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教育電子政務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教育電子政務是國家電子政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今后一段時期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點,是實現教育管理現代化、拓展服務功能的重要手段和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闡述了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的原則、內容,分析了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現狀,提出了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教育電子政務網絡信息化
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是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迫切需要。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共十六大提出,我國要實現現代化,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充分發揮信息化在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軍事等領域發展的重要作用,走有中國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秶倚畔⒒l展戰略(2006~2020年)》把電子政務建設列為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決定優先推行電子政務行動計劃??偫碓趯θ珖娮诱展ぷ髯剷呐局幸螅涌祀娮诱战ㄔO,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為公眾參與經濟社會活動創造條件。國家教育部高度重視教育電子政務建設工作,頒發了一系列的文件,連續幾年召開了全國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研討會,對教育系統的電子政務建設作了統一部署。
1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的原則
主要包括:①堅持統一規劃,協調發展的原則。教育電子政務在教育部的統一協調下,總體規劃,分層推進,分步實施;②堅持需求主導,應用為主的原則。在教育電子政務建設中,信息網絡是基礎,信息資源是核心,信息技術應用是手段,轉變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是目的,人才、技術、政策法規和標準是保障。重點推進辦公應用系統和教育政務信息資源庫、各級各類學校信息資源庫和各類專門基礎數據庫的建設,盡快發揮效益;③堅持規范標準,資源共享的原則。加強標準規范的制定推廣。優先采用國家標準。在教育信息化的框架下,制定教育行業規范,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2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的內容
主要包括:①教育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建設。參與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建設整合教育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建立教育電子政務信息服務和信息交換網絡體系;②教育電子政務應用平臺建設。建立完善教育管理和服務相關的辦公與信息系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的辦公信息系統和監管系統,開通全國教育視頻會議系統,實施教育電子政務示范工程;③公共電子政務與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推進教育政務公開與信息服務,建立以教育部政府網站為核心的教育公眾信息服務體系,開通部分面向教育系統和社會公眾的網上24h電子辦公服務系統,建設學歷認證系統、考試信息服務系統、就業咨詢與服務系統等一批公共信息服務系統;④教育政務信息資源庫與基礎數據庫建設。建設教育政務信息資源庫和公共的學校信息檢索平臺,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建設教師、學生、財務、設備房產、科研等基礎數據庫以及配套的統計和應用系統,開發利用教育信息資源,為管理、教學和研究服務,部分面向社會服務;⑤完善教育電子政務規范和標準規范。實施國家政務信息標準,在教育信息化規劃的框架下,完善教育管理信息標準、各類學校信息規范、教育信息編碼標準、政務網絡及設備參考標準和視頻會議接入標準等,為全國教育系統信息聯網和政務信息的共享鋪平道路;⑥建立和完善教育系統管理人員的信息化培訓培養機制。采用網絡課件(遠程教育)、專業進修、本地培訓和講座等多種形式,逐步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等開展不同層次的技術培訓。建立一支訓練有素、專業技能過硬、管理水平較高、相對穩定可靠的技術隊伍,保證教育電子政務網絡和應用系統安全正常運轉;⑦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技術支持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研制、采購和配置教育電子政務的網絡信息交換加密和認證系統,建立教育電子政務的應急支援中心和數據備份中心、制定應急技術方案,制訂和完善教育電子政務的法規和保密制度、確保電子政務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研究信息技術支持教育管理和決策的方式方法,為領導和業務部門提供決策分析、數據抽樣調查和數據與信息挖掘等專業的支持和服務。
3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的現狀
主要包括:①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傳輸網(CEBsat)不斷升級擴容,成為我國重要的主干網;省市教育網絡建設發展較快,各級各類校園網建設全面鋪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初見成效。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和逐步完善,為加速教育電子政務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網絡基礎和物質條件;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進展明顯,與此同時,一大批功能性強、特色突出的專業網站陸續建成。據統計,目前各地、各高校陸續建立的學生就業服務網多達300多個,每年數百萬高校畢業生求職信息和各類用人單位招聘信息,開展畢業生信息和用人單位職位信息查詢。這些公共信息服務系統為學校師生和社會公眾提供了大量專業服務,社會效益顯著,標志著教育行政部門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又邁出了重要步伐;③應用系統建設全面展開?!笆濉逼陂g,教育系統大力推進辦公自動化和業務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得到迅速發展。在教育部信息中心及有關部門的組織下,建立了全國高校大型儀器設備使用計劃信息系統,實現了設備共享,提高了設備利用率;④初步形成了一支穩定的專業技術隊伍,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多年來,從事教育電子政務的同志們開拓進取、無私奉獻、勤奮工作,為適應工作的需要,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為教育電子政務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教育電子政務建設與發達國家相比、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比、與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現信息化的目標要求相比、與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需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單位對推進教育電子政務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措施不夠有力,教育電子政務建設在城鄉間、區域間、學校間發展還不平衡;二是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的體制機制不健全,一些單位存在部門職責不清,條塊分割,統籌協調困難,信息溝通不暢等問題。