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手機媒體化與廣告傳播的關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受眾范圍廣
我國網民規模達5.64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快速擴大,超過臺式電腦成為上網第一終端。我國手機網民占整體網民的比例已經達到74.5%,而用戶花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時間也在快速增長。智能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手機接入互聯網更為廉價和便捷,手機網民的普及為廣告傳播范圍帶來了無限的上升空間。
1.2便攜性,即時性
在信息社會人們對于傳播的主要需求就是即時性,手機的便攜性和貼身性,讓用戶不用受線纜的牽制,隨時隨地看到媒體機構或其他用戶提供的實時消息、圖片或視頻。極高的數據傳輸速度也為信息傳播的即時性提供了保障,今天的手機用戶無需長時間等待便能快速傳收各類信息。手機作為媒體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接收文字、圖片、聲音等各類信息,實現了用戶與信息的同步。”因此手機的便攜性,即時性是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所望塵莫及的,商業廣告可以隨時透過手機媒體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造成深刻的影響力。
1.3融合多媒體終端
手機是繼電腦之后新的多媒體信息終端,除了傳統的移動通信功能外,今天的手機集合了電視、游戲機、廣播等終端的多元功能。用戶通過手機可完成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的和接收,而且目前我國正在實行電信網、互聯網、廣電網三網融合,技術的整合也為手機媒體的發展帶來契機。另外手機還增添更多的娛樂服務功能。
2更好的利用手機新媒體傳播廣告信息
2.1針對性,分眾定向傳播廣告信息
傳統媒體廣告不明確信息的接受者具體為何人,受眾在面對海量信息時,也必須花費一定時間去選擇其最關注和急需的信息。手機媒體則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媒體廣告信息針對特定人群,信息有專門化特點。由于手機媒體的每個用戶使用的方式各不相同,不同用戶在傳播模式、使用主要功能等方面有明顯區別。廣告傳播者可以有針對性地為目標受眾提供各種個性化的服務,滿足個性化的需求,針對性制定廣告形式,手機廣告步步趨向于一對一營銷的階段,有針對地對客戶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掌控,根據特定群體選擇個性化服務模式,這樣對廣告效果就會起到更好的評估。
2.2廣告形態的更新
手機作為一種雙向傳播的載體,有極強的互動功能,例如網絡游戲、即時通信、博客、論壇、交友等功能,這些功能會推動相關應用的傳播,這種傳播既包括向網民的傳播,也包括向非網民的傳播,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商家可以利用這些傳播渠道,更新廣告方式,有些企業利用手機微博進行品牌傳播,與粉絲經常保持互動,實現溝通的“企業化”。與傳統受眾群體構成不同的是,微博是這一群體的主要聯系紐帶。通過這一紐帶,廣告主可以把握變幻莫測的消費者行為,實現與目標消費者的個體化溝通。
2.3減少手機媒體局限性對廣告的影響
手機體積比其他媒體要小,手機屏幕要比一般媒體終端顯示屏小,這一局限性使得用戶對手機廣告的忍受度要比對其它媒體廣告忍受度要低。有研究機構針對美國手機視頻用戶進行了日志法調研,發現最流行的手機視頻類型音樂視頻,電影預告片和教程類視頻名列前三,搞笑短片、視頻片段,自制視頻在其后。一個字“短”是關鍵!因此手機視頻廣告,傳統的30秒TVC對于1、2分鐘的手機視頻來說是過長了,限制在15秒以內比較合適。而且很多用戶是利用”時間碎片”收看手機內容,手機廣告內容應該具有起自己的特性。
3結語
手機作為廣告信息傳播的終端,它的功能突破了原有單一通訊的局面,成為了新型的廣告傳播工具。手機通信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占據通信業的大半部分。手機的媒體化蘊含著巨大產業潛力,如果手機廣告市場都達到飽和的話,其規模將是互聯網的10倍。手機技術的進步為信息更好地傳播進行了一次次媒體革命,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手機廣告也在現實的網絡和虛擬的網絡中已經根植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人們的生活融為一體。手機廣告的傳播必將在3G技術的普及,4G技術推廣的時代迎接更為輝煌的未來。
作者:鄭亞楠單位: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