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污染場地環境水文地質勘察技術的運用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的發展與進步,我國經濟得到了有效的發展,但是工業的大肆發展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對于一些被污染的環境區域,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理,使其能被正常使用,避免因環境污染造成土地的閑置浪費。在進行污染場地環境質量管理過程中需對環境進行相應的勘探,以充分了解環境的污染情況,以便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本文就此詳細分析了污染場地環境水文地質勘探技術的相關應用。
【關鍵詞】污染場地;水文地質;勘察技術
1引言
為全面增強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深入人心,污染環境質量改善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因此需充分發揮有關污染環境地質水文勘察技術的實際作用,為后續生產計劃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確保了工程施工質量的安全可靠性。根據污染環境地質的特點,逐漸擴大水文勘察技術的實際應用范圍,從而加快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
2污染場地環境水文地質勘察的內容流程
2.1污染場地環境水文地質勘察的具體內容
污染場地環境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主要分為兩部分:①確認勘查,初步考量污染場地,分析相關資料,明確勘查范圍,掌握污染場地的污染面積和類型。②詳細勘查,調查分析污染場地的歷史變遷情況,考察污染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及徑流方向;綜合評估污染場地的環境狀況,具體應做好以下具體工作:①調查分析污染場地的歷史變遷情況,包括污染前后場地的狀態、造成的污染的原因及導致污染的途徑;②從不同方面專業考察污染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及徑流方向;③結合污染環境的實際概況,采用補給的方式對污染場地的環境狀況進行綜合評估,制定相關的評估報告,并提出解決對策。
2.2污染場地環境水文地質勘察的具體流程
對于已存在污染的場地,在進行水文地質勘察時往往需要對該區域進行勘察、采用、檢測分析等一系列的措施,通過具體的勘探檢測并結合區域的實際情況從而來確定最為科學合理的治理方案和措施。①對污染地進行實地考察,結合充分的資料與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確定相應的水文地質勘察方案、制定采樣技術路線圖;②調查與分析受污染區域內的土質及水質,對于水質環境的調查應當補社保監測井,并進行取樣保存;③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樣本后應對環境內的地質巖層和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分析,并對采集的水質樣板及土質樣板進行檢測;④對受污染區域區域土質、水質現狀和當前污染區域的特征進行分析;⑤得出并記錄具體的分析結果及污染檢測結果,根據相關分析制定具體污染處理修復方案。
3污染場地環境水文地質勘察技術勘探技術應用
3.1勘察工作量布置
布置勘察工作主要包括確認污染階段和詳細勘察階段。確認污染物時,要根據污染場地的范圍、污染的種類、污染的類型以及污染的分布狀況以及遷移的途徑對勘察工作量進行確定,并按照勘察工作量對采樣的布點方案進行制訂,一般需要布置超過三個土壤采樣點以及監測井,并根據采樣的需求及試驗檢測進行后續的采樣以及試驗工作,一般采樣的數量有21個,其中土樣16個,水樣5個,需要檢測土樣和水樣的SVOC、TOC污染物,同時抽取4個樣品對其物理性質進行檢測。完成了污染物勘察后,則需要進入更為詳細的勘察階段,此階段所設置的監測井的數量有7個,采樣的數量則有30個,其中土樣有22個,水樣有8個,并對土樣的污染物進行檢測,抽取其中13個土樣對其物理性質進行測試。
3.2污染場地檢測與試驗
在檢測勘探前還應先對勘察區域進行檢測與實驗,具體的試驗主要分為土壤試驗和污染物分析兩點。土壤的試驗即是對比污染前后土壤物理性質,包括土壤有機物含量、土壤顆粒大小以及土壤單位重度變化等,從而做出污染情況評估。污染物分析時,不同地域不同污染具有不同的分析指標,例如:某區域石油事故中,對可能的污染場所進行水文地質污染評估時,應特別注意TPH和LNAPL的污染情況。
3.3監測點的合理設定
在進行污染場地環境水文地質勘察的過程中監測點的選擇直接影響最終檢測結果,因此一定要選擇科學合理的監測點。污染環境區域內的各種信息是動態變化的,需利用專業技術手段,在不同的污染區域設置監測點。因此,技術人員應合理運用水文勘察技術,確保勘察作業開展中監測點設置的合理性。在設置污染環境區域內監測點時,應保證監測點分布均勻。另外,為確保監測點實際作用的有效發揮,需注意合理設置監測井深度,選擇可靠的監測點布置方式。
3.4污染場地水文地質勘查樣品采集
土樣的采集要嚴格按照《巖土工程勘察規范》要求進行,主要采用機械鉆探、手工鉆采樣方法,部分點位需要采用坑采技術。在確定好監測點后,需采集樣品,采集樣品時要保證其跟相關的檢測要求相符,用于對土壤物理性質進行分析的樣品要跟相關的檢測要求相符。因此,在采樣時,為避免取土器中有虛土進入,影響樣品檢測數據的真實性,取土器的頂部要比虛土高。此外,若使用取土器都難以對表層土進行取樣時,則破土時可以使用錘擊的形式。其次,保存土壤采樣時要保持足夠的封閉性,適當減少雜質的數量,并利用瓶裝來保存樣品,避免雜質跟污染物之間發生反應,從而導致污染物的檢測效果數據存在偏差。水樣的采集要密切關注樣品的數量及時間,地下水采樣的數量要保持一井一管,并在監測井洗井2h后進行采樣,注意監測井的沉淀管程度要超過50m,以確保地下水的沉淀效果。
3.5室內檢測樣品保存
水文勘察技術在污染環境地質分析中可實現樣品的有效保存。采集的樣品時需要及時封裝和貼標簽,取樣地點、取樣深度、取樣日期、土樣名稱、孔號等都應該清晰注明,并避免遭受曝曬、浸泡等;保存樣品的容器需要加蓋密封,并置于實驗室潔凈的容器中,為樣品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提供可靠的保障。采集到的樣品在保存過程中應選擇最佳的環境溫度,增強樣品物理化性質的穩定性。如果采集樣品時室外溫度高于20℃,需要對樣品進行冷藏。將藍冰提前冰凍24h以上,采集完樣品后立即放人裝有干冰的保溫箱中,確保箱內溫度保持在4℃左右。在運輸時,用冷藏保溫箱裝載,并及時運往實驗室。
4污染場地風險評估及治理措施建議
通過野外調查、鉆探、室內試驗、監測等一系列工作后,對場地污染物的特征、地質及水文地質特征有了充分掌握,結合場地用途,及時進行風險評估,確定出污染的程度、區域及分布范圍,從技術、經濟兩方面進行考慮,選出切實可行、科學、有效的修復方案,從土地利用程度出發,根據土壤污染物修復目標值以及場地土壤污染物濃度的檢測結果,結合場地地層分布確定需要修復的面積、深度以及體積。
5結語
在進行污染場地的環境治理時,科學合理的環境水文地質的勘測能夠為環境治理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理依據,確保環境的治理具有方向性與目標性,確保了環境治理的質量。目前我國存在大量的污染場地,在進行污染場地質量的過程中科學合理的進行環境水文地質的勘測一定能夠有效的促進環境污染的質量效率,促進我國環境質量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韓麟.污染場地環境水文地質勘察技術應用分析[J].廣東科技,2012,21(7):145~146.
[2]趙勇勝.地下水污染場地風險管理與修復技術篩選[J].吉林大學學報(地),2012,42(5):1426~1433.
作者:鄧新平 單位: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402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