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數學有效教學方法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有效教學的意義
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面臨著現實困境:教師與學生負擔過重,教學效益差、效率低。傳統數學教學忽視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忽視了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發展,無論是新課程改革還是學生作為人的發展都迫切需要減負提質,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二、有效教學的內涵
數學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滿足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數學素養的提升。
三、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現行的教學已不是教師單一地傳授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根據課型的不同特點,可以嘗試使用以下方法實施教學:
1.引導發現法
這種方法就是教師根據教材的結構特點以及學生的思想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將教材劃分成一個一個的發現過程,引導學生親自去發現數學的概念、定律、公式以及解題方法等。
2.知識結構單元教學法
把教材按照知識的內在聯系,將教學內容劃分成若干單元進行教學。單元教學法包含四個步驟:(1)自學探究。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分兩種形式進行,屬于講述概念和描述現象的內容可用自學的方式;屬于觀察實驗和推導論證的內容可用探究的方式。(2)重點講授。根據學生自學探究的情況確定重點講授內容,講這個單元的重點與難點,知識的來龍去脈、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和規律性。(3)綜合訓練。讓學生綜合運用自己已掌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靈活地解決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4)總結鞏固。讓學生整理所學的理論、方法和習題,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從而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這種方法教學,可使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同時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會有明顯提高,有利于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
四、數學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高漲,就會激發他們了解和理解數學的需要,激發他們要求掌握數學知識的需要,激發他們要求闡述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需要,學生的學習成就也高。因此,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和信任學生
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間要進行雙向信息交流,這種交流是以信任為基礎,以情感為載體的。教師不僅要做學生智慧與心靈的引路人,又要做關心他們的朋友。不論學習處于何種狀態的學生,他們都希望受到重視和喜歡,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做到尊重、鼓勵學生并和學生保持適度的交流,學生將更容易進入有效學習的狀態。
3.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合作交流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想說、能說、會交流、會合作、會展示,讓學生在互動的氛圍中激活思維、發展能力、培養個性。山東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自主教學模式就體現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特點。
五、數學有效教學的反思
1.數學有效教學的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和好奇心;使學生做到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結合,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善于質疑與反思的精神。
2.數學是思維的科學,數學教育主要是培養人的理性和思維能力。數學有效教學要突出情境中的問題,引起認知沖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3.更加重視學生良好的認知結構以及對知識的深刻理解。過去“雙基”強調形式化的訓練,現在的“四基”更關注知識的背景和應用,重視個體的活動經驗,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注重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活動經驗中歸納演繹數學基本思想。
4.采用多元化評價和發展式評價,做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結果與過程相結合。關注學生對數學過程的體驗和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和知識間的聯系。
作者:高彥平 單位:張家口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