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奧運會理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8年北京奧運會理論研討會是在籌備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會議,達到了為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獻計獻策的目的。與會的領導和專家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包括殘奧會)面臨的形勢、任務、目標,2008年奧運會對提升我國國際地位的影響,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哲學思考,2008年奧運會與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2008年奧運會后我國體育的可持續發展,2008年奧運會的觀眾,2008年奧運會與我國群眾體育的發展等幾個專題進行了認真地、深入地研討,提出了很好的建議,使我很受啟發。
今年5月中旬,我隨陳至立國務委員率領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了希臘和在瑞士的國際奧委會總部,在這以前我曾兩次去過希臘,都是為中國代表團參賽雅典奧運會工作。這次政府代表團規格較高,考察的視角大不一樣,所見所聞感受頗深,回來后一直在思考一些問題,比如:怎樣評價一屆成功的奧運會;以何種理念和目標來準備、籌辦奧運會;怎樣才能完整全面地把握奧林匹克精神;北京奧運會將在體育、經濟、文化和社會方面留下何種遺產等。坦率地講,對這些問題至今也沒想得很清楚。利用今天這個機會,與大家一同探討,臨時拎了一下,來不及仔細推敲,大致歸納分為四個方面。
1雅典奧運會的成功體現于理念設計的成功
大家都知道,在雅典奧運會開幕前,國際輿論甚至國際奧委會都十分擔心希臘承辦奧運會的能力。雅典奧運會因工程不斷延期被一些漫畫諷刺稱為“最后一分鐘工程奧運會”。雅典的反恐形勢、安保能力、奧運會預算的追加等等,都成為人們普遍擔憂的問題。甚至有人說雅典還能不能承辦奧運會,如果不行趕快換地方。但后來的事實證明雅典奧運會舉辦得非常出色、非常成功,博得了國際輿論的高度贊賞,我國國內各大媒體和北京奧組委考察團也都心悅誠服地佩服雅典奧運會的極大成功。會后,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對雅典奧運會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說雅典奧運會是一屆獨特、夢幻、史詩般的奧運會。雅典奧運會為何會從賽前的擔憂懷疑到賽后獲得如此高的評價,許多人并不理解。一般中國觀眾也都只是從媒體獲知雅典奧運會的開、閉幕式盛況,場館設施先進等,來感受雅典奧運會的成功。通過這次實地考察的種種見聞,使我對希臘成功舉辦奧運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在舉辦雅典奧運會前,希臘政府和雅典奧組委進行了長期細致的準備工作,特別是希臘人對該國舉辦奧運會的理念與主題更是處心積慮、籌劃已久。
希臘既非經濟強國也非體育大國,通過這次考察我們發現:希臘政府和雅典奧運會的組織者清醒地認識到,成功地舉辦奧運會首先要有一個理念,確定一個主題,達到一種目的。希臘人認為奧運會是一個完整的概念,籌備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單一方面的出色并不能說明奧運會的成功。今天回過頭來看,他們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各項籌備工作的進展的確全面而又系統。他們在新建改造體育場館、城市交通改造、運動隊積極備戰的同時,高度重視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播和文化教育活動。希臘在獲得奧運會舉辦權之后,除了建設必要的硬件設施以外,重點著手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提升國家形象、提高國民素質,在文化、教育、意識形態及精神等領域做了長期大量的鋪墊工作,比如,以“顯示現代希臘的成就及未來發展潛力”、“培養未來傳遞奧林匹克生活的新一代”、“展示當代社會的奧林匹克理想”、“為運動員、觀眾和志愿者提供一次獨特的奧運經歷,為奧林匹克運動留下遺產”等為主題,通過多種形式,在全國大中小學學生、各級各類人員和廣大民眾中,廣泛宣傳奧運知識,宣講奧運精神。另外,組委會在賽前賽中開展了各類各色的文化傳播和教育活動,其形式和內容生動活潑,其聲勢一浪高過一浪。不僅注重國內、而且重視海外,比如在全球和每一個舉辦過奧運會的城市進行火炬傳遞活動,并首次到達非洲和南美洲。在奧運會期間,各種特色的文化娛樂活動在奧運村、賽場及社區通宵達旦,人流絡繹不絕,一踏上希臘土地,你就會強烈感受到向往和平、友誼,熱烈歡快的奧運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些都體現出希臘人對如何把握“成功舉辦奧運”概念的睿智和良苦用心。
希臘在雅典奧運會前高度重視提升軟實力的這一做法并不太被人們所注意,雖然我曾兩次去過雅典,但在這次考察之前我也知之甚少,加上一些中國媒體的價值取向,捕捉新聞的重點多在硬件建設、接待服務、飲食交通及運動隊的金牌等方面,對這方面的報道也不充分,因而中國國內老百姓也就知道得更少了。
總之,希臘奧運會的成功表現在既重視硬實力(包括投資、場館建設、信息通訊、城市交通、運動成績等),更重視軟實力,兩者相得益彰。做事情重理性思維是希臘人的傳統,從柏拉圖開始直到今天。對于中國來說,隨著改革開放綜合國力的提高,國內外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硬件上似乎沒有什么懷疑,但如何借奧運做好文化、教育,提升國民素質,使整個民族在精神層面上有一個升華,真正體現出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通過舉辦一屆奧運會,進一步促進中國社會文明進步、和諧發展,在這些方面,還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和研究。
2希臘全力以赴打造奧運文化這張牌
