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企業融資方式與融資渠道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推進,中小企業數量不斷增多,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目前中小企業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持續時間最長的突出問題就是融資難。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方式
一、濟南市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及特點
(一)自有資金比例高。
在我們所調研的濟南市100多家中小企業中,大部分的企業都采用過內源融資,占總樣本數的47.54%。企業初創期使用創始人的自有資金占比高達80.89%。
(二)銀行方面。
因為中小企業自身條件不達標(人民銀行關于財務流水、經營年限、盈利能力、還款能力、企業征信等各方面的基本標準)、抵押物不充分以及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等原因,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放貸態度變得謹慎。
(三)證券公司方面。
證券公司偏向行業是醫藥、軟件等科技含量高的高新產業。
(四)P2P公司。
現在大部分P2P公司只做純中介,抵押類為主(50%),信用較少,還有一部分不做信用。
(五)小額貸。
小額貸公司一般做抵押貸款,對抵押品有要求,不做純信用貸款。
二、濟南市中小企業問題分析
(一)企業管理體系不完善
據數據顯示,僅有45.16%的企業分設管理領導與管理部門,有16.13%的企業是老板說了算,有12.9%是臨時設了分管部門,雖然有45.16%的企業設了管理領導與管理部門,但是在我們訪談過程中發現,中小企業規模較小、成立時間較短,企業對于融資管理意識不夠,在企業較大問題的解決、發展方向的制定上主要還是以老板為主,老板自己說了算,并沒有專業的管理團隊。
(二)銀行等機構融資條件嚴格
由于在我國銀行資本雄厚,因而當企業資金出現問題時最先考慮的是銀行貸款,但是由于銀行的風控,銀行對企業的財務要求、經營狀況、抵押品等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很多中小微企業并不能達到銀行所要求的標準,為了能夠獲得資金,企業往往要準備很多的資料,而手續繁瑣被認為是貸款困難的首要原因,占比達27.03%。因而并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從銀行手中貸到錢,即使貸到錢也往往與申請的金額不相符。同時,我們國家的銀行幾乎被國有銀行壟斷,民間銀行較小、較少,銀行的業務較少較單一,因而他們在貸款時比較謹慎,審查比較嚴格,風控較嚴格,針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息相對較高,往往與發展較好資金狀況較好的大中型企業合作較多。中小企業融資則相對較難。
(三)金融市場不夠成熟
1.民間借貸。
當企業選擇民間借貸時大部分的原因是造作簡單,不必像銀行貸款一樣準備很多的材料、手續又繁瑣,盡管如此企業還是不會輕易選擇民間借貸的,高利率和聲譽問題都是企業不選擇民間借貸理由,而大多數選擇民間借貸的原因是銀行貸款不能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可以說是一種迫于無奈的選擇。
2.風險投資。
希望獲得或有意向尋求風險投資的企業主要是互聯網領域的企業,但是得到風險投資的企業卻很少。企業沒有通過風險投資來融資主要是因為國內的風投條件較高,自身達不到要求,其次就是我們國家的風投并不是很成熟。
3.資本市場。
根據調查顯示,有31.75%的企業有在新三板市場上市的打算,有6.35%的企業已經上市,有過半的企業表示不想或者還不確定是否要上市。造成這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長久以來,我國針對企業上市審查較為嚴格,而近幾年針對于中小企業上市的新三板、Q板、E板的出現,使中小企業上市變得簡單,但是我國資本市場開放程度并不是很高,很多地方并不完善,同時許多企業對此了解也不多,使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的企業并不多。
(四)政府的政策與中小企業的需求有偏離
近幾年,為了鼓勵中小企業小企業的發展,政府出席了一系列的直接或間接的財政支持,如減免稅,政府貼息,在我們調研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的企業并沒有接受過企業的財政扶持,而接受財政扶持的企業也是針對某些行業。
三、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建議
(一)中小企業需要自我完善
企業首先應建立科學的內部管理體系、加強信用建設,提高企業素質,順應兼并潮流,增強企業的自身行業競爭力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
(二)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
完善中小微企業的融資信用擔保體系,盡快完善有關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擔保、投資等方面的立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細則。建立國家財政的有限補償機制,同時健全股權市場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小川.略論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政府策略[J].2003(6).
作者:胡藝凡 單位:山東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