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正確把握物理教學提問藝術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正確把握物理教學提問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正確把握物理教學提問藝術論文

      1如何把握提問時機

      教學活動中存在兩種類型的課堂.一種是教師很少提問,從頭到尾平鋪直敘.這樣的課堂無論講的多精彩,都會讓人感到乏味,提不起學習興趣.為什么呢?因為學生的思維沒有問題來激發,不需要動腦筋,當然聽不進去了;還有一種類型是喋喋不休地提問,仔細一聽,都是“對不對啊?”“是不是啊?”這類問題.學生的思維層次很淺,學習效果很差.在多數教師看來,課堂提問要把握好提問的數量.問題是,這是提問數量的問題嗎?筆者認為,這兩個特例應該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即什么時候才應該提問?

      1.1引入新課時在引入新課環節,會通過故事和實驗之類創設一定的物理情境.往往是引人入勝的故事或實驗結束之后,情緒高漲的學生會突然松懈下來,讓你感覺他們是來看熱鬧的.或者是當你已經開始下一環節了,還看到一些學生在竊竊私語,“沉迷”于剛才的感官刺激中.如何將學生順利帶入下一個教學環節,且保持合適的思維興奮度呢?筆者認為,恰當而及時的問題跟進是一個好方法.一個緊扣背景的問題提出來,可以迅速地使學生從“陶醉”狀態清醒過來,轉而開始思考“為什么”、“這是怎么回事”.比如,在“物體的浮沉條件”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在兩個玻璃杯中倒滿雪碧,然后把一個青葡萄投入一杯雪碧中,大家都看到葡萄是沉底的.這個現象很平常,生活中會沉底的物體太多了.這時候,教師又出示一個青葡萄,說這個葡萄是有靈性的,能聽我指揮.然后把它投入另一杯雪碧中,結果發生了令人感到驚奇的現象,葡萄在教師的口令下一會兒上浮,一會兒下沉,學生們都快看傻眼了.稍作停頓,教師發話了:“這顆神奇的葡萄真能聽懂我的話嗎?它的上浮下沉肯定另有原因,到底為什么呢?大家想不想一探究竟?”學生在這樣的問題引領下,一定會積極思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后續問題的探索中.如果沒有這幾個問題的提出,結果會怎樣?我們也不妨來預想一下,實驗做完了,學生也看呆了.這時教師發話了:“好神奇的現象,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物體的浮沉.”接下來他的課堂會呈現什么樣的景象,我們應該能想象得出,有的繼續盯著葡萄欣賞,還有的在想我回家也做做看,太好玩了.總之,學生的思維沒有被真正調動起來,這樣的引入可以說是功敗垂成.當然,在引入環節設置問題也要注意方式.提問的目的是統一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思考,激起學生探索的欲望.所以不要單獨提問某個學生,也不要急于找出答案,問題要點到但不要點透.

