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環境育人理念下校園特色文化建設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育人理念下校園特色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環境育人理念下校園特色文化建設

      摘要:高校是育人的重要場所,校園景觀環境凝練著學校人文藝術及自然歷史文化,承載著鑄魂育人的重要使命。景觀營造中融入環境育人理念,提煉高校校園文化內涵,進行景觀環境規劃設計,打造特色文化主題景觀,一方面實現中華優秀文化傳承與發揚,另一方面實現環境文化育人目的。讓校園景觀環境成為文化課堂,探索文化傳承與發揚新途徑,實現以文化人,以景育人。

      關鍵詞:環境育人;校園特色文化;主題景觀

      文化是人類智慧在傳承、創造和發展的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高職院校校園景觀環境作為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的實踐場所,是知識產生和傳播的源泉,校園文化環境發揮著育人的重要功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新一代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1]。研究表明,校園景觀承載的文化精神對學生道德追求與價值取向有重要影響作用,如華南農業大學的《力耕不息》開荒牛雕塑詮釋了華南農業大學學生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的為人品質[2]。

      1文化育人內涵提煉與表達

      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坐落于全球綠色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山水橋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勻市,是貴州省唯一一個3A級研學校園景區、“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都勻毛尖茶手工制作非遺培訓基地”和“士官直招培養基地”。校內山水環繞,綠樹成蔭,自然生態環境優美,人文文化濃郁。如何將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提煉營造校園景觀環境,潛移默化實現環境文化育人目的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現擬著力從學院紅色文化基因育人、工匠精神操守育人、軍旅文化紀律育人、生態文化山水育人、民族文化和諧育人、傳統文化滋養育人、典型標桿示范育人“七個育人”模式出發,提煉文化元素,營造校園環境文化,打造文化景觀。

      1.1紅色文化基因育人

      同志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3]”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景觀環境營造,有利于學生自覺接受紅色文化教育,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深入挖掘黔南州紅色文化資源,將鄧恩銘、冷少農和舒葆初等烈士英雄事跡、甕安“猴場會議”“強渡烏江”戰斗、獨山抗日深河橋遺址等紅色文化提煉融入校園景觀環境營造,打造黔南紅色文化縮影,引導學生學習革命先輩精神,筑牢紅色文化之魂。讓學生在校園景觀中傾聽黔南歷史長歌,感受江界河的天險,憶崢嶸歲月,學黨史、念黨情,堅定信仰,百折不撓,養成敢于犧牲、樂于奉獻的革命精神,實現紅色文化基因育人。

      1.2工匠精神操守育人

      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人格,契合了高校教育的精神特質,特別是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定位[4]。黔南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區域,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巧奪天工的工匠大師,將蠟染蠟畫、銀器、刺繡、剪紙、雕塑等工藝品制作文化引入校園文化景觀營造,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工藝工匠文化,養成刻苦鉆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實現工匠操守育人,培育巧工能手。

      1.3軍旅文化紀律育人

      軍旅文化是軍隊紀律、軍人精神的統稱。黔南職院是教育部命名的貴州省首批唯一“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和“士官直招培養基地”,軍旅文化是學校獨有的文化特色。將軍隊遵紀守規、軍人意志、拼搏擔當的文化精神融入校園環境景觀營造,引導學生以軍事的視角感悟文化、以文化的視角解讀軍事,學習軍隊優良作風,強化紀律教育,錘煉軍魂,鑄造勝利,培育英雄。

      1.4生態文化山水育人

      一山一水,一剛一柔,生態山水文化是大自然最深奧的文化。將校園生態環境打造為“育人工廠”,實現課堂工地化,對高校育人有著重要指導意義。黔南職院校園內山水環繞,植被豐富,郁郁蒼蒼,被譽為“花園式學校”,是貴州省唯一一個3A級研學校園景區。通過生態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厚德載物,和諧共生,實現山水文化育人,讓學生在優美的環境中探求知識,獲得精神愉悅。