希臘是奧林匹克運動的發祥地,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別的國家無法相比,希臘人充分利用這一歷史資源,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希臘政府和雅典奧組委通過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動,來突出宣傳古希臘文明對人類的貢獻。因而,雅典奧運會處處宣揚古希臘文化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融合,同時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與共存性。通過創意挖掘,運用愛琴海、橄欖枝、雕塑等希臘文化特有的符號,借助古希臘神話中的情節和形象,使希臘文明的歷史厚重感再次展示在全世界面前,再次喚起人們對希臘文明的崇敬。希臘文化部長佩特拉利亞告訴我們,雅典奧運會的開、閉幕式在藝術表現上構思新穎,不僅考慮到開幕式現場本國官員和老百姓的胃口,而且突出電視轉播效果,最大限度地滿足全球媒體受眾的審美和接受度,使奧運會開、閉幕式成為令人難忘的視覺盛宴。這些都是雅典奧運會的精彩之筆、成功之處。
雅典奧運會在全球贏得如此青睞并非偶然,對雅典奧運會的成功,不能就現象看現象,就體育看體育。奧林匹克精神僅僅從當今奧運會和體育本身來談是不夠的。實際上,雅典奧運會與奧林匹克運動的起源有著天然的聯系,從歷史淵源來看,奧林匹克精神是古希臘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古希臘思想又是當今西方文明,或者說現代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石。有人說西方文明由三大部分構成:一是希臘思想,二是羅馬法律,三是日耳曼騎士精神,而其中希臘思想是基礎。
為什么這么說,簡單回顧一下近代史就可以發現,現代高新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令人眼花繚亂,什么生物技術、空間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等,這些變化是從哪里來的?準確地說,是從1640年英國工業革命之后集中發展起來的。從17世紀工業革命以來,資本主義為什么會產生空前的發展,直到今天仍然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起主導地位?關于工業革命以來資本主義所起到的進步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曾給予高度評價,他們說:“資產階級在它不到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那么生產力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伴隨它的制度、法律、思想基礎是什么?說到這里就不能不說到歐洲中世紀的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的主旨就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以人文主義精神打破宗教神學的禁欲主義,提倡科學、民主、自由、平等,從而有力地推動了自然科學的大發展。那么這場中世紀以來,從意大利佛羅倫薩開始繼而席卷整個歐洲的、改變整個人類命運的文藝復興到底復興的是什么?復興的就是大約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3世紀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在社會制度上,公元前7世紀以來,雅典的城邦就出現了民主政治制度雛形,開創了民主政體的先河,后來成為今天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石。近代不少啟蒙思想家,比如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思想,洛克、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思想,以及英國大憲章的制定、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的發表等都來源于古希臘思想,都可以從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的城邦政治、民主思想、梭倫改革以及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那里找到他們的影子。
從中國的歷史和傳統文化上審視,中國歷史上缺少科學與民主,直到上世紀初,“五四”運動中的“德先生”與“賽先生”也還是舶來品。近代中國的落后乃至整個東方的落后,歸結起來就是科學的落后,主要是自然科學的落后。可以說近代工業革命以來,絕大多數科學技術與發明創造都來源于西方。那么西方的自然科學為何如此發達,僅僅是17世紀工業革命后三四百年發展起來的嗎?錯了,如果我們那樣去認識問題,就不是歷史唯物主義者。近代西方的崛起是有其文化、思想傳統的,可以說這個傳統的源頭就在古希臘。
希臘人很聰明,他們深知希臘辦奧運會的價值絕非在場館建設、城市建設和運動成績上,而是在歷史上、在精神層面上。他們非常清楚這種邏輯關系:即舉辦奧運會必然傳播奧林匹克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植根于古希臘思想,古希臘思想是啟蒙運動人文主義的思想來源,啟蒙運動人文主義思想是歐洲工業革命的思想武器,歐洲工業革命帶來生產力的解放、生產關系的變革,帶來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科學技術、高科技革命乃至今天的經濟全球化。
從歷史的高度追根溯源,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承與復興就自然不能孤立地局限于體育的范疇,而應成為人文精神、人類思想史和人類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希臘雖然后來經歷了很長一段時期的衰落,直到今天也是歐盟的一個“窮國”,但雅典奧運會的主辦者緊緊抓住了老祖宗來彰顯民族文化,以“奧林匹克回家”的口號,喚起人們對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發祥地地位的認同。由于文化、藝術、宗教、哲學的歷史原因,西方世界特別是講拉丁語、斯拉夫語、希臘語的國家在文化和價值觀上對希臘有著一種尋根祭祖的感情,這是希臘成功舉辦奧運的重要原因之一。
3提升北京奧運會的綜合效益
希臘經濟不是十分發達,資源和能源匱乏,競技體育水平平平。承辦奧運會在硬件上比不了悉尼、亞特蘭大、巴塞羅那,甚至不如漢城;在體育成績上也沒有一些大國的驕人戰績,但最終得到國際奧委會、國際社會及本國人民一致的高度贊譽。雅典奧運會如此成功,這就不能不引起我們對自己的思考。
