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途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計算機運用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需,高校計算機教育也已經成為一項基礎教育學科。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面臨著發展的新機遇——社會需求的增大、計算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新課改下教育得到了普遍的發展等,然而看到機遇的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計算機基礎教育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把握機遇,迎接挑戰。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教育;基礎教育;大眾化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日益成為工作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計算機技術作為為一項21世紀人才的必備技能,成為高校教學的重要基礎課程。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對計算機技術的需求與重視程度提高,為計算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與挑戰。本文旨在針對當前高校機損及基礎教育改革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做出分析,以期為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產生推動作用。
1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面臨的機遇
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是針對諸多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開設的、普及性的計算機課程,意在對計算機知識進行普及。隨著教育政策、社會需求、經濟社會發展等諸多因素的轉變,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改革也呼之欲出,同樣,時代的發展為計算機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強大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教育改革促使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弊端暴露
新課程改革是近年來教育界不斷提出并探索的方向,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新課程改革,隨著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改革取得較大成績、傳統基礎學科通過改革得到了質的飛躍等成績的取得,逐漸將改革的目光投向學前教育與高等教育,全面投向了與社會需求、學生成長息息相關的各個學科。在對高等院校改革的過程中,為計算機基礎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機。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存在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式、師資建設以及學生基礎等問題逐漸暴露,隨著高校擴招而帶來的壓力也被揭示,成為計算機基礎教育發展的全面體檢。計算機教育中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部分也被提出。這些問題的發現與提出,對于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在客觀上促進了教學改革的發展,成為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的催化劑。
1.2社會需求對人才的要求的轉變
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整體需求的整體變化所提供的市場,成為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人才的培養最終是要服務社會的,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與逐漸深入發展,社會需求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漸增多。一方面,由于信息技術與各行業工作的深入融合,各行業對人才都有一定的計算機方面的要求,從基本的辦公軟件的運用到深層的軟件開發,計算機成為人才發展的必備技能,這也要求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質量發生深入的改革;另一方面,由于社會需求的增加,為高校計算機教育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這對于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計算機教學向著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方向做出了推動。
1.3高校經濟實力成為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的保障
高校在近年來的經濟實力都在明顯的加強,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國家對人才重視程度的提高,加大了對高校的投資建設;另一個方面則是高校擴招的加劇,大量人才的涌入也會帶來一定的經費。這些都為計算機室建設、聘請專業計算機人才為師資保障等提供了可能。計算機教育本身就是實踐性的教學科目,只有在實驗室、計算機室能夠充分滿足運用的情況下,才能真正得到發展。經濟實力的加強,對于計算機室建設投入的加大,成為推進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
2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面臨的挑戰
盡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迎來了發展的機遇,但我們也要看到改革中存在的挑戰。發現問題,是我們迎接挑戰、化解難題的前提。筆者根據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計算機基礎教育面臨的挑戰做出如下整理:
2.1高校計算機教育缺乏對學生基礎的關注
在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就是學生的基礎問題。一方面受制于地區經濟發展,學生的計算機基礎存在著地區差異、城鄉差異等,普遍的規律是經濟發達地區學生接觸計算機的時間長、基礎好,經濟較為落后地區則接觸計算機少,發展慢;另一方面,由于受應試教育影響,盡管計算機一直是基礎課程,但并不列入到考試尤其是高考總成績中,因此,學生對于計算機的學習本著興趣至上的原則,接觸不同。且學生在日常接觸中主要的還是利用計算機連接網絡的娛樂功能,其它則了解較少。這些因素造成了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面臨的學生的基礎層次都不相同,“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必然會效率低下。
2.2當前計算機基礎教育缺乏特色
計算機基礎教育更多的是針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的一種普及性教學,許多高校當前將計算機作為公共必修課開展,課程設置也集中在一些基礎辦公軟件的應用上,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實際上是有一定盲目性的。作為公共基礎課計算機課在課時編排上就有限,學生很難感受到計算機課存在的意義。且課程并沒有挖掘或者啟發學生挖掘計算機課程與自己所學專業間的聯系,這些都會造成學生學習的盲目性。
2.3教師隊伍建設仍需加緊
當前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關注度存在著普遍的不足。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所選擇的都是專業計算機院校畢業的學生,專業技術過硬,也正因此,在面對非計算機專業院校的學生時,他們不自覺的專業術語等,都會導致課堂枯燥、師生溝通困難等問題,影響著計算機基礎教育發展。如何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學生能夠接受的教學方式,是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中需要關注到的問題。
2.4對計算機文化的普及
作為普及型課程,計算機基礎課程所要做到的絕不應僅僅是基本辦公軟件的普及,在教學中,教師更要對計算機與人類生產生活如何相融合,計算機如何改變人類生活等做出普及。如在教學中學生除了了解windows系統以及office辦公軟件,對其它軟件全然不知,如果進一步追問是否知道我國的一些辦公軟件,更是滿臉茫然。如何將計算機文化巧妙融入到課程中,是當計算機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的又一挑戰。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面臨改革是發展的必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牢牢把握住發展機遇,并迎接挑戰,打破傳統,推進計算機教育的普及。
參考文獻
[1]耿國華.以計算機思維為指導提升大學文科計算機教學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13,1(5):12—15.
[2]康葉欣.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7(1):85—93.
[3]中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體系2014[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69.
作者:王培屹 單位: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