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綠色建筑下現代建筑設計創新思維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我國正處于城市化發展的熱潮中,這是建筑設計和建設跨越式發展階段。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綠色建筑應運而生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而建筑師們開始在滿足開發業主需求的前提下,結合高科技、新理念,積極地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創新。為此,論文首先概述了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產生路徑,然后探討了多種建筑設計創新方法并進行了概述,最后結合實例分析了基于綠色建筑視角的現代建筑設計創新思維與應用的具體措施,以期能給綠色建筑設計思維創新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創新思維;應用
1引言
在當前能源和環境危機的背景下,積極推進綠色經濟、節能經濟、循環經濟成為社會大眾的共識,綠色建筑成為現代建筑設計領域圍繞循環經濟進行創新的一種具體表現。而我國因人口、環境等方面的現實問題而實施有別于發達國家的城市發展戰略,建筑創新時需要結合我國建筑開發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不斷的嘗試,才能創造出更加滿足我國業主需求的個性化的建筑成果[1]。建筑行業應當更加重視通過創新來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尤其是現階段對綠色建筑的需求更加迫切,這就需要建筑行業在堅持建筑發展一般規律的同時,積極創新,滿足時展的要求。
2探討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產生的過程
2.1建筑設計創新的準備階段
只有對于創新的客體實施全面的調查研究,才能進行可行性較高的創新。在設計工作的前期準備階段會接觸到可能性空間這個概念,我們將事物發展變化中出現的可能性集合叫做事物的可能性空間。對于建筑設計工作而言,雖然可能性空間會由于外界環境影響而出現變化,但是,設計的可能性空間一定是圍繞創新客體而產生的。創新是多元化的,也是多維度的,但并不等于建筑設計的每一個方面都可以進行創新,因此,設計方案落地施工前,需要對建筑設計創新的可行性進行研究討論,倘若不符合條件或要求,就難以將設計的創新在實際施工中進行應用。
2.2集成化設計
建立多角色的集成化設計模式,需要設立專業的設計組、協調組等,緊緊圍繞設計的質量和內涵開展設計工作,加強與項目建設方、項目業主的協調溝通,并就設計要求等內容征求其意見。當前城市用地緊張,小區一體化設計時,可以采用多學科集成設計方法,通過邀請生物學、建筑結構、設備領域等多個領域及學科的專家在項目設計方案初始等階段就設計方案提出建議,并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定性、定量地進行設計思路和設計方案的驗證,以解決戶型設計中建筑空間的利用效率,提高建筑使用功能性和資源利用率。
2.3設計實施階段
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運用,即設計方案的實施階段,需要進行控制才能達到預期成果。設計方案實施階段就是創造性的落實設計方案的過程,因此在設計方案的實施階段就應當采取必要的控制方法,從而提高建筑設計的創新方法的成功率[2]。當前,建筑設計創新方法控制工具眾多,選擇的工具及應用過程不僅應當符合創新方法實施的主客觀條件,還要兼顧建筑設計的多元化,具體來說,就是先集中從其中一個方面出發,來控制整個創新方案的實施過程,從而保證設計的效果達到預期。
3綠色建筑設計創新思維概述
當前,建筑設計創新方法主要有專業型建筑設計的創新方法、思維型建筑設計的創新方法和交叉性建筑設計的創新方法3種主要類型。在創新進行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建筑設計創新方法的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將會面臨很多問題,因此需要引進更多的理論知識和客觀規律,在進行建筑設計創新的過程中,保證創新設計方向的正確性。
3.1專業型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
結合建筑學領域的專業知識,進行專業型建筑設計的思維重點是基于對于科技類、環境類和意象類等一些基礎方面進行設計的。環境類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重點是要注意結合建筑物的周邊環境進行建筑設計創新,其中具體可以分成自然環境式創新思維和建筑環境式創新思維。科技類的設計思維,著重于利用建筑科技來實現設計創新目標,其中主要有結構式創新思維、設備技術思維等。而結構技術式的創新思維重點是在建筑科技中結合結構技術來進行建筑的設計創新,主要是通過結構上的科學創新表現在建筑科技當中。