我國從1990年提出申辦奧運會,經過11年的努力,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中有沮喪有喜悅,最終如愿以償,圓了國人百年期盼之夢。然而申辦成功之后怎么辦?舉辦奧運會不僅僅是爭一個面子,外國人能辦中國人也能辦的問題,講面子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中國人能辦事也會辦事,這是我們的能力。但是,舉辦奧運會這樣一個重大的全球盛典,其意義遠非局限于爭面子、會辦事就行,這是對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帶來重要而又深遠影響的大事。我們如何在余下不多的三年時間里把北京奧運會辦成一屆不僅海內外炎黃子孫滿意、國際社會認可,而且給子孫后代留下遺產的奧運會,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是需要用世界眼光來認真謀劃的。對奧運會的成功與否,有一個自己評價和國際社會評價的問題,這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奧運會不僅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體育賽事,也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人類聚會和全球的文化慶典(共16天,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接參與者和旅游者達幾十萬人)。自1896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復興以來,幾乎每一個奧運會的東道國都不失時機地利用這個機會來提高國家的凝聚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雅典成功舉辦奧運會給希臘國民和民族帶來的精神財富和綜合效益,是難以用金錢計算的,希臘人直到今天,乃至將來都會長久為之驕傲。在歷史上,1964年東京奧運會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舉辦,對日本戰后的經濟復蘇、韓國的工業化救國,以及兩國融入國際社會、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自信心等方面,都起到了長遠而又持久的作用。奧運會的競賽組織、東道主參賽以及硬件建設等必不可少,十分重要,但除了奧運會期間16天的熱鬧,除了交通、通訊、場館建設等硬件準備,除了運動健兒爭奪金牌等之外,還應該把奧運文章做足,我們要在文化建設上給后人留下更長遠更深刻的東西。
在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的宣傳教育方面,既要不失時機地展示中國的悠久歷史,宣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又要防止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潮取代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和理想。人類的價值觀是人類長期共同生活的產物,它在世代傳承中積累和發展,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比如人們珍惜生命,追求自由、幸福、和平、公平、公正、人道、獨立等,都是超越國界的,千百年來奧林匹克運動和奧林匹克精神正是在這一人類共同價值觀念和理想中形成的。中華民族是人類大家庭的一員,中國人應努力追求這些偉大而美好的理想。各民族都不應過分去強調自己的“特殊國情”而拒絕接受人類共同的文明進步。價值觀念還具有時代特征,它從不同的側面表現出歷史的進步性,不論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它只有隨著所處時代整個人類文明進步的潮流前進,才有生機與活力。在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今天,各民族既要繼承自己的優秀傳統,更要學習和吸納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中國積極申辦奧運會并獲得舉辦權,就是中國社會開放進步、實力增強的表現。因而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的設計,一些大型文化娛樂活動的組織,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國內外的一系列宣傳活動中,在中國傳統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方面怎么融合、怎么把握,這些是需要嚴肅對待和認真推敲的。
4加強對我國體育社會科學和北京奧運會的理論研究
恩格斯曾經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對一個民族的科學發展來說是這樣,對繁榮我國體育社會科學和辦好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不例外。我們要完成好籌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任務,也一刻不能沒有理論的指導。毋庸置疑,雅典奧運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來的就是理論思維的高人之處。對我們來說,雅典尚且如此,北京就更加需要理論思維。
當前對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理論研究之所以成為熱點,社會的關注和需要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海內外不少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奧運會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體育自身的范疇,而體現出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多重價值,從而引發了各學科專家的研究和探討的熱情,我們今天的會也是這個內容。對于奧運會的理論研究,應該是多視角全方位的,應該是開放的、國際的。作為知識分子、學者,在研究學術問題上應有批判性和獨立性。只有保持思維的獨立性才能形成學術個性和學術風格。現在在我們的一些科研院校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浮躁和功利的現象,在學術上缺乏嚴謹科學的態度,科研成果和論文水平不高,或是從怎樣照顧好人際關系出發,對事物本身缺乏一種求實的態度,如果我們不注意解決這些問題,今后體育社會科學的研究,以及今天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理論研討,就很難起到理論先導的作用。