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提高了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數據信息匹配度。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討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運用優序融資理論進行研究分析,得出的結論認為,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融資渠道及融資需求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關鍵詞】大數據;互聯網金融;中小企業;融資
一、引言
中小企業的發展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情況,中小企業發展是否良好,關系到我國的就業市場穩定,以及財政的稅收收入。而融資是關系到中小企業經營發展,甚至是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社會融資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中小企業融資貸款的獲得率為32.55%,融資成本與大企業相比為2.3:1,這意味著我國中小企業融資貸款的獲得率僅為三成,且融資成本也高于大企業。
二、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1.對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的影響
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根據2016年前后五年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報告顯示,近10年,以股份出讓或轉讓融資、借款及債務擔保式融資及其他融資項進行劃分的中小企業融資結構如下表所示:在近10年當中,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以其他融資為主,包含了企業盈余資產的內源性融資,以及企業創始人或所有人的自有資金融資。其次是借款及債務擔保式融資,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中占比較小的是股份出讓或轉讓融資。從融資結構比例的波動情況來看,2016年,互聯網金融普及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中,股份出讓或轉讓融資占比相比較大。2016年后,我國互聯網金融開始普及,互聯網金融平臺及各大網站陸續上線,并且發展迅速。2016年后,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開始發生變化,股份出讓或轉讓融資的占比在下降,但是借款及債務擔保式融資的比例在上升。至2020年,我國中小企業股份出讓或轉讓融資比例為19.0%,而借款及債務擔保式融資比例為39.5%,借款及債務擔保式融資占比與股份出讓或轉讓融資相比,整整高出了20.5個百分點。從上表中直觀的數據描述中,可以得出初步結論,2016年,我國互聯網金融大量普及后,我國中小企業借款及債務擔保式融資的比例開始提高,從融資的供給與需求來看,我國中小企業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借款及債務擔保式融資的比例開始提高,這樣的轉變有著多重因素的影響,比如,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產生了一定的變化。但更多的仍是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運作模式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國中小企業在2016年后,開始向互聯網金融網站或平臺以借款及債務擔保式的形式進行融資,雖然中小企業也可以股份出讓或者對股份進行質押的形式進行融資,但是我國互聯網金融平臺,尤其是民營資本經營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是對接個體投資者、投資機構與中小企業融資方的信息交換類平臺,對于個體投資者、投資機構而言,由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前景未明,對于財務風險的抵抗能力也較差,因此,不少個體投資者、投資機構對于有資金需求的中小企業,會要求該企業的所有者進行借款及債務擔保式連帶承擔的模式進行融資,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因此,在2016年我國互聯網金融普及后,我國中小企業的借款及債務擔保式融資比例開始提高。
2.對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影響
我國中小企業可以在相應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上發布相應的融資需求信息,通過資信審核,平臺方進行征信審查的方式,利用大數據搜索、關鍵詞匹配技術,將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信息與投資者的投資信息進行匹配,從而幫助中小企業快速匹配到合適的投資者。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與傳統金融模式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對比如下圖所示:如上圖所示,傳統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向外的融資渠道幾乎只有銀行等金融機構一條,但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互聯網金融企業搭建了投融資信息匹配的平臺,通過信息匹配的方式,將投資方與中小企業融資方的信息進行匹配,由此可見,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更廣了,從傳統的單一、集中的銀行等金融機構渠道轉化為更多的、更分散的點對點式的融資渠道。傳統金融時代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是多對點的,即意味著中小企業融資需求較大,但是融資渠道較少。而在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模式中,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呈現出點對點式的特征,即更多的投資信息及資金供給信息被釋放出來了,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可以匹配到更多的投資信息,從而提高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成功率。互聯網融資模式下中小企業需要資金支持時,不再是以自有資金為主,而是有了更多的、更優質的渠道選擇。對外的融資渠道不僅是財務資金的重要來源,也是中小企業對外進行一定的利益捆綁,與外界進行管理、技術交流的最佳機會。
3.對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影響
中小企業不僅融資成本高,融資渠道也較少。互聯網金融時代,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開始有了轉變。有部分中小企業開始有了大額的融資需求。比如,在互聯網金融時代,投資需求被放大了,通過共同投資的形式,個人投資者可以以極小的金額進行投資,某部分投資操盤者開始找項目投資,大企業由于盈利能力強、融資能力也較強,基本不會考慮零散的投資。而中小企業則有所不同,中小企業所需要的正是小額融資。互聯網金融則借助網上支付清算的便利性提高了中小企業融資到賬的效率,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被釋放出來。
三、結語
互聯網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渠道。中小企業可利用互聯網對于資金供給、需求信息對接便利的優勢,在相關的互聯網平臺上發布相應的融資需求信息,或者主動搜索相應的投資方尋找項目信息。通過互聯網平臺的信息對接功能,中小企業可快速匹配相應的資金供給信息,在平臺上與投資人建立聯系,并且可通過平臺的聯系方式與投資人就投資事項交換一定的意見。雙方不必實地見面便可就某些投資信息達成一定的意向,此舉減少了投資方與融資方的交易成本。
參考文獻
[1]王子穎,邱雨豪.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以山東省煙臺市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12):88-90.
[2]王歡.互聯網金融支持背景下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究[J].中國市場,2021(32):50-51.
[3]項華錄.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能力提升路徑[J].質量與市場,2021(20):82-84.
作者:曹銘昊 王蘊潼 徐甜 劉芮伊 邸富旺 單位:渤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