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大學體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當代大學體育教學模式的現狀及其問題
1當代體育教學模式下學生普遍缺乏學習興趣
由于大學教育主張鍛煉學生的自控能力及自學能力,因此整體學習方式較為自由,學生的學習、生活等各項活動主要依靠其自主能動性。受到當前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大多數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往往缺乏興趣,甚至出現逃避體育課程的現象,在面對教師枯燥無味的理論講解時,學生往往會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導致整堂課程的教育活動陷入被動局面,體育教學無法深入人心。
2當代體育教學模式下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一直以來我國教育行業深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大學體育教學自然也難以避免受到波及,教師長期在傳統教育思想的熏陶下通常會將理論知識作為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在應用傳統填鴨式方法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以教師的講解為課程形式,長以此往學生的主體地位易被忽視,使得學生無法獲得充分的思考空間和實踐空間從而陷入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這樣不僅降低了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磨滅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另外,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可用于教學的方法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對于體育教學的效率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學生無法從體育課程中感受到體育的魅力,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和熱情。
二提高大學體育教學模式有效性的幾點建議
1不斷完善、充實體育教學的方法和課程內容教師
在設計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國家體育精神的滲透,改善傳統教育模式中單一的體育項目教學,并能夠全面掌握學生的內心訴求以及實際情況,設置一系列有針對性、趣味性、實用性的教學內容,同時靈活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允許學生根據自身特點或者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體育項目。譬如,現階段大學體育教育可以設置一些健美操、瑜伽、排球、乒乓球、籃球、足球等活動項目,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2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樹立其終身體育的正確觀念
大學階段真是磨礪學生意志,培養其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樹立終身體育觀念,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從而更進一步認識到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作為校園文化中的重要內容,體育運動應當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落實好體育課程的教育和傳播工作,使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受到熏陶得到啟發,從而有效將體育活動滲透到大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實現體育教育的根本目的,為學生步入社會并快速適應社會環境,奠定堅實的基礎。
3當代體育教學應當緊跟時代步伐
在進行大學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教學內容的改革是最為重要的環節,不能僅僅停留于對教學大綱所規定的相關技能教材的選擇和考慮,還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歸納到研究范圍之內,要全面實現體育教育對于學生人格發展、性格培養等方面的積極性影響。為了響應新課程改革要求,當代大學體育教育的總體目標和任務,應當以學生為主要出發點,又體育競技逐漸轉變為強身健體、鍛造堅定意志,培養出高素質、高質量的青年人才,使學生能夠在參加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體會到體育運動的魅力,積極參加體育課程并全身心投入到體育知識以及健身方法的學習中去,同時還能夠通過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影響和感染他人,形成良好的全民健身風氣,從而在體育鍛煉中獲得受益終身的能力儲備。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體育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應當保持與時俱進,緊密結合社會的發展需要以及學生的內心訴求,同時充分結合院校教學條件和學生體質情況,設置一些具有時代感、趣味性、可行性的體育項目。具體來講,體育教學內容需要滿足健身性、全民性、終身性、主動性、娛樂性、實用性等特點,同時還應注意該內容的可接受性,難度不宜過高也不能太低,總而言之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社會發展及群體與個體的發展需要。
4轉換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身份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挑戰,若要適應當下教學改革滿足教育發展需要,就必須及時轉換教師的管理者身份為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由于學生間存在一定的身體素質差異,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體質差異,全面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作為新時代的體育教學工作者,教師要時刻銘記自身職責,善于發現和結語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人;在進行日常教學時,教師還應當認真落實每一項教學任務,端正自身工作態度,與學生間保持良好的溝通,認真聽取學生的看法和建議并擇優采納,為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三結語
總而言之,強化大學體育傳統教學模式的有效性不但能夠優化當代大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還能夠從根本改善大學生群體對于體育鍛煉的觀念。通過本文對于現階段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模式的闡述和分析,希望能夠為體育教育事業貢獻一份綿薄之力,提高體育教育工作者在此方面的重視程度,并投注更多精力付之于當代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體育教學,使大學生能夠真正熱愛體育在體育課程中獲益,強健青年體質弘揚體育精神。
作者:郭佩佩單位:鄭州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