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體育教學批評藝術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學體育教學同其它學科教學一樣,是培養德、智、體全面人才的重要一環。鑒于中學體育教學的獨特性,如要受到場地、器材、環境以及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教學形式、組織調動更為復雜;活動中,學生又都充分表露出各自的個性,體育課中往往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教師對學生行為的評價(表揚或批評)就顯得更重要。表揚和批評是為了鼓勵先進、鞭策后進,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形成良好的課堂秩序和形為習慣。表揚較容易為學生接受,是通過對人的正確思想和良好行為的肯定,提倡和鼓勵而進行的一種正面積極的教育,是發現美倡導美的教育形式;而批評則是教師對學生的思想、行為上的過錯提出責備并幫助改正的一種教育方式,也是師生之間進行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批評是對學生言行的矯正或否定,所以一慣的、輕易的否定往往使學生的情緒受到負面影響,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貝蒙(D.J.Bem)認為:繼續強調否定行為可能影響學生用一種否定的方法評定自己,從而導致他們在一種的自我知覺一致的方式里行動。由于體育教學的獨特性,我們要經常用批評這種教育手段。影響批評效果的因素很多,簡單粗暴的批評方式往往會給學生造成心理傷害,使他們產生抗拒心理,反而達不到批語教育的目的;而正確的批評方式不僅能便學生口服心服,消除不良情緒,還能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動力。采取何種批評方式是因人而異的,不存在對任何人都立竿見影的批評方式,一般來說批評比表揚更復雜,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批評教育時要講究方式方法,優秀的體育教師在批評教育時往往體現出一種藝術性。這種藝術性源于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身心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的教學理念,而且還蘊含著教育機智等許多經驗技藝,這些并非簡簡單單的學習模仿就能掌握的。
首先,體育教師威信的樹立是批評藝術的基礎?!抖Y記.學記》中談到“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
然后知敬愛?!边@是說一個教師愈有威信,就愈被學生所尊敬、愛戴、信任和擁護;他的教導就容易為學生接受并付之于行動。沒有威信的教師常常被學生從心理上自覺不自覺地輕視,他的教導便難以被學生接受。優良的思想品質、精湛的業務能力是樹立威信的保證,當然體育教師的儀表風度等也不可忽視。
其次,語言表達能力是批評的主體。據南亞伯特.莫拉寶研究表明:某一種信息的傳遞是由7%的語言(單純語言)、38%的聲音(語調、聲音節奏等)和55%的身態語言(表情、姿勢、手勢等)組成的。因此,體育教師在批評學生時,在語言、聲音的基礎上,還需要充分發揮身態語言的作用。如一聲示意的口令“立正”,教師自己應該目光炯炯,身體直立,精神抖擻,信心十足,才能使學生受到感染,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反之,如果喊“立正”時自己左右顧盼,精神頹唐,信心不足,就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為了達到良好的批評效果,也應該注意語言、聲音和身態語言等的正確選擇和配合。
1.批評的語言力求準確,富有邏輯性。體育教學的復雜多變,要求教師要實事求是地劃分錯誤的責任界限,分清錯誤的性質、影響大小,根據不同對象和不同情況選擇準確規范的字眼,并配以相應的表情和手勢,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語言要符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如果用些粗魯、生硬、譏諷的語言和表情,則會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因此,體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多讀一些中外名著,平時注意現代生活用語和科學的外來語,以及民間諺語、歇后語,經錘煉、選擇、積累,日益完善自己的語言。另外,教師還應學一點邏輯學,在批評時便可抓住問題的關鍵,語言一環緊扣一環,層層推理,無可爭辯。切忌拖泥帶水,顛三倒四,文理不通,模棱兩可,似是而非。
2.批評的語言應形象生動,飽含激情。愛是教育的前提,教師在批評學生時,要從愛護學生的思想出發。情動于中而溢于表,對學生的態度應是熱情誠懇的,推心置腹的。身態語言是非常豐富的,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表露出來:高興喜悅時臉色發光,眼睛閉?。粦嵑迺r眉頭緊鎖,咬牙切齒;藐視他人則聳鼻,嘴唇上頂;點頭表示贊許,同意;搖頭則相反;手更是人體敏銳、豐富的表情之一,它以近200個不同的造型藝術描摹事物,傳遞心聲,披露情感。另外,語言的音調、節奏也都帶有個人的感情色彩。因此,教師在批評時,他的表情、音調、手勢要在同批評內容相對應的基礎上,或高亢激昂,或和風細雨,或形象風趣,避免不良情緒的外露,那些刻板的教條,干巴枯燥的大道理,毫無個人感情的批評則只會令學生生厭。
3.批評語言要具有啟發性。啟發性實質上是把問題分解為小問題,采取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逐層分析,漸次引導,最后使學生分辯是非,提高認識。學生受批評時往往帶有防御抵抗、惶惑不安、羞怯緊張等消極心理,這就需要教師堅持啟發性教育,以扣動學生的心弦,激發他們內部蘊藏的動力,而不是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甚至強詞奪理,這樣才能實現較好的教育目的。
第三要掌握批評的時機、時間和場合。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抓住批評的良好時機。一般在錯誤的苗頭剛出現時,就要及時處理。如體育教師在隊列訓練中,發現有個別學生做小動作、講話等,就應立即停下來,進行批評教育,以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有的問題則應延時“冷處理”,如:連貫性集體練習中,某學生出現錯誤時情緒過于激動,教師就應先讓其一旁冷靜思考一會兒,然后再做處理。
