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職數學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摘要:隨著中職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中職數學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惑與挑戰(zhàn),中職數學教育改革,雖勢在必行,卻任重道遠。在現在的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下列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與關注:注重初中基礎數學內容的系統梳理及與中職數學內容的銜接,注重提高不同專業(yè)數學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注重強化數學知識的應用性,注重數學學習的過程淡化數學學習的結果。
關鍵詞:系統梳理,專業(yè)內容,注重過程,淡化結果。
隨著中職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中職數學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惑與挑戰(zhàn):學生起點低、差異大、厭學現象嚴重,教師抱怨現象突出、急躁情緒明顯;大批基礎薄弱的學生“望數生畏”,游離于數學學習之外,有的因此成為流生;一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也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發(fā)展。因此,改革中職數學教育勢在必然,而在現在的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下列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與關注。
一、注重初中基礎數學內容的系統梳理及與中職數學內容的銜接
據調查統計,中職的學生中,約20%的學生數學基礎較好或尚好、約40%的學生存在明顯的缺陷或不足、約40%的學生缺乏起碼的數學基礎知識與數學學習能力。其間差距之大令人吃驚,且伴隨著中職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差距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與巨大基礎差異相對應的是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態(tài)度及認識水平之間的差異,很多同學“望數生畏”,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多數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不強、興趣不濃、信心不足、畏懼心理嚴重、齊加尼克現象突出(法國心理學家齊加尼克發(fā)現:因先前任務未完成而影響后繼任務完成的現象)。對此,如果我們不給予高度關注,而急于引入中職數學學習內容,一味為完成中職階段學習任務而趕進度,往往適得其反,使更多的學生游離于數學學習之外。我們知道在多數情況下,提高學習動機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學生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有經常性的成功體驗。因此,在中職教育的起始階段,適當降低教材的起點,幫助學生系統梳理、復習初中基礎數學內容,充分注意初高中內容的銜接。這樣不僅有利于彌補學生知識上的缺陷,還可以使他們在復習的成功體驗中,有效消除他們心理上的障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的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為整個中職階段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二、注重提高不同專業(yè)數學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中職與普通高中在數學課教學中有很大的區(qū)別,數學課在普通高中作為一門主科,而中職數學課作為一門工具課,是為專業(yè)課服務的。由于中職專業(yè)類型繁多,不同專業(yè)對數學要求差別很大,相近專業(yè)要求也不盡相同;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很不平衡,起點高低跨度很大,且非智力因素水平相差甚遠。另外,學生努力的目標也不盡相同,有的立志于對口升學、繼續(xù)升造;有的傾向于全面發(fā)展,從事融智能與技能于一體的復合型就業(yè);有的希望揚長避短,從事有一技之長的技能型就業(yè)。這些都需要我們通過教學內容針對性,提高教學的成效。在實踐中我們將中職數學教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即基礎的數學、實用的數學、發(fā)展的數學。基礎的數學是中職數學的最基礎的知識與內容,并充分注意初、高中內容的銜接,是不同專業(yè)、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要學習與掌握的最基本內容,意在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可以使更多的學生學得會、用得上,使統一要求最終得以落實。實用的數學是在完成基礎的數學學習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就業(yè)方向學生的專業(yè)特點而選學的數學內容。實用的數學強調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強調實用性,特別是與專業(yè)相關的應用。不同的類型的專業(yè),該部分內容不同,如機械專業(yè)。對立體幾何、平面向量、解習幾何有所側重;而財會專業(yè)則對排列、組合、統計初步應用較多;計算機專業(yè),對集合、數列、矩陣,一元二次方程,計算方法等經常用到。實用的數學盡管在難度上高于基礎的數學,但由于與學生的專業(yè)密切相關,強調學以致用,故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和關注,為學生所接受。發(fā)展的數學是在完成基礎的數學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學有余力的學生或有志對口升學的學生,拓展、加深的學習的數學內容,意在強化學生的數學基礎與數學學習能力,為進入上一層學歷學習做準備。這樣,整個中職數學在兼顧教學內容的統一性與針對性的基礎上,分成了兩線三塊。一條線是就業(yè)方向,他們學習基礎的數學與實用的數學。少數技能性較強的專業(yè),甚至可以只學基礎的數學。另一條線是對口升學,他們學習基礎的數學與發(fā)展的數學。
三、注重強化數學知識的應用性
由于我們教師自身的經歷與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我們常常在自覺與不自覺中重視或傾向于數學知識的系統性,而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性常常關注的不夠。其實對中職數學教育而言,我們更需要關注數學知識的應用性。因為,中職的培養(yǎng)目標是直接從事某一專業(yè)、工種需要的應用性人才,其特點是直接面向社會。學生應用知識的意識和能力在很大程度取決于中職數學教育中數學化水平,而不像普高那樣,有高等教育的緩沖與彌補。可以說普高、中職相比,普高基礎性更明顯,中職應用性更突出,特別是圍繞專業(yè)的相關應用。大拇指寫作中心。所以,中職數學教育要擺脫困境,必須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與束縛,強化數學知識的應用,特別是圍繞專業(yè)的相關應用。這樣,我們既可以揚長避短,又可以通過學以致用,使學生學有興趣。現在中職新教材順應了這一趨勢,與舊教材相比,減少了理論推導,增強了數學知識的應用,強化了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新教材從概念的引入到一些結論性內容的產生、從相關知識的應用到課后習題的鞏固,都注意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與社會生活,幫助學生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觀察、分析日常生活現象,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突出學以致用的能力
四、注重數學學習的過程淡化數學學習的結果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數學教育往往是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實踐,重訓練、輕能力,這使得基礎相對薄弱的中職學生雪上加霜,沒有過程的結果,他們理解不了、接受不了;沒有應用的知識,他們缺乏興趣、鞏固不了。其實,從普高到中職,應轉變?yōu)橐蕴岣邤祵W素養(yǎng)和應用能力為主。這就要求我們注重數學學習的過程,淡化數學學習的結果。首先,注重知識的發(fā)生過程,可有效彌補中職學生數學基礎的薄弱;其次,注重知識的發(fā)生過程便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有利于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規(guī)律、獲得知識、提高對一般規(guī)律的探究能力;第三,注重知識的發(fā)生過程便于更多的數學問題接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學生感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第四,注重過程、淡化結果便于數學學習向數學活動轉變,有利于提高數學教育的實效性,克服學生因基礎薄弱而帶來的心理障礙,消除自卑心理,重新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突出學習過程,注重學生的數學活動,特別是探究活動,教師應與學生一道參與一系列活動,如實驗、游戲、討論、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規(guī)律,獲取知識。目前與傳統教材相比,中職新教材也給予了充分的關注,如新教材對數學的內涵、外延有較多篇幅的敘述,但落實到需要學生掌握的內容,仍然是最基礎的部分。
中職數學教育改革,雖勢在必行,卻任重道遠。以上,僅僅是圍繞教學過程中的幾個熱點問題,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與思考談了粗淺的看法,以期引起更多的教師對中職數學教育改革問題的關注與思考。而對這些熱點問題的辨析,將有助于我們理清改革的思路,明確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