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剖宮產產婦康復健康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5月擇期剖宮產產婦100例,排除產科合并癥的發生,新生兒為正常足月兒,Apgar評分8~10分。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50例,年齡19~38歲,平均28.3歲;孕周37+3周~41+2周,平均39+5周;10例為經產婦,40例為初產婦。對照組50例,年齡20~43歲,平均26.9歲;孕周37周~41+2周,平均39+4周;9例為經產婦,41例為初產婦。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依據傳統剖宮產護理常規及遵醫囑給予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入院宣教,術前宣教,術后飲食活動指導,管道護理,安全防范,新生兒護理,乳房護理,母乳喂養,出院指導。觀察組在常規健康教育基礎上,重視家屬對促進產婦康復的作用,依據產婦及陪護家屬的文化程度,社會背景,家庭經濟狀況等,由責任護士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案:①明確產婦及其家屬的教育需求;②確立產婦及其家屬的教育目標;③選擇適合的教育方法;④貫徹執行制定的教育計劃;⑤評價教育效果。合理安排健康教育的內容,順序及側重點,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宣教方式采用講解,示范,文字方式,視頻,圖片等。宣教內容具體如下:
1.2.1入院當日:熱情接待,告知病區環境制度。告知入院常規檢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項。發放宣傳冊。收集產婦資料,全面評估產婦。了解產婦及陪護家屬的生理、心理、社會狀況,解決孕婦生活上的基本需要,觀察產程,監測胎心胎動。
1.2.2術前第一日: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及需求。評估用藥史,既往史,皮膚情況,對手術及麻醉的認知程度。告知術前禁食禁水,用藥的目的;告知產婦及新生兒用物的準備;告知手術流程(手術前6~8h禁食、禁水,當日晨備皮,按醫囑手術時間送產婦入手術室,手術室護士核對交接后予術前置尿管,麻醉師評估溝通后予麻醉藥物的使用,手術時間一般約1h左右,術后返回病房);告知產婦及家屬術后飲食,活動,母乳喂養知識。減輕產婦的焦慮情緒,并可避免家屬在術后面對產婦和新生兒出現手足無措情況。
1.2.3手術當日:核查術前準備情況。安慰鼓勵產婦,與家屬一起陪伴送入手術室,與手術室護士詳細交接班,交代家屬準備好產婦與新生兒的生活物品如護理墊,大小毛巾,盆等。鋪麻醉床,備好心電監護儀,沙袋,必要時備氧氣裝置。術畢熱情迎接產婦及新生兒。親切與產婦交流,告知母兒平安,詢問產婦感受,評估產婦身心情況。遵醫囑監測生命體征,氧飽和度,觀察宮底高度,惡露,尿量及管道是否在位通暢。評估新生兒全身情況,執行早吸吮并告知其意義,請產婦與陪護家屬安靜聽取手術后注意事項。重點選擇接受能力較強的家屬,與產婦(清醒精神狀態良好時)進行有條理地宣教。①告知產婦管道(靜脈通道,尿管)避免扭曲滑脫;②告知產婦切口加壓沙袋的目的,講解正常惡露與產后出血的區別;③囑家屬勤按摩產婦雙腿避免靜脈栓塞的發生;④告知術后6h禁食、禁水,平臥位的意義。6h后可進食米湯、魚湯、水等清淡流質飲食,適當攝鹽,避免易脹氣飲食如牛奶、豆漿;⑤告知手術6h后翻身的意義;⑥宣教母乳喂養知識及新生兒護理知識;⑦指導產婦與新生兒同步休息;⑧按護理級別巡視病房時階段性評估宣教效果,并根據產婦及家屬的知識掌握情況反復有重點地強化宣教內容。
1.2.4術后第一日:評估產婦的皮膚,子宮收縮,乳汁分泌,心理狀況。通過溝通了解產婦及家屬有無護理知識上的不足并給予針對性指導宣教,告知產婦下床活動及自主排尿的意義并鼓勵其盡早下床排尿。強調少食多餐,肛門排氣后可進食稀飯,面條等半流質食物,觀察新生兒吸吮情況,協助督促母乳喂養。
1.2.5術后第2~5日:宣教乳房保健知識,做好產后康復,給予出院指導。調查產婦需求滿足程度,評價健康教育效果。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產婦健康教育后健康宣教知識合格情況。內容包括產婦遵醫行為,焦慮發生率;24h內下床活動,自主排尿,肛門排氣情況;母乳喂養率;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率;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產婦健康宣教知識合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產婦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常規的健康教育內容過多,目標及重點不明確,產婦及家屬尚未進入角色,面對過多的宣教內容大部分產婦及家屬無法及時理解接受,嚴重者甚至可導致產婦的焦慮,抑郁心理。此外,由于家庭環境因素,產婦多為獨生女,對父母依賴性強,對產婦及新生兒的照顧更多的是老年家屬。而老年家屬大多存在民間傳統的錯誤觀念,不愿意接受科學的護理理念。因此,影響教育效果。相關調查表明,有24.7%的患者認為健康教育時機不當,17.8%認為方法不當,95.5%認為內容不夠詳細。而針對性健康教育重視家屬對促進產婦康復的作用,依據產婦及陪護家屬的文化程度,社會背景,家庭經濟狀況等,制定個性化的教育方案,合理安排健康教育的內容,順序及側重點。有效地提高了護理質量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而促進了產婦的康復。
作者:熊娟陳紅霞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婦幼保健醫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