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計算思維視角下高職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首先介紹了計算機基礎教育在高職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狹隘的高職計算機基礎教育對于高職學生的未來發展中的危害,探討了計算思維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作用,由此引發了對于當前高職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優化和改革。
【關鍵詞】計算思維;高職;基礎教育
1計算思維概念辨析
何為計算機思維?這是本文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筆者認為,計算機思維就是遵循計算機運行方式方法,解決問題,進行系統設計,運行人工智能的一系列包含廣泛的思維方式的綜合。所謂的計算機思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抽象化和自動化。就是說,問題進行抽象,由計算機自動解決。如同人類思維一樣,可以進行一些抽象思維,可以進行包括諸如人像識別、人工仿真等一系列在內抽象運行方式。同時,計算機思維又是自動進行處理的。只要在滿足特定條件下,就能觸發相應的行為,或者經過系統設計,自動實施某種行為。這些都是由計算機自動完成的,不需要外力的介入。計算機思維,是一種遞歸的思維。所有的運行,按部就班地進行,完成一項步驟之后,將其結果作為下一個步驟的運行條件,自動進入到下一個步驟中。在運行過程中,還可以同時運行多項任務,同時處理多種事物,即并行多線程運算。計算機思維,從根本上來說,是人類依托計算機來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計算機運行所需要的程序,就如同人類思考模式一樣,只不過是這種思考模式需要遵循計算機的運行規律,只有通過將人類思維翻譯成計算機能識別的語言,才能真正使計算機運行起來。為了更好地實現這兩者思維之間的轉換,這就需要加強學生的計算思維的鍛煉。
2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工智能在經濟運行中所占據的地位愈加重要,自動化設備異軍突起。在各行各業,幾乎都與計算機或多或少地相關聯。尤其是全國上下都在推進“互聯網+”的戰略,計算機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滲透程度進一步加深。比如,無論在哪里都離不開的話題——電商,其重要基礎就是計算機運用。同時,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勞動力成本日益提高,企業的自動化程度在幾年內得到了快速提升。機器工廠,即只需少部分機器操作和維護人員的,全程自動化作業的工廠,目前在東莞、深圳等地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些全自動的機器設備,無一不是計算機進行操控的。接下來,不懂計算機,將很難適應現代化的機器工廠內的環境,更不用說在里面進行一番作為。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已如同閱讀、寫作一樣成為了最基本的職場技能??梢哉f,不具備良好的計算機基礎,培養出來的技能型人才是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也是不合格的畢業生。
3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存在的問題
在高職教育中,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必修課,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門技能。但是,從目前來看,高職院校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設置也存在著狹隘的“工具論”思維,即把計算機當成是一種工具,把計算機能力作為一項基礎的職業技能來培養,存在短視思維。除了一般的計算機運用外,少有相關思維以及文化方面的教育。與此同時,課程設置上,對于一些課程也是主要以上機操作為主,并且將一些課程濃縮在一起,導致相關的課程設置太過緊密,而且主要側重于實際運用方面。這對于學生來說,是學期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在計算機課程的未來發展上,并沒有相應的銜接課程,只是為其他技能基礎服務。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計算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學生對于計算機的興趣成反相關性,并形成鮮明的對比。職業技能在高職院校中占據有重要地位。高職院校主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光擁有職業技能還不夠,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還需要適當地增加一些未來發展的課程。從這方面來說,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思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
4高職計算機基礎教育優化建議
高職的計算機課程,一般由計算機基礎,學科的計算機運用等方面的課程所組成。當然,高職院校學生最早接觸的還是計算機基礎,而這也是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重要途徑。對于,第一門課程,筆者建議將其更改為計算思維導論。從計算思維的角度開設相關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幫助學生建立起最初的計算思維。
4.1課程的地位、性質和任務計算思維導論,作為高職學生進入學校以來最早接觸到的一門課程,對于他們學習計算機相關文化和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課程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起對計算機的整體感知,這是一門入門級課程。在這門課程中,主要就是講述計算機的發展歷史,計算思維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相應的計算文化,計算機運行基本程序。該課程,主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向學生講述,究竟什么是計算機,計算機以及計算思維將在人類未來的發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4.2課程基本要求
通過一些計算機基礎性課程,要讓學生建立起關于計算機的一些基本概念,懂得運用一些基本的計算思維方法去解決學習中所需要的較為簡單的問題。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計算機的運行的一些基本步驟,并用他們所掌握的計算思維知識,初步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運用。
4.3一些計算機文化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從歷史和現實,以及未來的角度去認識計算機,去了解計算機在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還要增加一些計算機交叉學科方面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在其他的學科中,計算機是如何幫助他們進行優化升級的,計算思維在其他的問題解決過程中,是如何運行的。
4.4教學原則優化
通過基礎性的課程,讓學生建立相關的概念。與目前的基礎類課程相比,計算思維下的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應該增加一些可閱讀性的東西,增加更多的案例,主要從思維的角度來進行剖析,從而得出一般的解決方法。通過經典案例分析,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地樹立計算思維圖。在遇到相關問題時,便會自覺地運用計算思維進行分析和解決。啟發原則也是教學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在基礎類的課程中,增加一些啟發性問題和課程,引導學生進入到計算思維中去。
參考文獻:
[1]美國國家科學基金CPATH計劃2009年項目申報說明[EB/OL].
[2]美國國家科學基金CDI計劃官方網站[EB/OL].
[3]愛因斯坦.相對論[M].周學政等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作者:毛海英 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