      1.2進行探究時提問這時的學生已經冷靜下來了,問題擺在面前,要做的就是動腦筋分析背后的原因,尋找理論支撐.這時就涉及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問題.比如,猜想和實驗的設計,選擇什么樣的器材,要采集什么數據等等.如果教師不提供任何幫助,想讓學生自主完成探究是不現實的.為什么呢?初中學生的心智水平決定了他們很難獨立完成科學探究.那么學生能不能求助于課本呢?現行教材中的探究實驗其實是一種模擬的探究過程,整個過程甚至結果在教材中都有安排或提示.學生如果提前預習,那么課堂上的探究就會失去價值,但不預習,學生往往又會束手無策.怎么辦?他們必須要得到教師的幫助.這時的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而這種引導主要是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你的意見是什么?你能想到用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怎么證明這個想法?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你為什么要這么做?什么樣的器材能給你提供幫助?你想看到什么現象?你看到了什么現象?你認為這意味著什么?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比如,在“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的教學中,通過生活實例和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生已經發現了壓力大小和受壓面積會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但具體怎么影響,怎么研究這個問題才是學生認知的重點.而此時,大多數學生感到謎底已經解開了.教師這時候就要及時地拋出一個問題:你認為哪個因素對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更大呢?你為什么這么講呢?這顯然會引發爭論或疑惑.而接下來就是在你的“煽動”和一個個問題啟發下,學生開始了各顯身手的探究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包辦什么,也沒有插手學生的探究,要做的就是“場外指導”,一個類似于“先知”的角色.這樣就避免了學生思維的過度發散,也避免了學生活動的盲目性.同時也符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1.3得出結論時提問任何探究都應該有結論,可以是定性的描繪,也可以是定量的數據.學生在得到結果以后就會認為該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其實,這正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絕佳時機.一組數據能說明什么?你的結論有沒有片面性?多做幾次會怎么樣?比如,在“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的實驗中,將圓柱狀金屬塊用彈簧測力計懸吊著逐漸浸入水中的過程中,學生觀察到隨著金屬塊浸入水中的深度的增加(未完全浸沒),彈簧測力計示數不斷減小.學生由此分析出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水中的深度有關.這是一種常見的錯誤,實驗設計沒有問題,數據也沒有問題,你怎么否定它?有的教師直接告訴學生這是錯的,其實在剛才的過程中V排也在變化,是V排的變化導致了浮力的變化.這樣的處理方法怎么樣?這簡直就是否定學生的努力,推翻學生的探究實驗.還有的教師會靈活一些,告訴學生剛才的實驗金屬塊都有一部分露出水面,再試試看,完全浸沒會怎樣?這樣的啟發很明確,學生按圖索驥找到答案是很容易的.但這樣的處理還是浪費了一個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機會.那怎么處理才夠精彩呢?有經驗的教師會先肯定學生的發現,然后提出自己的疑問:深度越深浮力越大,如果是這樣的話,把金屬塊放到很深的水里會怎樣?會不會浮力大到足以和重力相等?這樣的話會出現什么結果?可能會有重大發現的心理驅動足以讓學生開始新的嘗試———金屬塊慢慢浸沒到水下.學生會有什么發現?他們的思維會產生怎樣強烈的波動?我想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2把握提問的策略

      2.1問題與學生的匹配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提問時對照名單挨個來,師生交流就會顯得磕磕碰碰.因為問題沒有找到適合的學生來回答.有經驗的教師會將問題分成幾類,將學生也分成幾類.像基礎知識的提問以及引發興趣的問題要找一些學困生來回答.比如,在“滑動摩擦力影響因素”的教學中,可以設計一個小游戲———拔河比賽:請一男一女兩位同學用兩根手指捏緊一把鋼尺的兩端,用力向后拔,通常男同學獲勝.在經過必要的“煽動”后,兩人都拚盡全力向后拔.結果男同學反而輸掉了比賽,為什么呢?這個問題可以讓基礎較差的學生來回答,因為沒用標準答案,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學困生也能說出一兩條(實際原因是男同學那端被涂了一層潤滑油).這樣不但提高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給了他們展示自己的平臺,讓他們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對他們后續知識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而中等難度、需要進行概括或引申的或靈活性較高的問題,就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思維能力的學生來回答.比如,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開關閉合后小燈泡不亮,這是什么原因?這個問題需要學生對電路知識有足夠的理解和把握,而且題目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對能力要求較高.需要一些成績優秀頭腦靈活的學生來回答,否則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影響到教學進度.還有些問題根本無需學生立刻作出回答,提出這些問題的目的是要引發學生的思考.有時幾個問題連珠炮式的提出,層層深入,足以讓學生陷入沉思.就如同福爾摩斯探案一樣,一個又一個問題在頭腦中縈繞.能讓學生對某些問題進行深度思考,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2.2問題要有一定的思維空間有的教師為了營造師生互動的氛圍,每一句話后面都跟著“對不對?”還有的教師會把每一個教學動作都用語言描繪一遍,然后問學生:你們看到了嗎?這種沒有思維空間的問題學生懶得回答.久而久之,思維惰性出現了.那我們應該怎么設計問題,設計什么樣的問題呢?筆者認為除了常規的知識性的問題以外,帶有啟發性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比如,“調光燈電路設計”這個教學內容,要求燈泡分壓范圍在0~3V之間變化(電源電壓為3V).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的指引,學生不太可能自主設計出符合要求的調光燈電路.但怎么引導?點不到位的話學生莫名其妙,點透了就沒有什么思考價值了.有位教師是這么設計問題的:“將一個滑動變阻器和燈泡串聯能不能解決問題?會不會是滑動變阻器規格不對?憑什么認定串聯電路解決不了問題?并聯就更不對了,為什么?大家想想看,對于滑動變阻器來講,當滑片從一端移動到另一端,滑動變阻器的分壓會怎么變化?我們可以怎么利用這一點?”這樣的幾個研討式的問題問完,學生的思路被統一了,既沒有過分發散,也沒有被習慣思維約束,解決問題顯得水到渠成.

