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數學教育與創新意識的培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利用學生好奇心培養創新意識
好奇是創新意識的內部動力,是創新潛力的起源,同時也是兒童的天性。歷史表明,很多偉大的發明都是由最初的好奇發展總結而來的。強烈的好奇心會驅使人們主動去探索問題,尋找事物發展的規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旺盛的好奇心,讓學生自發的探索數學知識。教師可以把即將學習的知識中比較新奇有特色的因素提出,讓學生對此產生好奇。比如說在學到“能被3整除的數”這個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詢問,學生知道哪些數字可以被3整除?通常學生回答的都是:9、12、18等,可以接著鼓勵學生,讓學生說一些較大的數字。當學生說出如198、147這些數的時候,教師可以按照這些數字再寫出一些能夠讓3整除的,如189、819、918、891等,在學生感到驚奇的時候,讓學生進行驗證是否真的能被3整除。然后再列出幾個能被3整除較大的數,如1350、1620,讓學生進行驗證。經過驗證會發現同樣能被3整除,讓學生對此產生強烈的好奇。在學生無比好奇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能被3整除的數進行總結,思考這些數之間的共同特征,學生通過積極的討論,發現了所蘊含的規律,也學到了本節內容所需要教授的知識。在學生產生好奇,從而自行探索的學習中,既讓學生通過自己思考對所學到的知識印象更加深刻,又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創新意識。
二、培養創新意識要鼓勵學生提出質疑
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創新意識培養的關鍵。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依托小學生喜歡提問的提點,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提出質疑,特別是學生的一些別具一格的想象和標新立異的想法,教師需要及時適當的給予肯定和表揚,還需要對問題進行恰當的引導,促進其發展成有教學價值的因素。例如,應用題問題:某小學某班共有學生50人,其中男生的數量是女生數量的三分之二,女生共有多少人?教師在課堂上用分數方法解答:50÷(1+32)=30(人),有學生提出是否可以用別的方法進行解答,教師在這個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其他的解法。學生通過積極的思考,終于想出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解題:50×3÷(3+2)=30(人),以及用歸一法進行解答:50÷(2+3)×3=30(人)等多種不同的解法。教師通過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質疑進行驗證和引導,讓學生不斷增強在數學學科上的信心,同時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學生創新意識進行培養。
三、優化練習設計通過思維障礙的設置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主要表現在對同一問題和他人有著不同的答案,以及別開生面的想法和設計理念,在思維方式上表現獨特。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基礎,是創造性思維的前提。教師在進行課堂練習設計,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一些思維障礙,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在學生能力范圍內,通過沖突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培養,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感。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過程中,可以按照教材內容特點布置一些具有創造性的練習,利用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意識。例如,在學習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之后,教師在對內容進行練習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帶出教室,讓學生在學校空地上集合,安排練習題目。在空地上設計一個面積為20平方米的花壇,有多少種設計方案?學生對這個題目有著高漲的積極性,他們運用已經學到的知識,思考討論,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意,做出了多種獨具匠心的設計方案,這就是學生充分發揮創新意識的結果。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也讓學生思維更加具有創造性,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最佳時間是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主要特征是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與人們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創新意識進行培養,使學生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從而對學生數學學科學習興趣也起到激發作用,保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大膽探索,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作者:吳思明單位:海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