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新課程不斷改革與實施的背景下,學校對學生團結合作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合作學習的方式備受教師歡迎。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合作學習對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夠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同時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鑒于此,對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且提出了幾點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進一步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構建小學語文高校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便于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手段,既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分享學習觀點和看法,促進學生之間的討論與學習,同時能夠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的看法,聽取他人的意見。基于此,筆者就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式進行了相關探討,分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以期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現狀分析
(一)角色轉換不到位
眾所周知,小學合作學習與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有所不同,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扮演的是引導者與組織者,但是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轉換不到位,沒有充分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從而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效率。
(二)組織分工不明確
要想順利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必須明確分工,才能促使小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開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學生角色的具體安排,導致了學習環節進行比較混亂,從而不能獲得有效的互動學習效果。
(三)學習時間不合理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和課堂教學進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進而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但是,有些教師在課堂時間安排方面不夠完善,缺乏有針對性的設計,如有的教師為了趕課,往往沒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淺嘗輒止,通常會匆匆進入到下一節課的學習中,這樣很難獲得良好的合作學習效果;還有的教師給學生所提供的合作學習時間過程,學生在合作討論學習之后,經常還剩余很多時間無所事事,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課堂時間利用率,直接影響了課堂學習效率。除此之外,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直接影響著這種教學方式的效果,尤其是語文的學習,并不是立竿見影的,需要學生不斷學習積累。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在知識認知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數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參與積極性較低,討論之后很少有主動發言的,這樣就很難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鑒于此,筆者就針對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提出了幾點教學策略,以期能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分析
(一)根據個體優勢,合理科學分工合作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特點和優勢領域,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優勢,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工合作,以確保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得到有效發揮,將“優勢互補”這句話切實落實到小組合作學習中,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以《小河與青草》這一課教學為例,這篇課文內容很長,且都是對話的形式,若單純地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直接影響學生對這一課的學習興趣。為此,筆者就根據課文中的人物特點,讓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其中的角色,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在角色朗讀完課文之后,學生對課文的中心思想也有了大致的了解,而且在這樣的合作朗讀過程中,學生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也得到有效培養。
(二)對小組合作學習題目進行合理的選擇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對學生進行了明確分工之后,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有針對性地設計小組合作學習內容與環節,以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要求。在設計小組合作學習內容與環節上,教師應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原則,以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究學習為目的,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以《蛇和莊稼》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布置小組合作學習內容與環節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對課文中的所提到的兩種主要事物進行分析,然后從自己所理解的角度進行闡述,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經過小組探討之后,將小組討論的結果表述出來。其中有很多小組的思考角度不同,那么他們的結果也不盡相同,他們會爭先恐后地展現自己,并且在積極的準備過程中更加活躍地進行思考。由此可見,教師選擇一個合理的學習題目,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愿意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進而可以更好地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深入分析教材,合理選擇學習內容,從而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以獲得較高的學習效率。
(三)創設寬松的小組合作學習氛圍
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重要條件,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優勢,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小組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和發揮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讓學生感受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逐漸愛上學習語文。以《將相和》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根據這篇課文的內容,有效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指導學生分別扮演“廉頗”“藺相如”“秦王”等主要人物。學生對角色扮演非常感興趣,在這樣比較寬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文討論中,不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為此,教師在教學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確保在課堂上能有效引導學生學習,更好地把握課堂教學進度,從而快速解決課堂中的問題,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
(四)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合作學習意識的培養也非常重要。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在每個小組中選一名小組長,讓小組長在合作學習討論中發揮引領作用。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之前,教師可鼓勵學生在討論中應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與觀點,而且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讓學生在合作討論學習中,學會與人的合作交流,教給學生在討論中學會思考最合適的答案。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前作業,讓學生進行課前閱讀,并在閱讀中找到以下問題的答案“為什么伽利略敢于對哲學家提出質疑?”,通過學生的課前學習準備,讓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并派出一名小組代表發表各組的觀點。其中,在討論過程中,每個小組的組長應發揮好監督作用,讓每個學生都提供一個自己的答案,然后大家一起討論問題,最后將大家的問題進行綜合,總結出一個最合適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分享自己的觀點,還教給學生學會深度思考問題,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參考文獻:
[1]司林鑫.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控[A].教育理論研究(第四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
[2]張艷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139+141.
[3]曹曉媚.合作互學自主探究———小學語文寫作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心得[J].華夏教師,2018,(17):12.
[4]王艷華.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8,(13):67.
作者:吳玉蘭 單位: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水灣鎮中心小學