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

      【內容摘要】文章基于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的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改革中重點培養光伏新能源產品結構設計人才的目標,在分析新能源產業人才需求背景和人才需求狀況的基礎上,探索人才培養建設中的指導思想、課程體系和內容、改革思路等,以期培養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所需要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戰略性支柱產業;工業設計;新能源

      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是湖北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在“十二五”期間開展實施“湖北省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項目之一。武漢工程大學工業設計專業于2015年成功申請了湖北省實施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在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知識、良好的工業產品造型能力基礎上,重點培養光伏新能源產品結構設計與外形設計相結合、能在光伏新能源產品及相關裝備制造行業從事工業產品設計的應用型人才,探索專業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新模式,該項目已于2017年成功完成績效考核工作。

      一、新能源產業人才需求

      早在2013年,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光伏產品設計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硅等新型材料大力推廣。同時,《意見》支持高等院校和企業聯合培養光伏產業相關專業人才,填補光伏產業的人才需求空缺。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更加凸顯了人才產業鏈的斷裂,高校缺少完善的課程體系,許多專業人員對于光伏產品的基礎知識、工藝制作等缺乏整體認識。湖北省的光伏產業落后于全國其他省市,多數以政府投入項目為主,在產業規模和企業自主發展的長遠規劃上,還需要培養真正高端的技術領軍人才。光伏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應用市場的拓展,更準確地說就是光伏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我們傳統上對光伏產品的定義依舊是沒有光電轉化的簡單太陽能產品,諸如太陽能熱水器。近年來,光伏玩具市場的擴展幾乎成為光伏產品的代表。產品市場的枯竭是光伏產業滯后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重點在于產品開發和設計人員的嚴重匱乏。當今的工業產品,工業設計已經成為主導因素,工業設計師逐漸成為戰略要素,太陽能熱水器和諸多光伏玩具能夠進入千家萬戶的例子說明,現在更加缺乏的不是光伏科技,而是更好的利用現有科技的產品設計,缺少的是光伏產業設計師。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開始大量擴招光伏產品工業設計師,主要在光伏照明、光電建筑一體化等戶外產品領域,并逐步開始向家庭光伏應用市場進發。因此,加強光伏產業資源信息知識的整合、專業知識人才的培養,拓展相關人才數量和結構,是基于戰略性支柱產業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的重點。

      二、共建課程體系和內容

      武漢工程大學工業設計專業基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立足武漢工程大學工科背景,結合全國綜合性大學工業設計類專業人才培養的共同特點,找準未來工業設計類人才市場的需求定位,從多渠道、多角度探索工業設計類專業人才培養的規律、方法和合作機制,研究一套適合綜合性大學工業設計類人才培養特征的合作培養機制和管理體系。基于新能源產業化發展需求與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武漢工程大學工業設計專業通過規范合理的調整程序,借助相應的動態調整機制,重新修訂了2016年人才培養計劃。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方式需要適應國家、社會及市場的要求,加強教學改革,與新能源技術、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車、交通船舶、建工、建材等學科交叉,為行業領域培養新型設計人才,并能全面組織人——產品——市場——社會協同的設計系統,建設適應中國從制造大國走向設計創新大國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專業培養方案的指導思想

      武漢工程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為藝術設計學院全新開設的本科專業,專業培養方案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的教育觀,緊密結合學校由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過渡,探索以大工程為背景的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在制定培養方案時更加注重應用光電子科學與技術教學系統。整體課程設置圍繞基礎理論、專業技能、創新思維三方面來構建完整、合理的知識結構體系。

      (二)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依據

      本次培養方案的制定本著不照搬外校經驗,而要依托學校工科背景、優勢專業以及共享資源的大前提,努力自主形成培養方案。具體依據包括:第一,參照《2012年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與教育部工業設計專業培養人才的基本要求專業培養人才的基本要求及相關精神制定本方案;第二,武漢工程大學《2013年本科專業培養方案修訂原則意見》;第三,參照清華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工科類工業設計及相關專業培養方案;第四,參考武漢工程大學往屆工業設計專業產品設計方向的培養方案。

