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幼兒園數(shù)學操作法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操作法是指幼兒通過自身操作教具、學具等各種材料,在擺弄物體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從而獲得經(jīng)驗、知識的一種方法,是發(fā)展幼兒感知與思維的重要方式。
【要害詞】幼兒教學;操作法;主動實踐;有機結(jié)合
【Abstract】Theteachinghasthelaw,butindefinitemethod.Theoperationmethodisreferstothebabythroughownoperationteachingaid,tostudyandsooneachmaterial,inmanipulatestheobjectintheprocesstocarryontheexploration,thusobtainstheexperience,theknowledgeonemethod,isdevelopsthebabysensationandthethoughtimportantway.
【Keywords】Babyteaching;Operationmethod;Initiativepractice;Organicsynthesis
操作法是指幼兒通過自身操作教具、學具等各種材料,在擺弄物體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從而獲得經(jīng)驗、知識的一種方法。在幼兒園數(shù)學活動中,幾乎離不開操作法教學。是發(fā)展幼兒感知與思維的重要方式。近幾年來,所有的幼兒教師都知道使用操作法進行教學,都知道讓幼兒多動手操作,在操作中學到知識,得出結(jié)論。但在平時的工作中,有的教師給幼兒預備的材料過多,沒有認真去組織,幼兒可能把材料當作玩具來玩,有的教師把幼兒的操作活動看作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法寶,整個教學活動仍舊重在教師的講解上,幼兒的操作活動只是在教師口令下的機械模仿,全體幼兒一起聽、一起看、一起摸。那么,如何在數(shù)學中正確運用操作法呢?下面是我?guī)啄陙碓跀?shù)學教學中的幾點領悟:
1做好充分的課前預備操作材料是幼兒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操作法的物質(zhì)基礎,因此,在數(shù)量上和質(zhì)量上都應得到保證,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為幼兒提供多種操作材料,使幼兒主動操作的學習成為可能,同時,要注重操作物的可操作性,假如預備的操作物只能讓幼兒觀察,而無法動手,也就失去了操作的實際價值。為幼兒提供操作材料應盡可能人手一份,教師除了用自制和購買的專用學具外,應發(fā)動幼兒家長收集經(jīng)濟便宜的自然物,如植物的種子、火柴棒、小石子、紐扣、開心果殼和一些廢舊物品等,確保幼兒都能有充分操作的機會。例如"認識數(shù)字4"除了要為每位幼兒預備好一套“1——4'”的數(shù)字卡片和“1——4”'的圓點卡片外,還要為每個幼兒提供各種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物品:如積木、水果、紐扣、筆等,讓幼兒通過操作知道,“4”可以表示4塊積木也可以表示4個扣子,還可以表示4只水果,4支筆等。
2處理好主題和主導之間的關系教師應從對幼兒的指令操作轉(zhuǎn)向讓幼兒主動操作,大量增加感性經(jīng)驗,得到對數(shù)學知識的認識。幼兒操作前,教師應提出明確的操作目標,說明操作的程序和方法,減少幼兒操作的盲目性、隨意性。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對幼兒的操作仔細地觀察,觀察幼兒的操作步驟,操作材料的使用情況,了解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通過簡明扼要的語言,及時對幼兒提出建議,指導幼兒的操作活動,使幼兒在正確主動的操作活動中獲得知識,激發(fā)幼兒積極思維,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碰到問題是常有的事,教師應根據(jù)幼兒各自不同的情況,給予幼兒不同的指導。對于能力較強的幼兒,應讓他積極思索,大膽動手,主動探索;對于能力一般的幼兒,教師應該鼓勵他,再想一想、試一試;對于能力差的幼兒,假如教師發(fā)現(xiàn)他實在不能獨立完成操作任務,就該走過去,與他一起完成操作活動。幼兒的操作活動貴在幼兒的參與,積極思索,不管是勝利還是失敗,教師都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適時的給沒有勝利的幼兒加以適當?shù)闹笇В屗麄儗Σ僮骰顒赢a(chǎn)生愛好。教師對幼兒的操作結(jié)果以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巧妙的方法加以評價,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勝利的喜悅,保持良好的情緒,將為幼兒下次參加操作活動,奠定了良好的情緒基礎。例如:認識長方形,我為每個幼兒預備了一張長方形和一張正方形的紙,讓幼兒通過自己折折、比比、量量的活動,找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幼兒操作、討論得出長方形的概念后,再請幼兒找一找生活中哪些東西是長方形的,加深幼兒對長方形的理解。最后,我啟發(fā)引導幼兒用火柴棒搭一座長方形房子和一座正方形房子,并數(shù)一數(shù)各用了幾根火柴。討論:為什么四根火柴可以搭一個正方形,而要用六根火柴才可以搭一個長方形。這樣,幼兒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找到了知識的內(nèi)在規(guī)律。