      2.3注重回答后的處理學生的回答不可避免地會有錯誤,有的教師會很“公正”地宣判:錯!也有的教師會哄學生:雖然你回答錯了,但你的勇氣可嘉,老師照樣要表揚你.這兩種做法都是欠妥的.因為他并沒有從你的評判中得到有意義的東西.成熟的教師會怎么處理呢?要實事求是,立足于問題本身,不要急著“貼標簽”.要與學生共同探討:你為什么這么想?我的意見是這樣的,你看對不對?要給學生一個檢驗和反省自身回答的機會.有的學生很快就能糾正自己的錯誤,哪怕想不出來,也可以通過師生間的探討發現自己錯在哪兒.不論是哪種情況,學生都有了新思考,這才是一次回答機會應該帶給他們的收獲.簡單地肯定或否定學生的回答,只是一種“判決”,無論用語多么華麗或委婉,都會澆滅學生進一步思考的熱情.要知道教學過程不是成果驗收,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使他們有所收獲.對待正確的回答,也不能簡單地處理.回答正確后要做什么?粗淺的認識是要表揚或鼓勵:“太棒了”、“你都跟我想的一樣了”、“看得出你動腦筋了”.其實師生之間的思維碰撞更多的是發生在回答后的交流中.光禿禿的“棒極了”不但讓學生覺得沒有新鮮感,而且會產生被敷衍的感覺.相同的答案往往有不同的思路,追問一句“你是怎么想的?”能使學生進一步梳理自己的思路,也能讓其他同學明白他的思考過程,甚至能互相激發.特別是當學生的思路比預想的要簡單或巧妙,更要用略顯激動的語言深挖一下他的“心路歷程”,這樣處理不但讓其他學生有所收獲,對于他本人,也是一種莫大的激勵.有時,一個有價值的問題讓幾位同學回答,故意對他們的回答不置可否,經過教師的“挑撥”,引發學生之間的爭論,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在爭論中學生不僅思路得到完善,而且還可以互相啟發,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比如,在“測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中,我們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相同規格的小燈泡為什么不同的小組得到了不一樣的數據呢?這個問題在課堂上引發了極大的爭論,而這種爭論的原因,是教師故意示弱: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你們怎么看?顯然,通過若干學生的爭論,大部分學生都完善了對燈泡電功率的理解.試想,如果這個問題交由一個學生回答,然后由教師進行糾正或補充,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這個效果的.一名優秀的教師不一定是出色的演說家,也不太可能是社交達人.但他一定是循循善誘的引導者.學生智慧之門的開啟不一定全靠慷慨激昂的陳述,疑惑的表情、躊躇的目光也是一種睿智的偽裝.在與學生的一問一答中,我們不但能收獲學生的成長,也讓自己體會到一種榮光。

      作者:戴國成單位:淮安市淮陰區開明中學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激情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亚洲韩国—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私人影院|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www77777|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黑人|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在线|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色在线影院|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