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討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機制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討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機制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探討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機制研究

      摘要:基于高校體育各管理要數分散的特點,闡述了高校體育工作實施協同管理的基本特征,分析了高校體育工作實施協同管理,有助于整合教學資源,理順管理體系,提升管理水平和效能。并提出了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路徑,即以立德樹人統領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機制模式創新;以破解高校體育工作改革瓶頸為工作中心;以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組織結構優化為抓手;以“管、教、學、練四維一體”為協作模式。

      關鍵詞: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機制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學校體育工作在改革中摸索前行,總體來看,成績顯著,尤其是高校體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表現在管理制度趨于完善,組織機構逐步健全,課程體系不斷優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但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學校外部環境正在發生著變化,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學校體育改革的內生動力無法適應快速發展的外部環境,學校體育工作的治理體系、治理能力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不相匹配[1]。如何充分發揮校內外各參與主體的職能,將有限的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發揮更大的管理效益,是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協同管理能夠有效地整合系統內部各管理要素,提高各單位的協同保障能力[2],實現教學資源互通互享,保障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提高學校體育工作的整體水平,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的。高校體育工作由大量的子系統組合而成,在這個復雜開放系統中,各子系統相互作用、緊密配合[3],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標,協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本文以協同管理理論為基礎,剖析高校體育工作的現狀,以組織模式為切入點,摸索構建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

      1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的背景及相關概念

      1.1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的研究背景

      高校教育承擔著國家培養高端人才的責任,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體育作為五育并舉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育學生規則意識、團隊精神、意志品質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4],相比較而言,目前學校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相對滯后,近年來,很多學科結合本專業的實際情況,吸收國內外前沿的研究理論,大膽進行教學理念轉變和教學模式創新,吹響了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號角,教學內容豐富化和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使得教師更能發揮自身的專業特長,學生更能采取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新時期,國家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與要求。未來體育工作方向的體教融合、體育與健康融合,將協同管理理論引入高校體育工作,一方面可以豐富協同理論的研究成果,另一方法可以創新學校體育工作管理模式,提高學校體育工作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創造性的完成國家關于體教融合、體育與健康融合的新要求。高校體育工作管理者要重新審視體育工作治理體系,高校體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教學能力。本文基于協同管理理論,梳理高校體育管理要素,系統地分析要數之間的協同關系,構建高校體育教育協調管理組織模式。

      1.2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的基本特征

      協同管理即是把系統內相關的各因素科學合理地優化整合,來完成某項工作和項目。[5]從微觀視角看,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機制是指在學校主管部門設計頂層設計的架構下,統籌各管理部門、整合各參與主體,調動一起可調動資源,圍繞既定目標,相互分工協作,全力保障目標實現的過程。從宏觀層面看,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機制是指學校與政府、兄弟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外部環境之間,通過資源共享、業務互助等方式,協同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等工作,實現平臺共享、資源互通,全面提升學校體育工作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學校體育工作管理效能。

      2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實現路徑探索

      2.1以立德樹人統領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機制模式創新

      立德樹人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體育工作的落腳點是人才培養,通過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進一步完善教學、科研、競賽、群體活動等體系,不斷優化運行機制,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1)以體育為主,加強健康、營養、心理等多學科配合,充分發掘體育獨特的育人內涵,放大多學科綜合育人優勢,構建體系平臺建設。按照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將體育課程融入思政元素,把體育精神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原則,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潛能,突顯體育全方位育人功能;(2)繼續推進教學改革。以興趣為先導,以技能學習為載體,以體能學習為基礎,以習慣養成為目標,深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通過體育鍛煉讓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切實保障“健康中國”中倡導的每天最低鍛煉時間。發揮校園足球工作的示范效應,貫徹教學、競賽、課外活動三維一體的育人思路,大力推進腰鼓、醒獅、舞龍、民族舞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改革試點,制定統一的教學標準和技能評定辦法,讓每一名學生至少熟練掌握1項體育運動技能;(3)完善競訓體系。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探索具有高校特色的俱樂部模式。建立完備的運動員選拔機制,建設好校內競賽體系,讓優秀的體育人才脫穎而出。