3加強活動的游戲性游戲既是幼兒數(shù)學教導的途徑,也是數(shù)學教學的方法。操作性的數(shù)學教學游戲是幼兒通過操作玩具或?qū)嵨锊牧希凑沼螒蛞?guī)則進行的一種游戲。通過有游戲情節(jié)的操作活動,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擺弄材料,變?yōu)橛腥の兜氖帜_并用的活動,可使幼兒多次反復操作而不感到單調(diào)厭倦,有利于幼兒保持學習愛好,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5以內(nèi)各數(shù)的加法”時,我設計了一個到果園里去“摘果子”的游戲。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小朋友去幫農(nóng)民叔叔、阿姨們摘果子。我發(fā)給每個小朋友一張數(shù)字卡,數(shù)字分別是1、2、3、4。小朋友出發(fā)了,要乘汽車去,可是,駕駛員叔叔說只有數(shù)字“5”才能上車,怎么辦呢?我讓幼兒互相“找朋友”,你的數(shù)字和另外一個小朋友的數(shù)字合起來是“5”就能上車了。果園到了,我再發(fā)給每個小朋友一張算式卡,讓幼兒根據(jù)算式卡(如23=?)到果園里去摘果子。小朋友隨著“摘果子”的音樂聲,高高興興地跑到果園里去摘果子(如23=5,就摘取5只果子),輕輕松松地完成了游戲任務。這樣反復進行幾次游戲活動,鞏固了幼兒對“5以內(nèi)各數(shù)加法”的運算能力,幼兒學得非常輕松、舒暢。
4保證必要的操作時間幼兒通過操作、擺弄學具來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需要一個過程。在操作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為幼兒留足操作的時間,使幼兒通過動手、動腦進行積極地探索嘗試,最終達到正確把握知識的目的。非凡是對于小班或新班幼兒,小班幼兒思維欠敏捷,動作較慢,又不認識操作方法,急于讓小班幼兒快做、快擺,指望他們在匆忙地擺弄中就能獲得知識、理解知識是不現(xiàn)實的。對于新班的幼兒,如新中班、新大班這些幼兒,雖然在年齡上比小班幼兒大,但他們因為剛剛進園,對操作方法也不認識,對于他們,教師也要避免“窮追猛打”,讓每一個幼兒都有充分的操作時間,自己去操作、探索、去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還要注重個別差異的存在,有的幼兒能力強,動作快,有的幼兒能力差,動作慢,教師要等待那些動作慢的幼兒,讓他們完成操作活動。在教學中,教師更不能因為時間的原因,以教師的演示法來代替幼兒的操作法,忽略幼兒自己動手實現(xiàn)主動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例如:在學習“長方形和其它圖形的轉(zhuǎn)化”時,我提供給幼兒許多能拼合成長方形的各種幾何圖形,讓幼兒學習拼合長方形。這個活動比較難,幼兒在操作時,有的能力強,動作相對快一點,有的能力差,動作就很慢,可能還拼不出來,我給幼兒留了充足的時間,讓他們開動腦筋,進行主動地探索操作活動。
5給幼兒討論、評價的機會在操作活動中同伴間的討論,互相合作,能開辟幼兒的思維,促進幼兒互相合作,互為補充的能力,能提高幼兒探索活動的水平。幼兒在操作中出現(xiàn)對操作結(jié)果有不同的看法,教師不能簡樸地肯定或否定,而應讓幼兒交流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以加深幼兒對所獲得知識的印象,同時讓幼兒互相學習,互相評價,討論出正確的答案。例如:學習“排序”中,我提供給每位幼兒“十個三角形、十個圓形、十個正方形”,讓幼兒觀察一共有幾種形狀,每種形狀各有幾個。然后把這些圖形按一定的順序排隊,試一試,有幾種不同的排法,每排出一種方法,把它記錄在紙上。當幼兒們操作完畢時,幼兒們的操作結(jié)果可以說是五花八門,誰排得對呢?我就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評價,通過探討知道把“十個三角形、十個圓形、十個正方形”進行有順序的排序,可以有很多方法。
6與其它教學方法有機結(jié)合在數(shù)學教學中,“操作法”是幼兒探索知識,尋求知識之間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有效方法,是復習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是通過幼兒自己的動腦、動手操作去尋求答案的活動,注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給了幼兒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使幼兒終生受益。但它不是唯一可行有效的方法,它的優(yōu)勢也要在與其它方法有機的結(jié)合、相互配合下方能顯出來。因此,強調(diào)數(shù)學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操作法的作用的同時,也要認真考慮與其它多種方法有機結(jié)合使用,使每一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充分的發(fā)揮。例如:在學班“二次分類”時,難度較大。因此,我先安排集體教學,示范講解把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中間有不同數(shù)字的圓片進行二次分類,并示范怎樣把分類結(jié)果記錄下來。使幼兒知道怎樣使用材料,怎樣進行操作,怎樣記錄操作結(jié)果。然后,讓幼兒進行操作活動,幼兒就比較容易了。先進行集體活動,我通過講解演示法突破了教材難點,后進行分組操作活動,又彌補了集體教學難以讓幼兒主動學習的不足。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幼兒園數(shù)學教學也是如此。本文僅就“操作法在幼兒數(shù)學教學中的正確運用”作一討論。作為一名合格、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要處處為幼兒著想,在教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采用正確的方法對幼兒進行思維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