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產科優質護理健康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進行產檢和生產的初產婦200例,隨機進行分組。常規組100例,年齡22~38歲,平均(29.50±1.50)歲。文化程度初中至研究生。試驗組100例,年齡23~39歲,平均(29.50±2.00)歲。文化程度初中至研究生。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和文化程度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干預方法
①常規組100例進行常規的優質護理服務,依據患者情況均給予傳統的產科護理干預措施;試驗組100例進行系統化個性化圍生期健康教育配合產科優質護理服務。
②制定孕產婦健康教育臨床路徑,規定各階段健康教育內容、方式及各種護理問題的干預措施,并將護理程序的五個步驟(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應用于健康教育中。護士與患者充分交流,對患者的情況進行準確的評價,并進行詳細的記錄和分析,制定護理干預措施。根據孕產婦的特點、需求反復進行講解、評估、教育,不斷修訂健康教育計劃,將健康教育貫穿于孕晚期直至產褥期。
③各階段健康教育內容:孕期營養與運動、體重控制方法、母乳喂養知識、產房環境介紹、模擬產程演示、產前心理疏導、待產注意事項、入院須知、利于自然分娩的孕期準備、孕期合并癥護理要點、剖宮產的術前準備等;臨產后導樂助產士講解產程過程,產程中飲食與休息,指導緩解產痛的方法、用力技巧、陪產家屬支持方法;分娩后講解并協助早開奶,早吸吮,皮膚接觸,講解產后生理變化和注意事項,飲食與運動,促進子宮復舊的方法,產后康復操。講解新生兒護理知識,沐浴、撫觸、喂養和觀察評估,新生兒安全須知,疫苗接種。指導母乳喂養,乳房護理,出院后護理問題咨詢求助方式;產婦出院后電話或上門隨訪,指導坐月子的注意事項,傷口護理,喂養指導等。
1.3評價方法
患者滿意度采用天津市護理質控中心2013版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100分;母嬰健康知識知曉率采用自行設計的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知曉率調查表,內容包括產褥期生理變化,產后康復,飲食和休息,新生兒生理和新生兒護理技巧,母乳喂養或人工喂養,新生兒預防接種等方面,總分100分。以上兩種問卷均發放200份,回收有效問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0%。自然分娩率、合并癥發生比例、母乳喂養成功率,以實際發生百分比進行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分析選用SPSS11.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患者滿意度、自然分娩率、合并癥發生比例、母嬰健康知識知曉率、母乳喂養成功率均顯著優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沒有不良事件發生。
3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護理效果。對于孕產婦和新生兒這一特殊群體,樹立健康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巧,是重要和必要的。健康教育臨床路徑,規范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時間節點,避免不必要的教育和遺漏,使健康教育更加連續、全面、及時。通過學習孕產期生理和保健知識,孕產婦了解了自身及新生兒的情況,提高了對護理活動的參與度和依從性,保證健康教育和護理措施有效。在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護士與患者充分溝通增加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和認同感,調動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出院后的訪視,使健康教育從醫院走向家庭和社會,彌補了居家休養的產婦信息需求的不足,延伸了護理服務。系統化個性化的健康教育使得健康教育有計劃性、預見性、時效性和針對性,使每位孕產婦都能得到連續、完整的健康教育,促進醫療護理質量提高,對產科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起到幫助和促進作用。
作者:李棣單位:天津市河北區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