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時代高職院科技人才現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高職院科技人才的主力軍高職院教師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頗具個性的學生隊伍,日益增多的教學工作,日新月異的教學建設,勞心勞力的科研任務以及種類繁多的教學評價。面對這樣的挑戰,高職院教師如何能夠不忘初心,保持對工作的熱愛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教師;現狀
1高職院校教學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現代化和城市化經濟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高職院校數量猛增。目前,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從事生產營銷管理服務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技能人才。這也要求高職教師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和全面素質,然而隨著社會發展和高職院校改革,高職院教師遇到的種種問題也暴露出來。
2高職院教師面臨的教學問題
首先,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發現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存在一些普遍現象:由高職教育規模擴大帶來的學生生源結構多樣化,生源結構的復雜性又會引起學生在學習習慣,自我約束以及生活管理等方面的差異性,從而帶來教學管理上的難度。其中突出的情況是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這些學生都是90后的年輕人,他們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大部分學生受到了長期的家庭教育和社會風氣影響很多都以自我為中心,有的學生嚴重些的還有自私、懶散、霸道等個性。還有的學生對高職院校缺乏認識,對專業也存在敷衍和抵觸的心理,在專業學習上不肯下功夫,不肯用心。作為教師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幫助學生克服性格缺點,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引起他們對專業知識的重視。而這些是我們每一個高職院校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難題。此外,高職學生的特點還體現在他們所面臨的除了學業上的困擾之外,還有更多的情感,職業和社交方面的焦慮。這些焦慮大多數來自于家庭和社會。由于社會上對高職的認識還有誤區,有的還會將高職教育混同于職高教育,導致學生對高職教育不夠理解和自信。有的家庭本身在專業定位上存在誤區,導致學生對所學專業的就業情況存在偏見和疑慮。這些都成為當今高職教師不可回避也應及時解決的問題。可以看出目前高職教育對高職教師的要求既要能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又能指導專業實踐,還要能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另外還要具備諸如心理疏導,情感寬慰以及人文關懷等多方面能力。這意味著高職學校對教師綜合素質的要求將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3高職院教師面臨的科研問題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開展科研工作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對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高職院校的科研工作起步不久,在這條道路上高職院教師也在摸索著前進。不得不承認,由于學校的辦學層次,功能等原因,高職院校的課程開發能力和科研水平相對薄弱,科研氣氛不太濃厚,科研觀念不太強烈,大多數高職院教師缺乏進行科研的項目經費和實驗場所,很多專業也沒有開發適合本校具有本專業特點的校本教材。還有時候,高職院教師盲目向本科院校學習,普遍注重理論研究,而缺乏在技術和開發層面的突破。
4高職院教師面臨的心理問題
近年來,由于高職院校的擴招導致在校學生人數日益增多,高職院教師的師生配比也日漸失衡。不僅如此,目前的高職教育也比較偏重于小班化教學和項目化課程的教學,這往往導致一名高職教師要同時擔任多門課程和多個班級的教學工作,授課課時大大增加,備課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大大增加,這樣的情況必然導致教師精神緊張,疲憊不堪。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忙于參加各種課程的改革工作,繼續教育工作或者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各種培訓。同時,高職教師還要面臨一系列的評估指標,應對來自于崗位領導,學生以及同行之間的各種評價和監督。而這一切都和高職院校教師的全年績效掛鉤。然而,可以看到高職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卻一直沒有明顯提高,而現實生活中來自于各方的的經濟壓力有增無減。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崗位級別的工資待遇和本地區平均水平倒掛的現象。這些都容易造成教師心理失衡,對自身職業的滿意度和成就感降低,職業倦怠期提早到來等情況。高職院教師還有一個尷尬的情況便是社會認同度不高。教師的職業是光榮而辛勞的,一般來說社會對教師的尊重程度比較高,然而,由于我國職業教育的所處地位和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高職院校的教師受到了家長的漠視和質疑,比如有的學生家長告知孩子不管學的好壞與否只要能應付考試順利獲得畢業證書就行,還有的家長直接將孩子交給班主任和輔導員老師,對于老師所提的意見和建議采取置之不理的態。由此看來社會和家庭給予高職教師的尊重和支持明顯要低于其他教師。調查顯示,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壓力普遍較大,調查中認為壓力較大的占40.35%,很大的占49%,極大的占8.04%。
5如何擺脫困境對待教學上的困難
我們作為高職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融入年輕人的世界,了解他們最需要學習什么樣的技能,帶領他們去探索最貼近社會最契合崗位的知識。對于學習底子差的學生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和目標設定,讓學生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爭取一步一個腳印,一天一點成果。對待科研上的難題,我認為要仔細研讀來自學校的各種科研支持政策,爭取以合作的方式參與到科研建設中去。虛心向科研成果豐碩的團隊取經,向行業的專家學請教,靜心做好自己手頭的事情,不在于一朝一夕的得失,只求循序漸進的積累。
歸根結底最難調整的仍然是心態問題,只有教師處于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才能積極投入工作,發揮自身的潛能,取得滿意的工作效果。如何能夠和社會保持與時俱進,如何能夠在社會物質大潮的沖擊下保持心中的一份寧靜才是最終要解決的問題。作為高職教師,首先可以加強與其他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協作不僅可以促進專業發展還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氛圍,給自身心理帶來真實的安全感。其次,高職教師可以適當的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學會調節自身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工作的開展,協調好家庭生活和工作之間的種種矛盾,也有利于日常工作中處理人際關系。最后,學校也要重視如何提高教師福利待遇的問題。希望給員工精神上寬慰的同時也能夠合理解決教職員工的實際困難。
參考文獻
[1]我國高職院校教師存在的為難題及發展對策研究耿銘晛《青年時代》,2015(20)
[2]淺談高職院校教師的心理壓力于榮袁懷民《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5)
[3]關于高職院校教師綜合能力提升的思考趙巍譚軍《四川水力發電》,2013,(s1)
作者:施溪溪 單位: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建筑工程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