第四,要區分批評的對象。體育教師常對體育骨干、班干部、面容較好的學生以及因自己有交情的學生有意無意地偏心“照顧”,對他們的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這不僅會在其他學生中引起怨恨,產生看不起教師的情緒,而且愛“照顧”的學生會產生盲目的優越感,為不到自己的錯誤缺點,易產生自私自負,不關心集體等毛病。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隨便,結果反而害了他們。因此,不論是“雙差生”還是“三好生”,出現錯誤時,都要一視同仁,公平處理。但要針對不同年齡特征,不同性別,在方式方法上要區別對待:初中生天真活潑,好動不好靜,分辨是非能力差、自我約束能力弱,批評時可更多地使用身態語言,把錯誤性質和教師的要求表現得更具體形象;也可采用正誤言行對比,使學生分清是非。語氣可嚴厲些,但不應破壞他們的上進心,表揚和批評交替使用,鼓勵他們勇于改正錯誤。從初中升入高中是一次飛躍,這時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和活動能力都大大增強,他們有一種渴望成為“大人”的意識,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但道德意識上還存在著模糊概念。如為自我表現而自我炫耀,盲目勇敢,為友情包容同伴錯誤等。教師在批評時,一定要先把事情弄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要充分利用他們很強的自尊心,督促他們達到更高要求。語言宜精煉,一般點到即可,語氣本就有分量。女同學的錯誤,不宜公開、激烈地批評,可多用暗示,或用相應的言行反襯,口氣要適合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普遍,他們多數在家里受到父母及爺爺奶奶的嬌寵姑息,經常滿足他們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從而養成脆弱,愛激動,好發脾氣、任信、自私等性格,對他們的批評,既要耐心說服,還必須堅持原則,嚴格要求,要突出學校紀律的權威性,并引導他們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及為人處世的能力。有必要還應同其家長統一教育思想,共同解決出現的問題。對于不同性格氣質特點的學生:膽汗質(興奮型)、多血質(活潑型)、粘液質(安靜型)和抑郁型(抑制型),教師也要有所相應的區別。
最后要掌握批評的尺寸。要掌握合理的批評尺寸,首先就要明確行為準則與判斷原則,規定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對于中學生來說,組織紀律方面以《體育課課堂常規》、《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礎要求比較合適。同時注意某些不成文的,沒有具體形式的規范,它是學生在集體生活中通過不同性格的和協及時代特點所形成的自覺習慣,它往往比規章制度更有約束力。要掌握合理的批評尺寸,還要杜絕提出要求卻又不嚴格執行,或提出不符合學生實際的過高過嚴的要求。例如:教師要求學生上課必須穿運動鞋,上課時卻從不檢查,或為學生沒穿運動鞋也不加批評指出;又如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學生等等。掌握合理的批評尺寸,必須堅持要求的連貫性和嚴肅性,不能因為個人感情的需要而此一時彼一時。
批評教育的藝術性最終還是通過實踐中的教育機智來體現。教育機智是教師的一種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體育活動形式多樣,出現的情況千變萬化,難以預料,就迫使教師必須在極短暫時間內,面對突發的偶然事件,敏銳地調動出若干種處置方案,并能迅速地作出選擇,擇其最優方案加以正確處理的能力。教育機智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科學理論和教育實踐基礎上的教育經驗的升華,是教育科學理論和教育實踐經驗熔鑄的結晶。我把教學實踐中運用的若干經驗歸納如下:
1、明獎暗責法
良藥苦口,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訓斥、懲罰只是消極地禁止某種心理或行為,當受到訓斥、處罰后,最多只能減少該種心理或行為的再次發生,而不知道究竟表現出何種心理或行為才算恰當。因此需要“糖衣炮彈”,教師如果運用表揚的形式從中包含著批評,或一定的要求,予以言行矯正,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在隊列練習或整隊時,某學生情緒激動一直吵鬧講話,教師屢次目光和手勢制止無效,便另生一計,言道:某同學的口才很好,我們請他來指揮喊口令,教師提供必要的幫助并要求大家集中注意力聽口令,該學生在實施一定行為中,深刻體會到應教師具體要求。
2、以禮代責法
傷人一語六月寒,中學生十分需要理解和尊重,惡語批評的結果往往刺傷了學生的自尊,使他們失去自信,產生自卑感、孤獨感,形成對教師或其他同學的不滿以至逆反心理。如教師在某個特定時刻,對需要教育的對象,彬彬有禮地請該同學到教師旁或一個指定地點休息,實際進行的是行為限制和冷靜思過。
3、以情換責法
從行為關系上來看,教師一方是命令者,學生一方是命令接受者,有地位上是不平等的。因此接受命令一方,在心理上可能會不愉快。有些學生對教師的命令、批評不滿,其原因也就在這里。教師若能在適當批評教育的同時,施以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其教育效果往往會更佳。我在進行批評教育時,就常常用平等的口氣,關心的態度,尊重的形式,
總而言之,體育教師的批評要顯示其藝術性,就應該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在建立自己威信的基礎上,因人因地因時因事,采用相應的語言、聲音和身態語言,對學生提出批評,充分體現出批評的準確邏輯性、形象趣味性、自覺啟發性、公正連貫性,并用批評教育的機智巧妙性達到良好的批評效果。
參考資料:
1.《教育心理學講座》北京教育行政學院心理學教研室編
知識出版社1983、6、
2.《教育心理學》師范教育叢書(章潭淵、陳科美、錢穎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4、
3.《教師應用心理學》(王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