信息安全體系還不完備,信息安全保密制度還不完善;三是政務信息資源總體缺乏,標準化程度低,整合與共享難度大。權威統計信息結構性缺失,尤其是教育信息化領域相關統計信息缺失;四是公共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存在重建設、輕運用的傾向,公共服務的總體水平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對教育信息服務的需求。這些問題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決。
4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的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統籌規劃。教育電子政務建設必須按照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決策,統籌規劃,統一部署,分步實施。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制定總體規劃。教育部辦公廳負責協調,組織制定實施方案和推動落實。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負責具體實施和技術支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在本級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領導下,由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信息中心等技術部門具體實施。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教育電子政務建設。
(2)整合資源,互連互通。要利用國家政務網絡平臺,使用國家信息交換標準,實現與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文件信息交換。充分利用已有的設施設備,實現與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省市教育網、校園網、遠程教育、“校校通”工程等軟硬件資源基礎上的電子政務應用整合和信息共享。要逐步規范業務流程,將工作重點放在加快電子政務的應用和資源建設上。
(3)示范帶動,分步實施。教育電子政務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教育系統各級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教育部將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系統的建設和應用開發,在全國選擇不同地區和不同類型的部門、學校進行試點,通過實施具有基礎性和全局性的示范項目,推動教育電子政務建設。
(4)多方投入,確保建設。教育電子政務建設所需資金,采用中央和地方分擔的做法。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及所屬學校的電子政務所需資金,由各地財政解決。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保證教育電子政務建設和應用工作的順利開展。要多渠道籌措資金,開展融資、租賃等方式建設教育電子政務。對部分服務性業務可以實行合作等形式,加快建設步伐。
要保證政務信息系統的運行維護經費,合理確定和提高應用軟件的投資比重。要組織研究教育電子政務的績效評估機制,對教育電子政務應用進行評估。
(5)強化服務,加強培訓。教育電子政務是溝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與社會公眾的重要手段。要切實轉變觀念,強化信息服務的意識,增加網上業務,將為社會的信息服務作為電子政務的重點之一,推動政務規范和政務公開。
要加強教育電子政務技術隊伍的建設和教育教學管理人員電子政務信息化應用能力的培訓工作,提高教育教學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和應用水平,為全面推進教育電子政務,實行網上辦公,提高工作效率奠定基礎。把信息化技術和電子政務納入干部職工培訓計劃,并作為重要培訓內容加以全面普及提高。同時,要通過網絡課件(遠程教育)、本地培訓、講座、專業進修、脫產培訓等多種形式,提高教育電子政務從業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高、專業技能過硬、數量足夠、相對穩定的電子政務專業和管理隊伍,為教育電子政務的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技術保障。
(6)完善制度,保障安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國家保密局的安全管理要求,制訂和完善教育電子政務建設中的法規制度和安全保密措施,落實安全保密工作責任制。辦公自動化等重要業務必須依托本單位信息技術部門和人員建設和管理。
要建立并完善教育電子政務的信息安全技術保障系統。采用國家有關部門審核認定的加密和電子認證技術,確保信息和網絡運行安全。要建立數據備份系統,確保政務系統的快速恢復和可靠運行。嚴格執行上網信息審核制度,規范上網信息工作,確保網站的信息全面、準確、及時、實用。特別是要加強網上互動內容的監管,確保信息安全。
5結語
教育的戰略作用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要求教育部門利用網絡加大政務、校務公開的力度,增強教育政策和舉措的透明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接受和使用教育政務信息的廣泛需求。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的作用具體體現在:利用網絡內容快速更新的特點,為學校師生和公眾提供及時、全面、動態的服務,實現信息共享;利用網絡的公開性,加大教育電子政務和校務活動的透明度,提高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公信力;利用網絡的互動性,使學校師生和公眾積極參政議政,對教育教學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和批評,使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樹立勤政、廉潔、務實、高效的良好形象。
教育電子政務建設是一項技術性很強,要求很高的工作,同時也是影響重大、意義深遠的工作。教育電子政務的核心和關鍵是應用,要“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我們要加大教育電子政務系統建設和應用開發工作的力度,通過教育系統的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團結合作,到2010年初步建成以教育應用為核心內容、覆蓋全國教育基本單位的教育電子政務體系,促進教育電子政務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安宏,曾德華,高學東等.我國教育電子政務建設應用水平調查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8)
2鄭樹山.戰略重點,加速教育電子政務建設[N].光明日報,2006-06-21
3陳厚峰.教育電子政務建設之我見[J].計算機教育,2004(10)
4李燁陽.淺談高校電子政務建設[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3)
5王長全.高校電子政務系統建設與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