3.2邏輯思維類創新思維
邏輯思維類上進行的創新,重點是要借助歸納、演繹等方法,利用邏輯思維方法進行建筑設計的創新。結合邏輯思維的特征,可以將其分成:歸納式思維、演繹式思維、歸納-演繹式思維等,歸納式思維是指在針對較少數量的現象進行比較、分析后,運用歸納方法進行設計思考的形式。通過歸納式思維的運用,讓人們可以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上將個別創新方式上升為統一的創新方法,從而歸納出一般規律。演繹式思維是在一般性建筑設計的基礎上,推斷出個別建筑設計創新的方法。歸納式思維和演繹式思維既存在區別,又相互補充,進而形成一個整體性的邏輯思維模式。
3.3交叉性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
在社會科學類和自然科學類兩個大類中進行相互補充融合的創新思維,需要在研究過程利用不同的方法,從相異的角度來實施設計研究工作[3]。社會科學類創新思維是與建筑設計和社會科學進行交叉運用而形成的設計思維,當然,同樣可以從生態學、社會學、策劃學的角度進行交叉設計研究。自然科學類創新思維是基于建筑設計和自然科學兩者的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建筑設計創新思維,將自然科學中的科學理念融入到建筑的創新設計當中。
4基于綠色建筑視角的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應用實例
4.1工程項目概況
重慶某工程改擴建項目輔助區工程是由1棟辦公樓、1棟公寓樓及其他配套地下車庫組成。總建筑面積28764.33m2。由于施工項目在綠色、環保、節能方面的要求標準較高,因此在進行整個項目的規劃設計階段,對項目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和定位,基于業主對方案的需求,進行了創新設計方案。緊緊圍繞綠色建筑的概念,進行創新設計,通過規劃與設計階段的精細化控制,利用低成本技術實現節能與綠色目標,滿足《重慶市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GBJ50-052—2013)、《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1993)、《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7106—2008)等標準要求,將項目建設成為獲得建筑物綠色建筑設計標識國家綠色建筑一星級。
4.2創新設計思維運用
結合擴建項目業主的需求和項目的實際情況,在設計過程中適當融入新的節能理念,按照設計建筑能耗不大于參照建筑能耗的基本要求,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并結合外界的自然條件進行節能設計規劃。如在設計階段,對于建筑物的室外風環境進行全面的評價,科學分析建筑之間的位置關系對于室外風環境的影響,冬季建筑防風的重點是要有效減少氣流滲透,降低采暖能耗;而夏季與過渡季節則利用自然通風降低建筑空調能耗。在外墻、內墻的設計和施工中,使用玻璃棉、鋼筋混凝土、石灰砂漿等節能材料,并結合各種材料不同的導熱性能確定不同的使用位置;此外,在幕墻氣密性、外窗氣密性、外窗遮陽系數等指標上進行控制,使之滿足節能的標準要求,例如,在外窗遮陽系數指標上,要求供暖空調房間的開間窗墻比大于0.7時,外窗(幕墻)綜合遮陽系數不得大于0.5。在創新設計的細節上著眼,制定科學的節能系數指標,從而使得建筑設計整體上達到節能的要求。
5結語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設計的創新已經成為建筑發展中的必然趨勢。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運用已經為我國建筑業發展開辟了新的領域,也為建筑設計開辟了更多的嶄新空間,為業主提供更多的選擇,在更加個性化地滿足業主需要的同時,也推動著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陶鶯.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J].科技與企業,2015(11):172.
【2】姜征兵,陳要法.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J].建材與裝飾,2015(45):104-105.
【3】劉存發.建筑設計創新新思維研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6):94-95.
作者:黃鶴 單位: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