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課改下的城鄉基礎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師資配備的不平衡。由于在農村教育中普遍存在教師隊伍學歷普遍較低,又加之農村教師的工資較低,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普遍艱苦,因此,不少高校畢業的學生不愿到農村進行教學,致使大量高校畢業的學生涌入城市。而在農村從事教育工作的以年長者居多,農村教師隊伍逐漸老化,使得城市和農村教師差距較大。因此,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就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2、教育經費投入不均由于農村教育受到經濟狀況的影響,不少學校的學習環境條件較差,城市教育的投入和農村教育的投入相差較大。而農殘辦學的經費主要來源于集資籌款,在經費的投入呈現倒金字塔模式,沒有經費作為農村教學的堅實后盾,一些關于學習方面的設備將無法置備齊全,這就使得農村辦學的硬件設施落后于城市教育。
3、學生素質發展不平衡為了能夠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況,農村學校大都通過考試、競賽的方式進行考核,這是農村教育考核的主要模式。在這種條件下,教師往往會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注重課本知識的講授,往往忽略學生心理、能力等價值方面的培養,久而久之,導致農村學生素質的發展出現不平衡的現狀,一旦農村學習好的學生轉入城市學習,極易看到兩者的差距,這與城市教育對學生能力開發存在明顯差距,使得農村學生的能力素質出現明顯不足。
二、城鄉基礎教育失衡的原因
針對城鄉基礎教育失衡,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體制方面、教育經費方面等。城鄉基礎教育失衡將會制約我國社會教育的發展。現針對我國城鄉基礎教育失衡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具體如下。
1.體制方面的原因是導致城鄉基礎教育失衡的一個原因。從很多年前開始,農民的生活一直處于被剝奪狀態,盡管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福利性質,卻始終以城市為優先,這直接導致城市教育和農村教育出現一定差距。從教育系統的內部制度上可以看出,這些制度的設定都是以優先發展城市教育為優先,無形之中擴大了城市教育和農村教育之間的差距。
2.觀念性方面是導致城鄉基礎教育失衡的另一個原因。由于國家經濟實力優先,義務性教育還不能完全做到普及,國家只能夠分清主次,將有限資源投入到重點地區和重要人物之上。
3.由于城市學生的家長從經濟水平還是教育程度都優于農村學生的家長,因此,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長教育起著決定性作用。城市學生的家長注重學生的學習,而農村父母則認為學習沒有什么用處,最終導致不少農村學生直接輟學,或者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輟學,使得城市教育和農村教育之間的差距增大。
三、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措施
根據城鄉教育失衡的現狀和原因,現提出以下措施,進而有效促進城市教育均衡發展。
1、加強教育教學的硬件設備。這主要體現四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加大學校環境的建設,對校園周圍實施進行重新改造,為了節省經費,學校可通過政府投資或者社會募捐的方式籌集資金,盡最大限度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其二是加強并完善學生學習設備的購置。農村學校應堅持以高效、低成本的教育辦學原則,加強并逐漸完善學生學習設備的購置,比如多媒體設備,利用多媒體教育可以有效實現資源的共享,將優秀的教育資源引入到農村本校內部學習,并引以致用,減小城市教學和農村教學的差距。其三要加強對圖書館的修建和整頓。學校可以通過政府撥款資助或從社會得到募捐,提高圖書質量,從而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方便。四是逐漸改善農村學校的課外體育活動的條件。
2、加強農村教師的師資力量。首先,要加強組織教師進行城鄉一體化培訓,加強農村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發展。其次是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機制,對于經濟條件落后的學校要積極幫扶,尤其是對于師資力量、校園設備等,逐漸創設城鄉學校共同發展的新型機制。同時,為了更好解決城鄉教師的師資力量,還要創建教育資源的共享,教師薄弱的學校可以學習具有優秀教育的學校,使城鄉各個學校在競爭中共同發展,互相幫扶,進而促進城鄉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
作者:胡馨心單位: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