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語文審美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注重課外活動重視美育滲透
語文教學是一個外延無限的過程,課堂的四十分鐘,只能算是杯水車薪。教學的觸角伸向課外,是有識之士的一種共識,美育在教學中的滲透也一樣,但若只限于課內,是十分狹隘的。因為,學生更易于在活動中體驗美育,所以美育在語文
課外活動中的滲透,能促進課堂教學,具有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功效。
(1)開發思維,促進交流。利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舉辦辯論比賽,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進行充分準備,運用完備的陳辭,展開激烈的辯論,使學生的思維插上了翅膀,盡意馳騁飛翔,此過程,開發了學生思維,提高了學生語言能力。活動中,讓學生交流好詞好句,開展評論,既能培養學生交流的能力,又能促進語文課堂的教學,能起到促進學生發展,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
(2)增強體驗,朗讀探究。
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的閱讀教學應當重視朗讀,在朗讀中陶冶孩子們的情感,激發想像。如詩歌《瀑布》最后一節,描繪了瀑布的形態:好偉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時時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這是作者對瀑布的由衷的贊美。教學時,首先,我通過讓孩子們從欣賞畫面入手,一下子把孩子們帶入奇妙世界中去,并讓他們喜愛朗讀心愛的作品,同時抓住關鍵詞語適時引導感情朗讀,在此基礎上,孩子們很快進入了教師所創設的夢幻世界,達到了文與情地交融,激發了孩子們讀書的熱情!然后我先用輕柔、緩慢的語調,贊美的語氣范讀,風中瀑布那輕煙裊裊上升的那情景,迷霧朦朧、細塵飄灑的姿態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在范讀中使學生感受到了瀑布的形象美。教師融情的范讀,景隨聲出,便可以喚起學生心中“珍珠屏”美的形象。
(二)重視課堂教學提升審美能力
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在美感愉悅中樂學,最為關鍵的,離開了審美化,語文課堂教學就會索然無味,枯燥了。
1、剖析形象,審美鑒賞
審美的主體是學生個體,審美的對象是形象。小學語文大多作品是藝術經典,它用語言來刻畫作為社會主體的人,及人與人之間的具體的生活場景,它所呈現的形象是活靈活現、豐富多彩的。在語文教學中,要努力讓形象在學生心目中鮮活起來,把課本語言內化成學生語言,使學生與作品中人物產生共鳴,強化藝術感受。要使學生加深對形象的鑒賞,可從哲學角度出發。
(1)聯系的角度。教師和學生解讀文本時,若孤立理解人物形象,那只能是片面的。必須全面地,聯系地理解人物形象,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進行解讀,更有利于學生感悟人物性格。課堂教學時要從聯系的角度,對課文寫作的相關背景進行相應的介紹,有助于激發學生情感,理解形象。
(2)突出重點。歷來的文學作品,以塑造典型人物,最逼真、最能打動人。教學時可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等重點突破。在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學中,可通過創設圖片、音像等情景、激情朗讀等現代教學手段來實現教學目標。
(3)注重細節。一個標點,一個詞語,一句話的教學,都應顯示教者的睿智,學者的聰慧。細節教學可以引導學生緊扣細節,一點突破,由點及面,既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又能凸現文章主旨,提高了語文教學實效。細節教學給我們的啟迪是多方面的。現實生活中,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事情固然能打動人,給人以美感。而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同樣能打動人,正如美的范疇一樣,除了崇高之美,還有和諧之美。血戰沙場、英勇獻身是一種崇高的美,而生活中的一顰一笑有時也會令人銘刻在心,因此引導學生緊扣課文中的細節進行啟迪,十分有利于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2、激發想象,美化心靈
黑格爾說:“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在審美活動中,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創作如此,欣賞亦如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能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意義和意境的把握,從而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審美的愉悅。吟誦李白的不朽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出現在人的腦海里的何止是黃河呢?也許是浩瀚無際的大海,也許是一瀉千里的黃果樹瀑布,也許是滾滾東去的長江……想象在人們頭腦中迭現的是許多波瀾的畫面,使審美的感受更豐富了。
老師們可借助兒童生活經驗和想象能力,引導他們根據課文內容,在頭腦中再現過去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畫面,這不僅順應兒童長于具體形象思維的心理年齡特點,有助于理解課文,而且可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
通過范讀激情、配樂激趣、情景動情、角色悟情等形式,引領學生在細細品味中,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感悟語言美。在課外,學生創作、排練、表演課本劇、相聲,寫調查報告,這些活動不僅會讓學生學會與此相關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探究過程中生成愉悅感和美感。
語文的審美化教學體現了“鑒賞美—內化美—表現美”這一動態的過程,而語文課外活動則是一個廣闊的天地,美育在其中的滲透顯得更加的自然,其功效不僅潛移默化,而且是事半功倍的。這兩者的結合,必將大大地促進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是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教學中發掘教材中的美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美感教育,正是新課標所倡導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經過初步的探索我認為,小學語文審美教學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