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本思想在本科教學管理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教學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內容,對高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有著重要作用。高校實施教學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為師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最終實現教育目標。對于本科教學管理而言,堅持以人為本,把對人關懷貫穿始終,始終堅持以人的發展為出發點,以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為本,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化特點,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展現自己,從而實現教育管理的目的,并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如何做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就成為了當今教育學界一個頗值得探討的課題。本文從高校的人本思想管理切入,對我國本科高校教學管理進行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人本思想;本科教學管理;相關問題
0前言
對學校教學過程的管理即為教學管理,教學管理的范圍包括教師、學生、課程內容及設置、教學形式等的,教學管理的目的在于教學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完成教學目標。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因此,這就需要在本科教學管理中,充分尊重師生的個體化獨特性,發揮不同個體的主體地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以社會中的人為研究起點,始終秉持著對人的關懷,體現著豐富的人本思想;而同時,以人為本更是我國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之一。我國本科院校在積極提高學生的專業性素養,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這條學校的生命線的同時,更要充分考慮不同個體的差異性,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遵循人本思想,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學制度,最終才能更好地促進整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1本科院校人本化管理的含義
在建立教學制度的同時,教學內容的事實同樣尤其重要,在尊重教師及學生的個體發展的前提下,不斷滿足學生及教師的基本需求。在本科教學管理中,建立人本化的管理制度,調動學生及教師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積極性,通過對其啟發與鼓勵,最終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既給予了學生充分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真正實現人本性教學管理的意義。
2本科教學中人本化管理制度建立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人本化的制度管理模式逐漸成為高校教學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越來越多的本科院校也都在積極實施人本化的教學管理,人本化的教學管理制度是將師生作為獨立性的個體形式,發揮他們的個性化特點,從而為本科教學管理中人本化的制度內容提供保證,但由于尚在探索初期,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在策劃人本教學管理方案時,教研人員并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本科教學管理中,人本化思想的制度建設的創新性并不強。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1)缺乏對學生個性化發展重視不夠,過分強調教學中的活動,因此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實踐相對較少,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人本化教育理念的建立。(2)從教學管理的角度來看,教學管理目標建立的同時,學校的行政性制度管理作為學校運行的核心主角通常存在嚴重的滯后性。
3關于本科院校教學管理中的人本化制度的探討
3.1在本科教學管理計劃的制定時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
關于人本思想的論述,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就有先哲提出過,普羅塔哥拉的著名論斷“人是萬事萬物的尺度”,從根本上奠定了人在認識中的中心地位。而今天,我們倡導的“以人為本”抑或是“人本思想”,核心意義在于人是一切實踐的目的,人是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計劃是開展教學管理的第一步,堅持人本化教學管理思想要求從教學計劃的制定,到后面的執行以及修訂過程,都需要始終把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高校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也越來越注重人本化思想的體現,越來越重視人的因素,即越來越堅持以學生為根本,創新能力、專業課程教學、技能教育、人文素質教育都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重視,相比以往,還更加注重了學生就業的需求以及與社會是否接軌。對于部分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比如攝影、土木工程等專業,在考慮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以及本專業的就業情況等探索實習模式的創新,通過各種形式提高實習教學管理水平。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根本,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充分考慮學生專業的實際以及學生的就業等因素。
3.2教學管理過程要充分體現