      1.5民族文化和諧育人

      民族文化融入校園環境設計是增強大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職業精神的內驅力,是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路徑[5]。學校地處民族文化深厚的地區,萬千學子是一個多民族群體,民族文化多種多樣。將民族語言文字、服飾首飾、工藝品、符號寓意等加以提煉,進行校園環境景觀設計,實現民族文化精神和諧育人。比如通過苗族主題文化景觀體現苗族團結互助、平等和諧民族風范,與人和善、謙敬禮讓的民族性格,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的民族品質,自強不息、不折不撓的民族氣節,讓這些精神品質在新一代青年身上得以傳承和發揚。

      1.6傳統文化滋養育人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國幾千年傳承的瑰寶,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品質內涵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校園景觀設計中發揚傳統文化精神內涵,讓學生能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鑒得失、知興替,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陶冶性情、提高修養,對學生德性修養有著極其重要的實踐意義。如在校園道路命名、建筑命名時使用具有哲理典故的名字,讓學子們能夠從必經之路了解文化精髓,領悟文化之美。

      1.7典型標桿示范育人

      標桿是一面旗幟,是前進的方向和動力。通過校園景觀設計,樹立和宣傳學校標桿、名師標桿、學生標桿,讓師生能夠通過標桿激勵養成拼搏向上的“明星精神”。挖掘文化典型典范設計主題景觀、標志性景觀,樹立典型標桿,榜樣示范,以崇高的內心追求、高尚的情操、優秀的品格和感人的事跡引導師生關注榜樣,學習榜樣,實現典型標桿示范育人。

      2文化景觀育人環境營造

      校園景觀環境包括校園建筑、道路、水體、植物等景觀空間的營造,其文化價值滲透校園每個角落。提煉學校特色文化內涵和文化精神融入校園建筑、道路、景觀節點等的命名,用文學典故、文化寓意、文化精神內涵對校園樓宇、休閑景觀、活動場地進行設計,讓每一處、每一個空間都充滿文化氣息,提升文化水平,塑造文化人格,豐富文化底蘊。將校園景觀變成了教育空間、審美空間與精神空間,通過文化景觀發展教師的文化素養,涵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提升學校教育文化育人的質量。

      2.1紅色文化主題景觀營造

      “紅星廣場”以紅色文化、軍旅文化為主題進行文化景觀營造,提煉貴州“24道拐”抗戰元素,進行特色鋪裝設計。廣場中心設計圓形景觀臺刻上一個個感人的紅色故事,沖破云霄的景觀柱寓意青年學生們是新一代紅色新星。廣場景觀設計展現抗戰的艱難,讓學生感受在困難中磨礪成長的不易,學習紅軍不放棄、堅持不懈、勇于拼搏、克服重重困難取得成功的精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景觀設計,實現立德樹人。

      2.2工匠文化主題景觀營造

      “匠人路”“匠心樓”等景觀設計提煉黔南有名的蠟染蠟畫、銀器、刺繡、剪紙、雕塑等民間工藝元素,以指路牌、故事展示牌的形式打造工匠精神主題景觀,打造文化景觀長廊,讓學生在行走途中受到工匠文化感染,樹立崇敬之心,堅定做“大國工匠”的理想信念。

      2.3軍旅文化主題景觀營造

      芳華廣場主題景觀營造源自軍旅題材電影《芳華》,寓意青年學子美好的青春年華經歷磨礪綻放芬芳。廣場上雕塑小品“行難”生動形象地表達了紅軍過草地的艱辛;樹立的景觀柱上寫滿了一個個震撼人心的革命軍人的故事,公開欄上寫滿了學校“國防教育特色”和“士官直招培養”先進事跡;廣場上每天整齊劃一訓練的軍隊,身著軍裝保衛學校安全和紀律的保衛兵穿行在校園之中,讓學生深刻感受軍旅文化的魅力。

