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英語教學文化意識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營造英語文化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
美國語言學家E.Sapir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在《語言論》說:“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語言與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學習語言是為了交流。有這樣一個生動的比喻:交際就像游泳,語言是游泳技術,文化是水。沒有語言,交流仍可以在有限范圍內進行,而沒有文化,則無交際可言。因此,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文化習得意識,使文化背景知識教學與語言技能和知識的習得同步進行。
1.營造日常英語文化環境
在教室張貼介紹英美文化的圖片、利用后黑板開設英語學習園地等,介紹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幽默故事讓學生從日常學習環境中積累和鞏固英語文化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利用課外活動,拓寬英語文化學習空間
教師指導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廣播、圖書館、多媒體教室等媒介,通過閱讀英語報刊雜志、小說和觀看、收聽英語影音節目等方式,使學生耳濡目染英語國家的文化,增強文化意識。比如,開展主題為“英語文化之窗”的手抄報展覽,讓學生通過書本、網絡等資源收集自己感興趣的英語文化內容,以手抄報的形式展示給大家,做到資源共享。另外,也可以通過英語文化知識競賽、英語歌曲比賽、英語課本劇表演、課前的“DutyRe-port”、英語角等形式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實實在在體驗英語國家的文化。學校也可以定期邀請外教和學生交流,讓學生在真實地道的語言交流中,感受英語文化,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二、發掘教材資源,拓展文化滲透
空間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和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主要途徑。教材是教學的重要資源。教師應充分激活教材內容,將教材中涉及到的具有英語國家文化特性的內容加以介紹講解。幫助學生獲取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增強他們的跨文化意識。
1.利用詞匯教學,傳授文化知識
詞匯的學習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除了運用圖片、實物、游戲等教學方法提高詞匯學習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外,教師可以單詞所蘊涵的文化知識,將單詞及相關的文化背景同時講解給學生,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如在教學Unit6Doyoulikebananas?一課時,為了避免學習食物單詞教學的枯燥乏味,教師可以把一些單詞的文化背景知識講解給學生,以增強學生對單詞的深刻理解。如“sandwich”這個詞。我們稱作“三明治(sandwich)”的便餐得名于英國人約翰•蒙塔古(JohnMontagu),他是第四代桑威奇伯爵(4thEarlofSandwich)。相傳他酷愛打牌,有的時候從早打到晚,又從晚上打到天亮,這樣他就沒時間吃飯。于是,他叫仆人把肉夾在兩片面包中間,拿給他吃。他覺得這樣吃挺好,不久越來越多的人把肉夾在面包片里吃,并把這種食品叫做sandwich。后來把中間夾各種冷食(如果醬、奶油等)的兩片面包都叫三明治。教師還可以講解一些歐美飲食習慣,讓學生列舉出中國飲食習慣,進行對比,通過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對比,加深對英語國家文化的理解。
2.挖掘教材內容教學,傳授文化知識
教師要重視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擴充和滲透,使語言知識和背景知識相結合。我們可以在對話、語法和語篇等教學環節中傳授文化知識。如在教學“Whenisyourbirthday?”對話:“A:Whenisyourbirthday?B:It’sonOctober5th.”時,我們可以給學生講解英文日期表達方法,讓學生對比中西方日期表達差異。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中西方生日的起源和慶祝生日的不同方式,這樣學生在了解了這些文化背景后,不僅能加深對對話內容的理解,而且能夠在跨文化交際中更加游刃有余。在課堂上我們教師要多讓學生做pair-work或groupwork,還要鼓勵學生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學習;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通過多層面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去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真正學會學習。
三、總結
總之,文化意識的培養對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文化滲透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最終完成時代賦予英語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培養更多的跨文化交際型人才,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作者:馬亮 單位: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肖營子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