人本思想教學目標的實現與高效合理的教學管理制度息息相關。這是因為只有高效合理的教學管理制度,建立強有力的教學運行機制,才能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能動性。通常,本科教學管理內容涉及教學的方方面面,工作十分繁瑣,然而教學管理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息息相關,在高校中又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在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過程中,要著重研究人的心理以及行為規律,采取更加柔和的處理方式,讓人們更容易接受,把組織意志轉變為人們自覺行動,最終實現管理的目的。因此,在對師生進行人本化管理的前提下,本科院校還需要積極為教學以及各類科研活動創造寬松和諧的學術氛圍,充分發揮人本思想在教學管理實踐中的作用,在此可以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
3.3在留學生群體的教學管理中更要體現人本思想
對于我國國內的大部分高校而言,留學生屬于特殊群體,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在教育理念、文化傳統、語言背景上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在歐美國家,他們的教育理念更傾向于體現個人價值,認為學生對道德標準、是非好壞等,有自己的認知、判斷和選擇的權利。對于學生的管理,主要是創造一種環境,引導學生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對于留學生的教學管理不能一概和國內學生采取同樣的管理方式。“建章立制,使留學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這是教育部原副部長韋鈺在來華留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為確保留學生教學管理工作規范化、正規化,建立嚴格、健全的制度保障就顯得尤其重要。但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應把人本思想作為管理制度的靈魂和基點,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充分尊重留學生的知情權和參與權,以留學生的情感和需要為出發點。(2)是管理制度要人性化,剛柔并濟,切忌過多條條框框;(3)是管理制度要個性化,既要有統一的標準,同時更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品質。將人本思想納入到對留學生的教學管理中,并建立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高校在對留學生的教學管理中也要考慮到不同教育環境下學生思維方式,行為結果的不同,并適當調整現有的管理方法,將人本思想納入到對留學生的教學管理中,并建立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3.4充分發揮各項評估的杠桿作用,以人為本,積極調動師生以及相關教學管理人員的作用
當前,大多數高校仍然將科研成果以及發表文章的數量作為評價教師的標準,而對教學的要求則呈下降趨勢,這就形成了廣大教師不再將教學作為當前的工作要義,高校管理者對教學質量重視程度相應下降的局面,教學隨之越來越被邊緣化了。對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進行評估的目的在于督促其更好地開展教學管理工作,而教學管理首先是為了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其實是為實現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所以,堅持人本化管理思想,尊重學生和教師以及相關教學管理人員,同時還要積極調動他們在本科教學管理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各項評估(考試評估、學科評估、專業評估、實習評估、實驗評估、畢業設計評估等)的杠桿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本科院校人本化教學管理的實施。教學評估的杠桿作用,不僅有利于全面調動教師對教學效果的重要作用的認識,還可充分調動教師及相關管理人員在管理中的作用。發揮教師的教學管理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制定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和評估標準,可實現教學評價的制度化和規范化,與此同時,還可將其與教師的職稱和進修等相關聯。
3.5積極探索學生參與本科教學管理的新模式
學生參與本科教學管理的新模式也即是大學生(在校的學生以及已經畢業的學生)參與到本科教學管理過程中,雖然目前這種模式還處于探索階段,但是作為人本化思想的教學實踐是尤其值得重視的。關于此種模式,聯合國在《二十一世紀高等學校:展望行動世界宣言》就曾指出:“國家和高等院校的決策者應將學生視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參與者。”高校學生可參與的范圍包括教學評估、教學方法以及大學課程設置的改革。通常,教學管理者的工作量大且較為繁雜,因此,學生還可適當參與政策的制定以及部分院校的管理工作,積極探索學生參與本科教學管理的新模式,將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重要信息及時傳達到每位學生,這就體現了堅持人本思想的教學管理模式。因此,針對當前教育模式的不足,我們需要不斷改變已有的本科教學管理模式,從學生和教師以及管理者的需要出發,將人本化思想貫穿始終,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新的管理模式,從使之更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4結論
在現階段本科院校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強化人本教學理念,高校在教學管理中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思想以及教師的管理理念,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此外,更要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員的水平,從而保障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的實施,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為高校教學改革內容的建立提供保證。
參考文獻
[1]胡靜,翟曉芙.以人為本視角下承認教育管理改革建議.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8).
[2]劉春宏,時偉.大學教學管理制度的缺陷與對策.理工高教研究,2008(4).
[3]以人為本的高校高校教學管理探究.中外教育研究,2009(6).
[4]王鴻江.淺談高校教學管理中的人本化問題研究[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2):21.
[5]楊笑琪.馬克思人本思想基本內涵及其當代價值.理論導刊,2009(10).
[6]王青.淺談高校本科教學管理的人本化問題[J],教育與職業,2010(12):25-26.
作者:涂愛愛 單位:武漢大學國際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