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體育課組織教學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學校體育教學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練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有效組織好教學,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在體育課上教師要組織好教學,就必須抓住體育課的特點、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為學生提供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以及充分的觀察、思維、實踐表現機會.以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論文關鍵詞:體育課組織教學課堂常規教材特點生理和心理特點
新課程改革向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中要樹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發展為本,“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練能力是當前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新課標》的需要,也是體現主體性教學的一種現代教學思想。體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師以“運動技能”、“社會適應”、“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為主要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在課堂上只要主動參與、積極練習.就一定能獲得快樂,獲得成功”。組織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復雜的相互作用,使學生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采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
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而變化的.怎樣抓好體育課的組織教學,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呢?
一、根據體育課的特點組織教學
在七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抓好體育課堂常規的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是規范體育課的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常規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隊、服裝、精神狀態、組織紀律、場地器材的布置與收拾等常規訓練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使學生自覺行動,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體育教育過程是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學內容和學生情緒各不相同。因此。教師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忌出現先緊后松、虎頭蛇尾的不良現象。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為上課作好準備。上課開始時的組織教學特別重要,因為體育課前,學生大部分在操場上進行各種活動。他所注意觀察的對象目標較多,思維比較活躍,注意力比較分散,所以在組織課堂教學前可采用趣味游戲,如做反口令訓練游戲。將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使他們興奮的情緒穩定下來:基本部分是體育課教學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力求做到精講多練.語言生動,并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如在練習中引入競爭性游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生的興趣;結束部分,學生情緒極易松懈,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可采用一些調解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松性練習,保持學生的興趣,如舞蹈放松,同時做好利用結束部分對課堂進行小結。
二、根據教材特點組織教學
在體育課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課時重點練習的難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八年級的實心球投擲教學,第一次課的要求是教會學生投擲方法;第二次則要求學生初步掌握投擲方法,通過多次重復練習,讓學生找到掌握正確技術動作的感覺,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投擲方法等,每一次重復練習的難度都有所提高,最終達到合格標準。對此,教師在同一教材的重復練習時.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樣的組織教學方法。學生自然會感到枯燥無味而分散注意力。不同教材的組織教學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與教材特點有機結合,改變傳統中單一的千篇一律的組織教學形式,變學生被動地接受為主動地學習.從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效果。如田徑教材的“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點,運用競賽、奔跑游戲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組織教學
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有意注意時間短,興奮過程和無意注意占優勢,好奇、好動、好模仿、好競爭等。同時,一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緒等心理活動的變化也是不同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組織教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學生注意力在課的前半部達到高峰,意志力在課的中后部達到高峰,情緒則在課的后半部達到高峰。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把新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學生對新教材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在課的后半部分則應安排一些游戲性較強的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要做主教材和輔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內在聯系進行組織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靈活使用組織方法,針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教師的組織教學要盡量體現在“新、奇、活”的原則,采用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能夠使學生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一節課中,教材之間的銜接,傳統的調隊方法顯得機械、死板、單一,且容易出現散亂的狀況。教師若采用游戲或舞蹈等教法進行銜接,則既會使學生感到新奇,又會使教學活而不亂,順利過渡。
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即“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手勢、眼神”是無聲的語青,有其它組織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組織方法.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從而實現教學目的。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授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由此可見,讓課堂充滿創造力,能夠使學生產生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總之,體育學科為學生提供了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以及充分的觀察、思維、實踐的表現機會。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豐富教學內容,把理論知識與指導學生體育鍛煉、健身、養身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由“學會”到“會學”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