媒體資料,這對教學技術平臺的設置要求很高,比如對壓縮編碼技術水平、網絡傳輸穩定性及速度都有著極高的要求。此外,遠程教育微課程制作過程中需要的多媒體資源素材整合(包括各種圖像、視頻、聲音等采集到計算機里面變成數字格式等技術處理)難度較大,目前的遠程教育機構無論是信息檢索量還是硬件處理系統均不能滿足需求。第三,人力資源配備不合理。課程建設需要教師和技術服務人員協同合作,但在遠程教育微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的實際工作中,從課程設計到制作往往只有課程負責教師獨立完成。這樣從教學資源的品質上,一方面,不能海納百川、兼容并包,容易導致課程內容不夠豐富;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教師網絡知識及以多媒體教學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缺乏,無法運用技術實現課程設計的初衷從而影響微課程的教學效果。
3.管理機制不規范
首先,課程資源管理不到位。比如對微課程的制作僅僅停留在表象上的微課(時間短、內容少),缺少學習評價與反饋環節,沒有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其次,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監管不到位。目前微課程教學只是將制作好的課程課件直接掛在遠程教學平臺上,對學生的學習形式和學習內化程度等后續教學管理缺失。再次,基于遠程開放教育微課程的資源建設缺乏統一的課程建設標準。沒有形成協作與共享的運行機制,導致各類遠程教育機構的資源獨成體系,致使課程資源重復建設、盲目建設,出現教學資源質量參差不齊的狀況。
4.學習支持服務不到位
學習支持服務體系是指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必要導學保障,目前,學習支持服務系統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地運作僅是人力導學,缺乏信息系統導學環節。在遠程教育實際教學實踐中,當人力導學不及時時,很多學生因不能主動利用學習支持服務項目而影響其學習積極性和學習進程。這種課程內容與后續學習支持服務相分離的學習狀況,破壞了微課程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二、提升遠程教育微課程建設的保障措施
1.梳理遠程教育微課程理念,建立科學的認識
首先,要將微課程作為一個課程來看待,要保證課程的完整性,既要有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又要有課程的實施和運用。這就要求微課程教師在微課程的時間、內容、結構甚至語言的組織上有全面統一的認識和規劃,在微課程短、小、精的特點上實現微課程的系列化,確保微課程的整體性。其次,要強化“以學習者為中心”,突出開放式的學習理念。遠程教育開放式的學習特點要求微課程資源在建設中從設計到制作均要以學習者學習特點為本。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結合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學習特點和學習者的實際需求,做到設計合理、目標明確、主題鮮明、合理整合教學資源,生成包含聲、像、音因素的生動視頻,激發學習者以極大的興趣集中注意力投入學習,充分實現學習者學習自主性。再次,要認識到微課程不僅是一種封閉性的教學資源,也是一種開放式社會資源。遠程教育模式會逐漸成為社會化學習、終身學習的主要渠道,微課程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也會進一步拓展,逐步由學校向社區教育、培訓等領域拓展,要重視對各類教育資源的設計和整合,以滿足微課程資源建設需求,要建立大眾化的微課程建設理念。
2.建立微課程資源開發機制
(1)政府教育部門應重視遠程教育微課程建設制度的完善制度的完善主要體現在課程建設標準、技術的統一和規范課程建設流程,以相關的規章制度支持和引導網絡課程建設,鼓勵不同教育機構之間建立資源共享平臺,避免盲目開發、低水平開發課程資源。推廣技術化標準有利于實現課程資源共享,促進我國遠程教育標準化、規范化,致力于提高遠程教育微課程總體質量。
(2)經費保障制度的建立一是要保障遠程教育微課程開放的硬件投入,二是要保證微課程人力資源的開發。政府需建立微課程技術平臺建設與人力資源培訓的經費制度并保障對相關經費的預算和支付落實。
(3)建立交互性學習,完善評價標準,健全評價體系遠程教育師生分離的特性不僅使師生教學互動缺失而且使教學信息反饋遲緩和失真,造成學生的學習困難。所以,在遠程教育微課程的資源建設中要充分考慮與學生互動學習的教學設計,建立交互性學習支持平臺。遠程教育中微課程教學資源建設須注重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征求學習者對課程資源建設的意見,這樣才能發現問題,及時進行修改、補充從而完善教學資源的內容,保障微課程教學資源的質量。因此,遠程教育微課程教學資源建設體系需要完善規范,在交互性學習理念支持下,建立效果反饋評價機制,健全評價體系。對評價機構的確立可引入第三方認證機構,對所開發課程進行督導,改善遠程教育微課程建設水平。
3.加強遠程教育教師的教學業務技術培訓
遠程教育微課程地研發需要制作者既要有教育理論基礎也要具有一定的電子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就目前我國遠程教育師資建設狀況來看,專業的遠程教師培養剛剛起步,對遠程教育的現代教育技術與信息網絡傳輸技術的掌握欠缺,應當加大在職教師遠程教育信息網絡技術的提高培訓。可以采取在崗、脫崗的技術短期培訓或者換崗到技術建設一線中實踐培訓。
4.重視微課程的學習支持服務技術研發
遠程教育微課程的研發對網絡信息等技術的要求較高,它涉及到音頻、視頻、動漫等技術的編輯合成和運用,也需要持續做好技術保障工作,包括加強前期微課程開發技術、中期微課程使用支持及后期的技術平臺維護和升級等工作。確保微課程開發的可持續性,提升微課程品質。微課程在教育實踐中地運用越來越廣泛,其能有效解決實際教學問題,具有針對性地解惑、啟惑,充分調動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這種新穎的授課模式和高效的學習效果備受歡迎,但微課程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處于研究和探索中。我們只有客觀分析微課程在遠程教育中的實際運用價值才能不斷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真正實現讓學習移動起來。
作者:張蓉 單位:山西廣播電視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