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學生和諧人格教育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和諧人格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學生和諧人格教育

      摘要:健康的人格實質上即是和諧的人格,從倫理學角度講即道德的人格。

      關鍵詞:中職學生和諧人格;途徑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職業教育通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各地職業院校在招生規模,專業設置,辦學層次和模式上,都有了長足進步和發展。近期全國職業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隨著各項配套措施和優惠政策的逐步推出和落實,2007年職業學校招生形勢將更趨樂觀,在校生人數也將迅速上升,但毋庸諱言,由于職業教育的特點,學生的參差不齊和生源復雜性令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難度進一步加大。如何在新的形勢下,培養家長放心,企業歡迎,社會需求的合格的中等技能人才擺在了職教管理者面前,本文試從自己工作實際出發,就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的問題,談一點粗淺看法:

      一、健康人格的實質和內涵

      健康的人格從倫理學的角度講即是道德的人格,是指個體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和道德生活意識到自己的道德責任和義務,以及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而自覺地選擇自己做人的范式,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質。道德人格是個體比較穩定內在精神組織系統,支配和決定個體的道德行為,并通過個體的道德行為體現出來,人格是做人的尊嚴價值和品質的總和,體現了人的道德責任和義務以及做人的價值和意義。而健康人格的實質即是和諧的人格,是指人格整體的各個內在要素之間處于協調平衡與統一狀態,和諧的人格,首先意味著在人格中存在著多種構成要素,如感性、理性、非理性等,同時和諧人格還意味著各人體要素處于統一狀態,即人格具有完整性、平衡性。

      二、培養健康人格的意義

      健康人格的培養目標是建構主體性道德人格。主體道德人格是更深層、更基礎的道德主體意識,包括獨立、責任、理性、自為、自由等,是道德選擇和道德踐行中個體的獨立自主與責任自負的理性自覺。

      道德人格建構是道德人格生成機制的內在要求。道德主體意識的生成四一個從外在道德規范的獲得到自律意識的產生,并最后到“自律”與“他律”相統一的過程。柯爾伯格從自我道德發展的角度,對道德意識的生成與發展作過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道德意識生成“階段說”,并被各派人格理論所認可和吸收。道德意識的生成是一個水平遞進的過程是從“自在、他律”狀態,到不完全的“自主交互”狀態,再到已達到“自律”程度的過程。“自律”的道德意識真正確立后就標志著個體化的主體的確立,個體理性自覺的“我行我所應當行”的自律態,并最終形成主體道德人格。

      健康人格建構是當前社會特別是社會中出現的諸多道德問題的現實性要求。在現實道德生活中,隨著社會的發展,道德問題不僅是多元的,而且是多層次的、多元化的,需要人們加以選擇和遵守的道德規范時時處處都有,“選擇的時代”已經來臨,以“自主選擇性”為主體特征的主體性道德人格已成為現實道德生活的召喚。

      三、健康人格的特征

      1、完整性

      健康人格的完整性是指這種人格的各個構成要素充分發揮了各自的作用與功能,得到了較好的體現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也就是完整的人。

      2、平衡性

      健康人格具有平衡性,即人格的各個要素之間具有良好的系統關系,他們良性互促、相互呼應、協調發展、共同提高,在這種人格中,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等方面不會相互分離,而趨向合作,為了達到同一目的,他們會協同發揮作用。和諧人格不是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等要素雜亂無章的簡單累積與拼湊,更不會相互矛盾與沖突,其中任何一個要素對其他要素的發展都會起推動和促進作用。

      總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集感性與理性與一身,熔激情與理智于一爐的完整的人。在這種人身上,既有情感的沖動,又有理性的導引,既富有蓬勃的生命,又有充滿智慧的光芒。

      四、健康人格的培養途徑

      在健康人格的建構中,采用加強感(下轉第112頁)(上接第107頁)性教育,協調理性與非理性教育是一條合理的路徑。感受力是主觀世界通向外界的第一道關口,外界的一切刺激都要通過它到達我們的心靈,人的差別也首先在感受力的強度、深度、廣度上表現出來,在和諧人格中,感性教育無疑有著重要的地位。當今越來越多的教育家呼吁將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結合起來,協調好理性教育與非理性教育的關系實質上是需要兩種教育的彼此滲透與統一,使學生在接收科學的同時,也能接收文化藝術的熏陶,不斷認識自我,完善人格。其具體途徑有:

      (1)閱讀。閱讀是人格發展的基本手段。沒有閱讀就談不上精神的充實與人性的豐富。這里所指的閱讀不僅僅局限于教科書的范疇,而是包含更廣義的閱讀。

      (2)體驗。體驗是主體親歷對象并引起相應的心理變化的活動。中國文化中,無論是儒家的“誠”還是道家的“道”,都是以體驗為特征的。一個活生生的人應該去體驗自然、體驗社會、體驗人生、體驗藝術,減小盲目區。從當前的教育現實來看,就是要打破教科書一統天下的格局,創造條件讓學生去體驗和積累生活經驗。

      (3)交流。交流是指人們在社會人際關系中與他人所發生的聯系、溝通。按照馬克思主義觀點: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交流對和諧人格的建構具有重要作用。因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盲點和不愿意輕易暴露的隱私,通過與別人的交流,我們可以擴大“公開區”,使其他區域變小。在交流中,別人把觀察和了解到的告訴我們,我們可以獲得一個深入認知自我的機會。交流應盡可能地擴大范圍、層次、領域,為和諧人格形成構建一個平臺。

      (4)靜思。每個人都會有內心的痛楚或內疚。要幫助學生排除內心沖突,首先,要主靜,看開人生、淡泊名利。其次,要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順其自然是一種凡事隨緣的平常心態,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失敗的敏感性反應(如恐懼),而把心理能量投注到應該專心去做的事情上,在行動的過程中自得其樂,做到“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總之,健康人格是人的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與載體,職業學校學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僅需要別人的關注,而且也需要別人的支持與點撥。另外,教師的表率作用對學生的言行也具有潛移默化的導向性、感染性和矯正性。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吳康寧教育社會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程振響劉五駒學校管理新視野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王健敏道德學習論〔M〕浙江教育出版社*

      [4]何齊宗和諧人格及其建構的教育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04(3)

      亚洲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成a人片77777群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亚洲色成人四虎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亚洲国产乱码最新视频|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激情|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亚洲精品麻豆av|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