      (三)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

      第一,對國內高校本專業設置狀況、人才需求情況等進行前期調研;第二,教研室討論會,總結探討以前專業教學培養計劃執行中的問題,總結修改意見;第三,學生座談及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就業期待和學習意愿;第四,在2009、2010、2011、2012各級培養方案基礎上,總結產品類工業設計教學得失,輔助擬定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方向課,形成初稿;第五,討論和修改,由教研室全體教師群策群力對初稿修改完善;第六,多次聘請校外專家對本培養方案進行探討與論證,并通過全院規模的培養方案修訂大會進行不同專業、不同方向教師的相互評價與提議,反復征求各個教師的意見,最終確定課程名稱、課時,安排課程銜接順序,完善此稿。

      (四)人才培養計劃的改革思路

      在課程講授中,注重產品設計造型和結構、材料知識的整合,如在產品設計材料與研究中,加強案例式教學,將成功開發出來的新能源產品作為案例,分析其材料、科技、工藝、結構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拓展學生對現有新興行業的認知,并加強對于企業的參觀考察、快題落地項目的訓練、生產實踐的體驗。如武漢日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太陽能燈具Workshop主題設計(圖1)擴充了學生行業領域的專業知識,并由企業設計師進入課堂進行設計輔導與設計實操,開闊學生的視野,有助其了解行業市場需求。在教學實踐平臺建設上,加強學校與相關企業的聯合,了解企業人才需求的知識結構,通過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的設計與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時得到實踐的檢驗,能夠用系統的方法分析行業領域的市場需求信息、設計價值判斷、技術協同,最終提出設計創新方案,實現創新設計目標。在隊伍建設上,建立理論聯系實踐、創新與工程設計、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在教學方式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建立“自主互動式”和“知識拓展式”教學模式,加強學生課前利用互聯網進行國內外的市場調研,課堂講授中的討論式學習、學生演講式互動進行準確的設計定位,將創新的設計理念和方法運用在設計實踐中,完成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的融會貫通,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集思廣益的設計習慣。學校微特學院網站建設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包括課程改革與建設、課程視頻文件上傳、課程大綱的修訂及上傳、課程歷年試題等都實行網絡化信息管理,讓學生對專業培養目標、專業特色,主要課程信息及就業有進一步的了解。教育信息網絡化管理使物態化技術和智能形態的技術應用于信息化教育中,課程教學及建設更為規范、有序,提高了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獲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改革符合現今教學資源局限下的突破,實現“互聯網+高等教育”的改革。

      三、校企共建

      工業設計專業依托武漢工程大學“大工程”學科背景,以各工科專業為支撐模塊,面向湖北省新能源新興產業和區域內重點產業,培養具備扎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知識、良好的工業產品造型能力,擁有新能源產品結構設計基礎與外形設計專長、能在新能源產品及相關裝備制造行業從事與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技術相關產品設計開發的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本專業畢業生應了解與工業設計相關的工程學科學術前沿信息,特別是新能源產品領域的行業發展動態,能夠推動新能源科技成果轉化與知識產權運用,提供工業設計相關技術服務。學生應在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寬闊的設計知識面的同時,也具備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設計前瞻性,重視科學技術對設計的應用價值。培養計劃將采用3學年基礎理論和設計實踐教學階段、1學年企業在職實習階段的“3+1”模式,把專業理論素質培養和設計實踐素質培養作為學生培養過程中貫穿始終的主線,著重強化學生對于新能源產品形態、材料、結構與環境及其工效關系的研發與創新,強調以最新的能源技術等科技成果為導向,用設計的方式引導用戶生活方式的智慧化進程。積極與武漢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延續工業設計品牌專業建設團隊(校級)的工作基礎,打造武漢工程大學校外實踐實驗公共平臺教學創新團隊。聘請武漢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和設計師擔任客座教授的同時,派青年教師到企業掛職學習鍛煉,改變過去各專業自閉、與企業不交叉和不相往來的教學現狀,有助于培養出高素質、動手能力強的專業人才,補充實踐教學力量的不足。

      四、結語

      湖北省實施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工業設計人才培養計劃是為了適應時代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人才培養改革更為適應企業需求,共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在教師結構、實踐基地建設上雙方共建,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和培養質量監控,從而培養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所需要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闞如良等,基于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旅游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J].三峽大學學報,2014(11).

      [2]李君華,信息時代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藝術教育,2017(9).

      作者:李君華 單位: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人妻av伦理|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亚洲宅男天堂a在线|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乱码 在线| 亚洲欧美乱色情图片| 亚洲 小说区 图片区 都市|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