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語文教學誦讀的價值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文化多元化格局的日益明顯,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關注對學生人文素質培養和提高,是時展的大勢所趨。歷經千載而流傳下來的經典,是古代先民饋贈給現代中國人最寶貴的精神物質財富,我們對此要珍視并善加利用。小學階段是人生啟蒙的關鍵時期,在語文教學中加入經典誦讀,是一件有利于學生個體成長和國家發展的大事。
一、經典誦讀與小學語文教學
經典,原指可作為典范的儒家書籍,現指古代文化典籍著作。中華傳統文化是華夏民族文明智慧的結晶,是內涵博大精深且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珍貴文化財富。經典正是承載這些寶貴財富的重要載體。提倡經典誦讀對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首先,小學入學,孩童方六七歲之時,正是古人的“開蒙”之期。據兒童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一時期學生的機械記憶能力十分強大,如果能夠引導他們多接觸和誦讀一些優秀的文化典籍,必將為其今后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少年強則國強”,從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的角度來說,在基礎教育的初級階段,引導小學生誦讀識記文化經典,是繼承和發揚中國古代優秀文化的有效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關注和強調經典誦讀,是順應教育教學規律和時展的重要舉措。
二、經典誦讀對小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
如前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關注經典誦讀,對于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中華民族的興衰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1.滋養心靈文以養心,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奧妙無窮,而經典著作歷時千年淘洗,其間更是蘊涵了先人們對個體人生、人類社會、宇宙自然的感悟與思考,對于現代人而言有積極的啟發意義。當小學生們吟誦著“人之初,性本善”的質樸,品讀著“弟子規,圣人訓”的教誨,感受著“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溫暖,體味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樂趣,他們的心靈之窗得以打開,心靈世界得以豐富,與傳統文化和外部世界建立起了一種必然的聯系,從而走向更廣闊的現實人生。
2.豐富知識經典是古人思考和感悟的忠實記錄,其中也蘊藏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經典誦讀,將極大地豐富和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夯實和強化學生的文化底蘊。當學生從“清明時節雨紛紛”中了解到清明等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從“遍插茱萸少一人”體會到重陽節對家人團聚的渴望,在“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之句中明確人倫大義,……一點一滴的積累中,學生們不斷成長和進步,并走向成熟和成功。
3.錘煉品格中華民族是一個歷經苦難但卻始終堅韌不屈的優秀民族,在經典中飽含著中華民族傳承千載的氣度風骨。有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中所表現出來的寬厚博大精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所描繪的人生理想、“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的慷慨激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精神、“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社會倫理導向以及“天人合一、以和為貴”中所推崇的人與眾生、宇宙的和諧如一,正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積淀與升華。這些精神對于小學生道德體系和自我人格的確立,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三、提升經典誦讀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小學生年齡偏小,他們天真爛漫、淳厚質樸,熱情有余而持久性較差,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采取有效策略更為有效地開展經典誦讀。
1.重視積累,以跬步致千里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記憶力佳的黃金時期,正是積累和背誦的關鍵階段。首先,教師要教會學生掌握經典誦讀的正確方法,引導他們通過聲情并茂誦讀法、回憶記憶法、理解識記法和復習記憶法來提高誦讀的效果;其次,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誦讀習慣,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最佳識記時間、最適合的學習方法,并建立起記憶背誦經典的習慣機制。教師引導學生更為廣泛地接觸經典典籍,提高他們的誦讀效率,使學生的知識經驗體系得到豐富和完善。
2.強調人文,以精華養心靈在經典誦讀中,教師要強化學生對所背誦的語言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小學生的人生閱歷不足、人生經驗比較少,對于經典著作的理解能力尚待提高。教師要正視這一點,通過講解和啟發,以中華民族文化中最精華的部分來滋養學生的心靈。首先,教師要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學生了解經典中事件所發生的背景和環境,使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誦讀環境,例如,借助畫面圖像,使學生實實在在地看到“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美麗之景,或是播放悠揚的音樂,使學生在音樂聲進入到古文經典誦讀的美好情境之中,充分享受到誦讀經典的愉悅之美。
3.突出興趣,以活動提效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開展豐富多彩的誦讀經典活動,將會最大限度地提高誦讀的效率。筆者所在班級就開展了經典誦讀挑戰賽、音樂誦讀比賽活動,由教師指定或班委自選誦讀比賽的內容,并由教師、班委和學生代表組成評委團,公正客觀地評選出“最美之聲”、“記憶大王”、“古代文化達人”,等等。這些活動點燃了學生主動參與誦讀的熱情,夯實了經典誦讀教學的效果。
四、結語
文學經典名著作為中國傳統文明的精髓集萃,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中華兒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力倡導經典誦讀教育,對于培養具有完善知識體系和豐厚人文素養的優秀接班人有著積極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師要順應語文教學改革和時展的浪潮,借助新課改革推進的東風,在日常教學實踐中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提高小學經典誦讀的實效性,為祖國的繁榮和進步培養高素質的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