      2.2以破解高校體育工作改革瓶頸為工作中心

      高校體育工作歷經多年改革與發展,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長足進步,當前,因外部環境的變化,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還有一些瓶頸需要進一步突破:(1)做好制度的頂層設計。全面梳理高校體育工作的宏觀管理生態和微觀管理設計,做好動態調整優化,統籌好人財物等重點管理要素的關系,奠定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的基礎;(2)抓好學生體質健康工作。以測試結果為目標導向,做到測試全覆蓋、上報無死角。測試成績逐年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合格率不低于95%,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反饋機制,向社會、家庭、學生及時反饋測試成績,制定干預方案。落實學生體質健康等級證制度。形成政府、學校、社會多元參與的學生體質健康協同管理制度;(3)主動推動教體融合。拆除教育與體育部門之間的管理藩籬,把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設定兩個部門共同的目標,統一進行考核。學校在課余開放體育場館,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體育鍛煉中,運動學校發揮運動訓練人才優勢,協助學校業余運動隊建設。

      2.3以高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組織結構優化為抓手

      2.3.1協同主體為中心

      高校體育管理權限比較分散,教務部門主管教學,資產部門負責場館建設,體育部門負責體育訓練和競賽,多部門共同管理,形成九龍治水格局,體育工作管理界限模糊,相關工作需要跨部門協調,僅僅以體育部牽頭,由于層級的關系,相關工作難以落到實處,必須明確體育工作不僅僅是體育部的工作,而是學?!拔逵惫ぷ鞯闹匾画h,體育部可以在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的領導下,以體育運動委員會秘書單位的身份,協助協會領導開展極有效的橫向溝通和對外協調工作。因此,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是協同工作的主體。有責任和義務,為體育工作協同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服務機制,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和評價體系。學校體育工作委員會發揮主導作用,依托校內體育職能部門,搭建教學保障平臺,精準實現教學目標;對外協加強與政府、企事業單位橫向聯系,以各自的優勢促進利益共享,提升體育工作水平。

      2.3.2以協同客體為支撐

      協同管理的協同客體,由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教學理念、和體育工作主體構成的教育理念。體育協同管理部門的第一要務是將工作理念貫徹到系統地各個角落,滲入每一個參與對象,調動所有工作因素,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人才培養模式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手段組成,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金字塔底座。體育協同管理具體負責人是體育協同管理的方向盤,教師是駕駛員,學生是乘客,三者互為因果,缺一不可,他們的共同行為直接是實現協同目標的關鍵。

      2.4以“管、教、學、練四維一體”為協作模式

      比較理想的方式是構建“管、教、學、練四維一體”協作為模式。具體做法是由學校主管、多部門主導、課堂推進和課外有效補充組成協同模式,是各協同要素間的協同參與主體,學校主管維度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做好頂層設計,組織資源配置;體育部、教務處、學工等多部門是學校體育工作協同管理一線部門,負責相關工作具體推進;學生是落實教育目標的最終載體,協同管理的效果最終取決于學生的滿意度。教師和學生之間主要現代互聯網技術、移動終端、個人社交軟件、在線云課程等教學媒介,通過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協同體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協作。從協同管理系統層面看,“管、教、學、練四維一體”協作為模式是指體育教育行業內部、政行校企之間的非微觀協同模式。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往縱深發展,教育體制的瓶頸、教育理念的滯后、教育人才厚度不足、教學資源相對緊張,正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近年來國家密切出臺的保障青少年健康的政策,利好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為高校實行“管、教、學、練四維一體”協作為模式提供了政策保障。

      參考文獻:

      [1]葉峻.協同發展論與科學發展觀[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8(5):16-19.

      [2]孫清忠,黃方方.高校協同創新中心資源優化配置機制構建探析[J].高教探索,2014(5):26-29.

      [3]張洪瀚,王維.IT外包項目的協同管理流程分析[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6(1):44-47.

      [4]張子沙等.21世紀中國高校體育運作模式構想———開拓“產、學、訓、研”協同發展工程[J].體育學刊,1997(1):49-54.

      [5]李曉芳.從終身體育教育觀審視我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趨勢[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9,23(4):99-102.

      作者:掌玉宏  單位:鎮江高等??茖W校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理論探討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

      現代經濟探討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江蘇省社科院

      物理教學探討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西南師范大學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亚洲1区2区3区精华液|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日韩亚洲国产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激情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不卡|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www亚洲一级视频com|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