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理論研究中,有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奧林匹克文化是外來文化,我們以什么樣的心態和態度來對待這一舶來品?我們常常講“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沒錯,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我們說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即只有與世界溝通,汲取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匯入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趨勢,才能發展更新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致將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成博物館的展品,也才能保護和堅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性格,這個命題同樣是十分重要的。二千七百年前,希臘人在奧林匹亞小鎮上舉行的一個體育集會成為今天風靡全球的奧林匹克運動,就是民族文化融入人類文明大發展的有力寫照。
這次會上有人提到,在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要積極借鑒和吸收別國的成功經驗,而避免過多堅持不合時宜的“特色”,甚至誤把糟粕當特色,人為地弄出一些不倫不類的東西,既讓外國人看不明白,又讓中國人蒙里懵懂。這個建議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文化是一個較為復雜的話題,各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再加上宗教色彩,就更難以說清楚了。但有一條應該是承認的,那就是人類的文明是由制造工具開始的,從鉆木取火一直到航天飛機。而一切文明工具的制造又都是有著精神和文化上的背景和根源的,用一句哲學的語言叫做“意識的外化”或者“意識在物質上的表現”,馬克思稱之為“人化的自然”。我們不能設想,一位東方的詩人或哲人,坐在一只原始舢板上,嘲笑或藐視那些制造了在其身旁駛過的萬噸巨輪、在其頭頂上呼嘯而過的噴氣式飛機的人們沒有文化。
有人說文化沒有優劣之分,沒有先進落后之分,這些尚不去爭論,但文化總應該有時代和種類之分;有農業文明背景下的文化和工業文明背景下的文化之分;有理性思辨、實證文化與史官、王權文化之分,如果連這一點都不承認,那就成了詭辯論了。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中華民族更應有融匯百川、兼容萬物的博大胸懷,我們的理論工作者應該以這種態度來研究我們的理論,來面對世界,來籌辦好我們的奧運會。但現實中的傳統意識很強,近些年來,有一些書刊弄不清楚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不去宣傳中華文化中注重人格、注重倫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諧的東方品格,而是宣揚封建思想和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內容既迂腐又無知,甚至無知到歷史常識都不懂的地步,這不能不說是可悲。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經濟和物質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的落后、思想的落后和思維的落后,更可怕的是已經落后了,卻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落后!
2008年奧運會在我國舉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發展機遇。2008年北京奧運會涉及到的眾多領域是立體的,是前所未有的,為我們在體育戰線的理論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既為體育社會科學工作者展示才華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也期盼體育社會科學工作者有新的更大的作為。希望體育界的專家學者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用世界眼光,從世界看中國的角度,對體育和社會科學的諸多問題進行全方位、多視角的理論研究和探討,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論成果和理論支持。
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建設。去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發表后,各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舉措。同年,國家體育總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體育社會科學的意見》,對發展體育社會科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措施。今天借此機會,我代表國家體育總局,向長期從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感謝和由衷的謝意!國家體育總局將進一步重視體育社會科學的管理工作,也希望各級體育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位專家加強對體育社會科學的研究,為促進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理論貢獻。
論文說明:本文系肖天同志在2005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召開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理論研討會》閉幕式上的講話,發表時作了適當的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