      2.4生態文化主題景觀營造

      生態文化主題景觀以“南湖”為導線,沿路設計景觀木棧道、休閑亭,貫穿牡丹園、櫻花園、茶園、桃園、菊園、梅園等八大園休閑景觀。通過“擬人”和“比德”“象征”和“諧音”手法、詩意的“點景”手法來選配植物,從而體現人的某種品格境界。如梅園提煉梅花高潔淡雅、堅強忠貞、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奮勇當先的精神品質寓意人的德行品格修養。這些生態景觀呈現了學校“海納百川,潤物無聲”的教育精神,優美舒適的生態環境實現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

      2.5民族文化主題景觀營造

      毓秀廣場景觀休閑空間以黔南苗族、布依族、水族等代表性民族文化為主題,提取民族服飾、首飾、建筑材料、圖騰等民族文化元素。如利用布依族服飾藍色與白色繪制的花鳥魚獸圖樣進行地面鋪裝樣式設計。廣場上的景觀臺既作為民族文體活動平臺,又作為民族文化特色展示臺,景觀圖騰柱的設計結合蠟染文化、水書文化等非遺文化,讓整個空間繽紛多彩,實現地域民族文化在校園傳承與發揚。將黔南州典型民族文化融入景觀橋的設計,讓師生了解各民族及其文化精神。

      2.6傳統文化主題景觀營造

      “映雪樓”命名和設計提煉了晉朝御史大夫孫康映雪苦讀的典故,應用典故引導學生克服困難,奮發學習。“知行樓”“知行路”取“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之意,以“崇德尚技,知行合一”校訓文化及陽明文化“至善而導行”的核心理念引導學生提高道德修養與內在涵養,知善而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陽明廣場”以陽明文化為核心,圍繞“知行樓”“學術廳”等建筑,修建陽明雕塑、景觀墻、休閑廊架等,營造環境文化景觀,引導學生學習陽明文化,崇尚道德修煉,知行合一。休閑景觀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傳統文化營造主題景觀,充分展示傳統文化內涵和精神,實現傳統文化滋養育人功能。

      2.7標桿文化主題景觀營造

      在學生宿舍休閑活動區將學校優秀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融入環境景觀設計,如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劉道敏同志身殘志堅,克服重重困難,在游泳運動中打破世界紀錄的精神;各專業學生在專業技能大賽及文體活動中艱苦奮斗、敢于創新的精神。將這些精神融入文化景觀墻、展示牌、景觀小品等設計,打造標桿文化休閑活動空間,樹立先進典型,讓學生熟知并學習身邊優秀榜樣的精神,實現標桿文化育人。

      3結語

      大學校園環境是高校校園精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行為觀念,通過校園文化主題景觀營造,發揚校園文化內涵和教育意義,能夠有效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校園環境育人的最終目的。校園景觀環境作為學校的第一品牌印象,文化景觀的育人作用不可忽視。大學校園的規劃不僅要滿足功能需求,更要注重環境營造體現出濃厚的文化、學術氛圍,讓景觀充滿文化氣息,突出地域特色,展現時代特征。因此,從校園景觀環境育人角度,挖掘校園特色文化內涵,將校園文化結合地域特色文化,在重要區域、節點,創造人文、生態、和諧的人性化文化主題景觀,給廣大師生提供一個文化濃郁、風景優美、特色鮮明、生態良好的校園環境,實現校園環境景觀育人特色。

      參考文獻:

      [1]錢丹.論高校校園景觀環境的文化內涵———以鄭州西亞斯校園為例[J].城市建筑,2020,17(358):159-161.

      [2]程雙紅,王永林,吳春燕.高校校園景觀規劃設計優化措施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9):111-115.

      [3]周金堂.把紅色資源紅色傳統紅色基因利用好發揚好傳承好[J].黨建研究,2017(5):46-48.

      [4]姜漢榮.勢之所趨:工匠精神的時代意義和內涵解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1):10-11.

      [5]何明,黎貝.西南民族大學校園景觀環境建設————以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西校區景觀設計為例[J].現代園藝,2016(02):89-91.

      作者:謝偉  單位: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v无码|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亚洲视频人成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色窝窝亚洲av网|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