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質找礦中勘探技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案例分析
本次研究以黔西南州泰安水泥廠水泥灰巖礦的水泥石灰巖資源開采為案例。礦區位于貴州西南部,地處云貴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黔西南高原山地峽谷區,地勢北高南低,呈階梯狀迭次下降。本區地貌以巖溶谷地和丘陵為主,礦區內最高點為北西部山峰,海拔1550.1m,最低處為礦區外南部溝谷洼地,標高1310m左右,相對高差為240m。該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濕潤溫和,陰雨多霧,雨量充沛,以“盛夏無酷暑,嚴冬少霜寒”為特點。礦區位于揚子準地臺黔北臺隆六盤水斷陷普安旋扭構造變形區,工作區構造形跡主要表現為北東向褶皺和斷裂帶,及少量近東西向及北西南東向斷裂。全區褶皺以寬闊的不對稱背斜、向斜為主。區域內礦產資源主要有水泥用粘土、煙煤、赤鐵礦、砷、金、鐵礦、重晶石、錳礦;建筑類有白云巖、灰巖、石英砂巖,制磚頁巖、耐火粘土等。整個礦層頂板由穩定性差的永寧鎮組第二段灰、灰黃色薄至中層鈣質粉砂巖、粘土巖夾生物屑白云質灰巖組成。但由于出露位置在1400m以下,對水泥用灰巖礦開采無影響。底板由夜郎組(T1)第三段粘土巖夾泥質灰巖組成。巖層產狀近直立,抗風化能力差,力學強度低,穩定性差,易發生滑坡、崩塌等災害,開采中須高度重視。
2深層找礦的制約性因素
當前對具體控制指標有一定的要求,對礦產資源的利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實踐中必須掌握技術應用原則,減少干擾因素的影響。以下是對制約性因素的分析。
2.1礦床成礦理論
基于不同的設計形式,在整體控制階段,必須對成礦形式和地質結構有一定的了解,按照具體的要求對其進行分析。不同種類礦物質的形成原因不同,其地質結構形式也各不相同。必須根據礦床成礦的原理及形式對其進行分析,并按照固定設計形式對其進行合理的劃分,劃分的類型有成礦系列類型、成礦系列組合、成礦系列和成礦亞系列。
2.2深部流體作用理論
礦物質和地殼運動之間存在直接聯系。由于礦物質通常在流體活動處產生,所以要對流體作用進行分析,使其滿足具體控制形式的種種要求。
基于地質條件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在系統后續設計和干預過程中必須對地質勘探技術類型進行分析,使其適應現有設計形式的種種要求,體現出勘探技術的設計特點,為后續系統的應用奠定基礎。以下將對地質勘探技術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3.1確定勘察方法
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在礦層結構構造簡單,分布范圍大,巖性單一的礦區,應考慮礦區地形、最大高差、礦層裸露地表的基礎上,確定大致以50~150m線距作為基本勘探線距,沿礦區中部,垂直巖層走向布置勘探線及鉆孔系統取樣測試。
3.2設定資源量
黔西南州泰安水泥廠水泥灰巖礦水泥石灰巖礦床構造簡單,礦層呈單斜產出,產狀較平緩,幾本無蓋層,夾石少,礦層沿走向、傾向均廣泛暴露于地表,礦石質量穩定。勘查工作是按勘探線剖面對礦層進行控制和研究,勘探線沿走向布置較密(50~150m),基本控制了厚大礦層。根據礦界內的地形地貌特點,采用的是平行剖面法來估算礦石資源量。根據建筑水泥用灰巖露天開采方法及特點,結合探礦工程的控制,本礦界內的水泥用灰巖礦資源量分為332和333兩個塊段。勘探區域內層位穩定,礦體形態為單斜層狀,礦石質量穩定,品位變化極小。在實踐中可以確定礦體的具體走向,同時可以根據傾向延深確定礦體資源量估算范圍。
3.3進行整體布局
在資源具體應用和干預過程中,要及時對礦區形式進行測定,綜合布局,這樣能不斷減少消極因素的影響。在具體技術應用階段,要采用整體布局的形式,制定圖表,并做好一系列部署工作。此外要對技術具體應用形式有一定的了解,根據各方面的實時動態及市場要求對其進行合理的測定。如果具體分析和應用階段存在布局不合理的情況,則需要相關工作人員確定勘探發展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使其和現有布局形式結合在一起,優化設計。資源量估算塊段的劃分以勘探線為基礎,每一勘線剖面與相鄰儲量估算剖面為一個塊段的界線。外推范圍及推定邊界小于剖面間距的礦體,以實際推定界線為塊段邊界,剖面外推不超出礦界范圍。
4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在地質勘探過程中新技術的應用體現出了設計形式優越性,必須結合新理論、新技術及其他發展形勢的要求,將多種勘察手段應用到具體勘探階段,實現整體性發展。
作者:羅澤富 單位: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