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理工類和藝術類設計專業學生差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從“理工類”與“藝術類”這兩方面分析了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存在的弊端和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特點,對于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了一些自己的見解。
一、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現狀
(一)“理工類”與“藝術類”教學模式的差異
藝術設計作為一門多學科交叉性的綜合性專業面臨著這樣一種困境——“理工類”與“藝術類”學生的知識缺陷以及思維方式的差異。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國長期的中學文理分科教學的模式導致理科學生長于邏輯推理而缺乏必要的創新能力;而文科的學生雖然長于形象思維能力及實踐創新但缺乏必要的數理常識。
同時,師資結構也是存在差異的,各個學校的側重點不同。而且“理工類”與“藝術類”學生的知識缺陷以及思維方式的差異必然會造成他們對于老師教學的不適應。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這種創新能力在以后藝術設計學上的應用有著很大的弊端。
(二)藝術設計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藝術設計(理工類)的理論課過多
對于理工類的藝術設計的學生,專業課在必修課的比例中占了不到百分之二十。而其中能算得上實踐的課少之又少。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讓他們自己親身體會,總結其中的規律,深入思考,并在其過程中去設計、去創新更能學到知識。
二、藝術設計學生學習現狀
我把藝術設計學生的現狀分“理工類”和“藝術類”兩種狀況來分析。
(一)“藝術類”藝術設計學生學習現狀
藝術類學生因為長期受藝術的熏陶,所以突出感性思維。他們形象思維能力很好。但是,文化課的知識相對薄弱,所以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相對缺乏一些。在設計上體現在,外觀一般都很好看,有特色,但是沒有考慮過工藝問題,一般比較難應用于實踐,或是成本過高。
(二)“理工類”藝術設計學生學習現狀
1、理工類藝術設計學生理論性較強而實踐活動能力不強。
理工類學生一般文化基礎相當好,但是缺乏實踐,甚至于已經失去了自主動手的能力。所以,他們一般都思維模式固定,動手能力不高,自主創新最多也只是紙上談兵。
2、理工類藝術設計學生理性較強但思想不夠活躍。
理工類學生一般都邏輯性很強,但因此被一些條條框框給限定住了。但是藝術設計不光需要理性的知識,有時候也需要豐富的想像。從豐富的想象中抽離出有用的部分去創新,而這些正是理工類學生缺少的。
三、針對以上現狀提出解決辦法
(一)如何解決“理工類”與“藝術類”教學差異,提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美國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認為,制約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主要因素應該是教學方法的問題,不同的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樣。教學中不給學生特定內容,而是培養他們獨立思考、批判思維的能力,嚴密分析的能力,從不同視角看問題的能力,這種教育對社會的貢獻最大。
“理工類”與“藝術類”的教學模式的差異正是由于不同的教學方法形成的。這是已有的現狀。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從教學方法入手。如果我們像萊文說的。更多地培養學生們的獨立思考、批判思維、嚴密分析、從不同視角看問題的能力,也許可以緩解這個問題。在大學,學生們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但他們更多的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更需要知道如何自主地思考,擴展思維,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自主創新能力。我們可以把“理工類”與“藝術類”學生放在一起培養教學。這樣也可以讓他們互相了解自己之不足、互相學習、互相促進。“藝術類”學生可以開闊“理工類”學生的思維,“理工類”學生可以讓“藝術類”學生的思考更有條理。這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二)倡導師生參與教學管理
一是讓教師加入對學生的管理。可以讓老師當班主任,以便時時了解學生的狀況,知道自己的教學有哪方面的不足,加以改進。而對于學生,有了老師的管理和提點,對于主動地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自主的學習和思考都有好處。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去引導。
二是讓學生自己加入對于學生的管理。學生們自己最知道他們不足的方面,可以根據反饋的信息進行局部調整。而且,學生們進行管理,通過學生自己組織一些活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開闊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的創新能力,營造自主學習創新的氛圍,讓學生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實踐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
(三)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發散思維是指根據已有信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求多樣性答案的一種思維形式,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創新性,具體來講,就是在設計的時候思維朝多方向擴散,提出各種可能的設想、得出多種方案。如我們在設計一個手柄的時候考慮其各種手握的方式,再對握法作進一步分析,定下外型,最后做出模型,通過這樣的學習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創新能力
鼓勵、指導學生大膽、靈活地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頭腦風暴等方法,或者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啟發思路,以實現解決實際問題與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機統一。
我們可以讓同學們自己去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實際設計問題,并想出解決方法。如日常中有哪些不好的設計,如何去改進。為什么有些門人們不知道如何打開,從而出現被困住的尷尬狀況。
當然,改進的方法不止一種,要引導同學們想多種方案,并綜合各種狀況,選擇最適用的。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往往就會不自覺中提高其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一定要落實到實處。藝術設計專業是需要創新的。讓學生們自己去動、去想、大膽的嘗試,學生的興趣、愛好才能得以發展,個性特長、創造性才能真正獲得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