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究高校體育教學立德樹人的路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總書記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為我國教育工作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新要求的同時,也為我們在新時代牢牢抓住理想信念鑄魂這個關鍵環節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指明了方向。體育教學可以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從借助體育課堂常規滲透立德樹人、借助體育課堂教學內容落實立德樹人、在體育教學組織中踐行立德樹人、借助體育游戲實施立德樹人、言傳身教發揮榜樣的作用等五個方面提出了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立德樹人”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立德樹人
1前言
隨著教育水平不斷發展,素質教育得到了更多的重視,思想道德教育在我國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漸提高。正所謂“育人之道,德育為先。”當代人才培養不再局限于知識和技能,而更多地強調品德教育,品德缺失的人即便滿腹才干也不是當代社會所需的人才。因此,高校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當堅持“立德樹人”理念和思想,注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和提升。高校體育教學也不例外,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也應當積極融入“立德樹人”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滲透“立德樹人”教育。
2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立德樹人”的有效路徑
2.1借助體育課堂常規滲透立德樹人
高校體育課堂具有較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對于上課時間、地點等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和規定。很多體育課堂活動要求學生聽從教師的指令和要求,要在規定的時間里集合完畢,教師的不同口令都有相應的動作規范和要求,課堂上有著一定的禮節要求、服裝要求以及隊列站姿要求等,紀律性是體育課堂的重要特征之一,對很多大學生而言也是一種挑戰和磨煉。很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行為散漫,自我要求較低,缺乏自律性和紀律意識。而體育課堂的紀律性特點則能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團結意識和紀律意識,服從命令聽指揮,尊重師長、友愛同學,文明禮貌。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將“立德樹人”理念滲透到方方面面,對學生嚴格要求、加強監督和檢查,在此基礎上,對課堂上行為規范、品德良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和贊賞,對規則意識淡薄、品德不佳的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通過良好的熏陶和教育端正學生的品德和態度,提升學生的紀律意識,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
2.2借助體育課堂教學內容落實立德樹人
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多樣,涉及的體育項目范圍較廣,且具有思想性特征,這些特點有助于對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是實施立德樹人的理想要素。不同體育項目和運動類型所能實現的德育效果也大相徑庭,體育教師需要深入鉆研不同運動項目和教學內容的內涵與特點,選擇恰當的要素對學生開展“立德樹人”教育。首先,高校體育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應當充分發揮榜樣作用,做到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用良好的師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舉止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儀表大方,行為規范,誠實守信,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用自己的正面形象影響學生,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的效果。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當加強誘導教育。比如在組織學生進行跳遠訓練時,部分學生可能擔心沙子會弄臟自己的衣服鞋子,所以采用敷衍的方式進行練習,不能按照教師要求的標準動作執行。此時體育教師需要發揮指導作用,告知學生錯誤的動作姿勢很難掌握跳遠的技巧,也容易導致身體損傷等安全隱患。應當培養學生不畏艱苦、不怕臟累的思想和品質,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提升學生頑強拼搏、刻苦鉆研的精神。除此之外,在很多球類運動中,通常以分組對抗的形式進行,需要學生之間的彼此配合與協作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在這些團體性運動中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合作意識。在比賽中失敗時,引導學生相互加油打氣,而不是彼此抱怨和責怪;取得勝利時,在鼓勵和表揚的基礎上,還應當引導學生戒驕戒躁,保持良好的心態。通過結合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恰當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為舉止規范,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行為品德,達到較好的立德樹人效果。
2.3在體育教學組織中踐行立德樹人
高校體育教學中有多重渠道可以對學生開展立德樹人教育,在體育課堂教學組織期間也能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效果。借助集體活動和團隊運動,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與人交往方式,在相互磨合和接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多為他人著想,團結友愛,學會與人交往的正確方式,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為日后步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因此,在體育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踐行立德樹人理念,比如:教師在講解和示范體育知識和技能時,要求每位學生認真聆聽,培養尊重他人的意識。在課堂進行過程中,要對每個環節嚴格要求和認真準備,培養學生規范意識和規則意識。除此之外,在一些比賽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優秀運動員的事跡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品德熏陶,培養學生勤勞刻苦、堅持不懈、奮勇拼搏、不畏艱難、尊重對手等優秀思想和品質,把學生培養成品學兼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2.4借助體育游戲實施立德樹人
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模塊,既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又能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體育游戲大多具備明確的主題,清晰的規則,在體育游戲環節中能較好地實現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培養,比如熱愛集體、互幫互助、遵紀守法、團結友愛等。教師應當結合不同游戲的特點和優勢,巧妙地利用體育游戲來實現立德樹人教育。在游戲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品行修養,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組織學生進行“兩人三足”游戲時,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意義,學生在相互配合的過程中也能碰撞出友情,體會游戲的趣味,教會學生相互配合,交流合作。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參與游戲中,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在游戲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和品德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
2.5言傳身教,發揮榜樣的作用
古語有云:“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由此可見,榜樣具有良好的示范功能和教育價值。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榜樣不僅是學生學習的良好對象,更是指引學生進步的目標和方向。通過榜樣的作用,能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自身的缺陷與問題,進而學習他人的長處與優點,不斷地完善自我,向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和前進,最終成長為品學兼優的人才。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應當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道德熏陶。體育教師可以多收集一些國內外運動員的優秀事跡和案例,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向學生展示我國優秀運動員奮勇拼搏,為國爭光的事跡,例如宣傳一代又一代中國女排頑強拼搏的光榮事跡、體操運動員從小艱苦訓練,留下的辛酸汗水與血淚、籃球運動員屢屢負傷,堅持不懈追求勝利的動人事例等。通過這些優秀運動員的事跡分享,讓學生體會真正的運動精神和運動員身上所承載的優秀品質,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用先進事跡打動學生,影響學生,教育學生,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應當發揮表率作用,做到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最好的榜樣,學習先進的理念,樹立正確的思想,在日常教學中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和新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最終實現立人樹德的教學目標。
3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課堂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學生的身體鍛煉和體育技能教學,教師應當充分發揮體育課堂的德育價值,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熏陶和品德教育,堅持“立德樹人”理念,將學生培養成思想先進、品德高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舒剛民.大學體育“立德樹人”的時代審視[J].體育學刊.2018(04).
[2]李廣國,李旭龍,徐坤.立德樹人目標下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6).
[3]董川,陳玲.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立德樹人”的路徑探索[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03-10期刊.
[4]王芳,孫晨晨.“立德樹人”視域下學校體育價值的遮蔽與呼喚[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7)
作者:高洪杰 單位:瓊臺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