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師對學生情感教育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情感教育要寓德于教,要言傳身教,教師對學生要傾注熱情和關愛,善于運用教師的人格魅力達成師生間的信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淵博的學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是一個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有心人。具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和行動,把學習作為教師職業生涯的一種基本生活方式和發展要求,堅持不懈地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和學科知識。面對信息社會的挑戰,博采眾長,融會貫通;學習最有價值、最具代表性、最能促進自己專業發展的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使自己成為會學習的人,內涵更加豐富,知識更加淵博,是“經師”與“人師”的統一。
在教學中始終用勝不驕、敗不餒的形象去感召學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困難面前,是當之無愧的強者;會反思,并從反思中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馬克思說:“性格是環境的產物”。學生成長于這樣的教師所形成的環境,受益終身。
教學中,以積極進取的態度,樸實大度的作風,生動有趣的講課,不斷完善著民主、平等、愉悅和諧的學習氣氛,恰當地掌握講授的最佳精度和練習的有效分布。結合學生年齡階段的特點,將每個班級分成十人一組,自由組合,推選出大家滿意的、成績較好的組長。組長負責任務的分配、組織交流。發現問題,合作交流、討論解決,由掌握好的帶動掌握差些的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共同進步。每節課講授上做到少而精,留給學生更多彈性的時間,自由的發展。每節課任務的不同,爭創最好的小組,驅動著各組學習的熱情,主動探索的激情。特級教師于漪在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時曾說:“教學語言要做到除了知識培養,語言技能之外還必須傾注充沛、真摯的感情。感動于衷而言溢于表,只有對所教學科,所教對象傾注滿腔熱情,教學語言才能充分顯示其生命力,熠熠光彩,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受到強烈的感染。”
情感是一種力量,具有激發學生求知欲的功能和心理催化作用。師愛就是這種情感的具體體現,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師的天職,是一種具有偉大意義的情感活動。教師能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傾注更大的熱情和更多的關愛是檢驗一位教師師德好壞的重要標準。將情感教育融于學生的教育之中,就要求教師深入細致的了解學生,真心實意的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曉之以理”,又要“動之以情”。也就是說,對他們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相互諒解,使他們感到不僅是他們的教師,同時又是他們的朋友。只有這樣,他們才愿意和教師進行思想交流,對教師敞開心扉傾吐心聲,教師才能及時掌握他們學習、生活和思想活動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教育。反之,沒有信任的教育就如沒有溝通的橋梁,更談不上教育的效果了。
二、教師對學生要做出合理的評價,重視過程性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應遵循哲學中發展的觀點,用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每一位學生在教師的教導之下都會朝好的方面發展,雖然短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當學生在學習上出現問題,對學習失去信心時,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的方法,對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發現亮點,激其斗志,鼓其信心,相信通過長期的努力一定會有進步。
在新課程實驗中,過程性評價得到大力提倡,所以對學生的評價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不能因為學生的一次失敗而否定學生,教師要看到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體現,尤其要關注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平時作業和測試的情況,對學生做出積極評價。細致的批改、積極的評價會影響著學生對學習的態度。當學生發現教師對自己的作業評價得如此詳細時,就會生出感激之情,從而對學習更加有興趣。
三、激發學生的自信,共享共創,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學生一旦失去自信心,也就失去了學習動力,所以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對表現好的,別忘了用“很好!好極了!”;對表現一般的,也可用“好、不錯”來表揚,讓他們品味成功的歡樂和喜悅,培養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對表現欠佳的,切不可加以斥責或冷嘲熱諷,可以用“別緊張”、“再試一次”、“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這類鼓勵性的話,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也在不斷進步。如果教師能夠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長期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后進生),學生就能較快形成積極的情感,教學效果就一定能夠提高。
共享共創體現了師生關系的動態性和創造性,是師生關系的最高層次。真正走到學生中間,營造一種和學生“等高”的平等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里率真地坦露他的一切,與學生共同體驗和分享教學中的歡樂、成功、失望與不安,相互啟發共同進步?!坝H其師,信其道”,教師作為“平等的首席”,與學生一起共享知識和經驗,理解和智慧,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不再有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遺憾,體驗到了自己專業的進步和自我實現的幸福。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傾注熱情,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激發自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勇敢的付諸實踐,讓他們不斷以自信的心態、進步的愿望,自覺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努力提高成績,增強綜合素質,爭取成功,形成積極的情感。只有這樣,教學才能夠更好的為學生的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