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美術教學的德育研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在繪畫課程中靈活地滲透德育
在中學美術課程教學內容中,繪畫占有很大比例,如素描、色彩、國畫等。在此過程中不僅培養學生表現美的能力,而且可以通過各種形式滲透德育。繪畫內容不同,滲透方式也不一樣。例如:素描課“從心底接觸自然”,本課我讓學生外出寫生,仔細觀察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心靈觸動,初步嘗試運用各種語言進行風景創作,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意識,還培養學生戒驕戒躁的作風;“變遷中的家園”引導學生發現家鄉的美景,表現家鄉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在色彩創作課“多變的顏色”中,通過用顏料調和色彩練習,培養學生做事認真、踏實,互幫互助、講究衛生的好品質。中國畫是我國傳統文化,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無論從工具、材料、技法、表現內容到審美意蘊上都與西方繪畫有很大差別。其風格獨特、意境高雅,“筆墨紙硯”中紙的制造被稱為四大發明之一。以此引導學生進行習作,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優秀燦爛的傳統文化、陶冶情操,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由此可見,學生在繪畫過程中,挖掘了創作潛能,在創作美的同時進行了德育滲透,引導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審美觀去感知,培養學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繪畫力,使其逐步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在工藝課程中有意識地滲透德育
工藝美術與人民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正所謂,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時應用于生活。日常生活和生產建設都不可缺少。在工藝課程中利用制作內容引導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和積極向上、勤勞踏實的生活態度,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例如:《端午節》這課,學生在對端午節民間傳統文化淵源進行了解、探究和繼承的同時學會利用身邊易得材料有創意地制成自己喜愛的端午節用品:彩粽、香包、彩蛋等。像這類中國民間傳統美術,蘊含著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體現,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技藝精湛,風格獨特,為世界罕見。通過實踐和體驗,同學們在親自動手中了解民間藝術,激起對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熱愛,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使他們在潛意識中耳濡目染,打下良好的審美意識基礎,達到美育之目的。在初中美術教材中,工藝課的內容種類很多,有機理制作、版畫制作、樹葉拼貼畫、賀卡制作等,比重也越來越大了,占美術課內容的40%左右。在此過程中,不僅要教給學生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還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如《立線裝飾》,啟發學生發現生活之美,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閑置資源,因材施藝、變廢為寶,提高學生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同時采用小組合作競爭的方法,培養學生間集體合作精神和競爭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因此,工藝課程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在制作工藝的同時受到了德育教育。寓教于情感、娛樂、動手之中,使學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在道德上受到影響。
三、在實踐活動中愉快地滲透教育
美術綜合實踐活動是美術課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使美術教學具有育人功能。我校每月都會舉辦主題活動,如三月份的“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主題活動?;顒有问蕉鄻?,既有“關愛身邊人”的志愿服務活動,又有“雷鋒精神感悟”的小報宣傳、卡片制作。通過繪制一幅幅精美的小報,一張張有創意的賀卡,號召同學們不忘雷鋒精神,不忘奉獻品質,自覺以雷鋒同志為榜樣,爭做奉獻先鋒。同學們真正領悟了雷鋒精神的真諦,將“學雷鋒”滲透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天。再如,舉辦藝術節,利用易拉罐、廢舊報紙、紙箱等生活中的日用品進行再利用和創造,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制作各種妙趣橫生的物品。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生活中的美養成變廢為寶的優秀品質。這樣既深化了活動的主題,又使學生發揮了自己的美術特長。寓教育于活動中,愉快地滲透德育。
四、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我們: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這種無聲的學習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儀容儀表,從不隨便著裝,整潔大方。講課舉止得體,落落大方,做到“語言美”,從不出口臟話。對學生一視同仁,獎罰有理,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注重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這樣做尊重了學生,無形中調動了學生的上進心和積極性,為建立尊師愛生的良好師生關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師作為一個人,也是社會中的一員,對成長中的青少年有極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是精神與精神的感染,是道德與道德的儒化,會影響學生的一生。綜上所述,美育是完美人格得以形成的基礎。教師應該不放過任何一次德育滲透機會,充分利用美術學科特點,采用有效教學教法,充分發揮美術課程的教育功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純潔清澈的心田里,種下美好的種子,開出絢麗的花朵。
作者:王靜潔單位:昆山市婁江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