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隧道工程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基本地質特征
1.1工程地質條件
地基土層主要由人工填土、第四系松散沉積層、以及第四系殘積層組成。土體以人工填土、淤泥質土、粘性土、砂類土多層土體為主。底部隱伏基巖為古近系華涌組(E2h)泥質粉砂巖。
1.2水文地質條件
地下水類型主要有二種類型,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地下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砂類土層中,屬承壓水,地下水埋深淺,水量貧乏,地表水系發育。
在評估區范圍內有4處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地質災害,主要表現為地面產生裂縫、房屋產生裂縫破壞等。
3.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
工程建設可能引發或加劇的地質災害類型有地面沉降和崩塌或滑坡2種。
3.1地面沉降:選取6個鉆孔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中應力面積法計算路基沉降量,公式為s=ψss′=ψsnisioEP1(ziαi-zi-1αi-1)。計算結果為:工程沿線各孔最終沉降量為71.5mm、194.4mm、46.4mm、43.6mm、127.5mm、82.2mm。全線沉降量小,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小,危險性小。
3.2基坑邊坡崩塌或滑坡
隧道基坑開挖深度0.5~11.0m。可用2種方法分析。
3.2.1坡率法
根據《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第八篇第四章邊坡工程中的土質邊坡坡率允許值表,擬建隧道工程基坑開挖U型槽和框架段為垂直開挖,擋土墻部分為1:0.25坡率開挖,均大于其最低坡率允許值,本擬建工程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基坑邊坡不穩定。
3.2.2計算法
根據瑞典條分法,總應力模式計算天然和暴雨工況的邊坡安全系數。計算結果顯示:在K2+180截面的安全系數分別為0.78和0.66,K2+280截面的安全系數分別為0.94和0.76。坑壁不穩定,發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大,此段整體開挖深度較大且局部地段地基有軟土分布,總體評價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和危險性大。K2+180截面的安全系數分別為0.94和0.76,基坑坑壁較不穩定,由于此段開挖深度較小,總體評價其危險性中等。
4.評估結論
預測擬建項目在工程建設及使用過程中,可能引發或遭受的地質災害類型有2種:地面沉降和基坑邊坡崩塌或滑坡。
4.1地面沉降
工程全線沉降量小,發育程度弱,危害程度與危險性均小。
4.2基坑邊坡崩塌或滑坡
工程沿線K1+895~K1+953.472段發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小,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和危險性小;工程K1+953.472~K2+280段發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大,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和危險性大;工程K2+800~K2+379.66段發生崩塌或滑坡的可能性中等,其危害程度中等,危險性中等。
5.工程建議
擬建工程主要為隧道工程,在基坑開挖深度范圍內,坑壁巖土體其自穩性較差,注意采取相應的支護措施,場地緊鄰重要的鐵路及建筑物,須采取措施控制基坑開挖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作者:顏秋實 謝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